青島吉洋智能科技:在自動化、無人機領域展翅飛翔

2019-11-29     無人機網

說起無人機,不少人會想起航拍所用的小飛機。其實,隨著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的用處遠不止這麼簡單。消防偵察、農藥噴洒、海上救援……方方面面都有無人機的身影。可以說,無人機應用已經十分普及,但問題也在應用中不斷呈現。歷經三十多年發展後的中國無人機面臨著續航能力不足、飛手人力成本高、單機作業實時性差等眾多技術瓶頸。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應對市場需求?近日,記者走進青島本土無人機高科技技術企業——青島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看這家由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會計專業等多個專業博士碩士組成的DIT研發團隊企業,如何突破技術重圍,駛入無人機技術的新藍海。

突破技術瓶頸

實現無人機行業應用無人化

採訪當日,記者見到青島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之一陳紀暘時,他剛剛從在深圳舉辦的青島創業訓練營趕回來。「五天的集訓,讓我學習到了當下最前沿的產業風向、創業理論和商業模式,對我們公司無人機的研發以及企業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啟示作用。」一見面陳紀暘便神采奕奕向記者分享深圳學習之旅的心得收穫與自己對行業的思考。

陳紀暘表示,從目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無人機正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在消費領域無人機發展已經較為完備,但在應用方面確實還是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抱著使無人機真正在行業裡面應用開來的想法,由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會計專業等多個專業博士碩士組成的DIT研發團隊人員聚在了一起,並在2017年成立了青島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我市一家極具學院特色的高科技技術企業。

作為這家公司的發起人之一——陳紀暘是淄博博山人,畢業於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實現無人機行業應用真正無人化,這是我們公司自成立之初的一個願景。」陳紀暘告訴記者,為了早日實現這個願景,公司自成立起全體人員全力以赴,研發之路從未止步。目前,公司針對國際上無人機續航能力不足、飛手人力成本高、單機作業實時性差的技術瓶頸,已研發並推出「DIT-無人機起落站及智能任務系統」產品,彌補無人機在行業應用領域的市場空白,實現無人機真正的無人化作業。

據介紹,公司研發的無人機起落站及智能任務系統,可以實現無人機長時間、全自動、無人值守的巡視、巡檢、巡測,真正實現了無人機無人化作業,尤其適用於如水利水資源巡查、電力巡線、氣象監測、鐵路巡線、森林巡檢等對固定區域需要按照固定路線高頻次巡檢的行業中,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損耗。

應對市場需求

將技術進一步推廣到應用領域

令陳紀暘以及他的夥伴們比較欣慰的是,經過公司團隊兩年多的努力,很多優秀成果慢慢凸顯。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擁有四旋翼、六旋翼、垂起固定翼約十架無人機,以及可見光、30倍變焦、五目傾斜攝影、熱成像、高光譜成像等載荷設備。已研究成熟的技術內容包括:無人機精準降落研究中的圖像及控制算法,無人機機載端、雲端的目標識別、檢測、跟蹤等算法,以及無人機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等。

可以看出,陳紀暘以及他的夥伴們研發的方向為無人機應用服務、無人機起落站及智能任務系統,計算機先進控制技術與系統、自動化系統的開發、集成等。面向特定行業用戶,如測繪、林業、水利等細分市場。產品講究實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在工業無人機領域,技術先進、可靠性高、專業服務好的無人機公司,產品附加值會越來越高。」陳紀暘認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的無人機公司,才能會成為市場的「香餑餑」。「在技術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產品,搭建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型機;在市場推廣方面,我們將建立示範點,積累測試數據,以林業應用為突破點,將技術進一步推廣到海域、氣象、電力、安防等領域。」

從單純的技術到產品市場化、成熟化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是同時也是珍貴的經歷。對於市場化,陳紀暘以及他的夥伴們更希望謹慎而行,厚積薄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yEdum4BMH2_cNUgx_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