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經濟」VS「奶爸經濟」超級奶爸成為紙尿褲市場新的增長點

2019-09-19     母嬰行業觀察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嬰童市場的消費群體正在被重構。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媽媽是母嬰消費市場的主要人群,但近年來,隨著80後、90後年輕一代父母的崛起,再加上社會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爸爸參與到育兒活動以及家庭日常消費中,成為母嬰消費新的增長點。一些爸爸帶孩子參加的綜藝在社會上引起熱議,不僅表明全社會對爸爸更加關注家庭和孩子表示支持和贊同,也表明有更多爸爸願意參與到育兒活動中來。活躍在育兒平台上的寶媽寶爸中,85後、90後和95後的年輕爸媽人數占比達到七成以上,是育兒的主力軍。其中,奶爸在育兒行為和家庭消費方面表現出和寶媽不同的特點。調查數據也顯示,紙尿褲在年輕奶爸母嬰消費占比中居首位。

消費能力逐年提升 寶媽更愛「剁手」

在更為開放、富足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80、90後年輕一代,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他們在育兒觀念上更加開放,在包括紙尿褲在內的眾多母嬰用品上,年輕寶爸寶媽更捨得花錢,他們有強烈的消費意願,還具備足夠的支付能力,成為母嬰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數據顯示,近年來,年輕寶媽寶爸的線上人均消費逐年提升。相比寶爸,寶媽的增速更快,達到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消費潛力巨大。從消費頻次來看,年輕寶媽更愛剁手,他們的消費頻次遠高於寶爸。

年輕寶爸對育兒的參與度逐年加深,他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家庭育兒的隊伍。數據顯示,購買過母嬰產品的年輕寶媽滲透率相比寶爸更高,但是奶爸購買母嬰產品的滲透率提升水平與寶媽相近。艾瑞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中國嬰幼兒用品的採購情況來看,寶媽雖然是主要負責人,但奶爸也會經常協助寶媽,參與到採購活動的用戶占比為41.7%。

母嬰消費向剛需品類傾斜 尿片洗護居首位 奶爸深入伴娃一線

新生代的爸爸在陪伴孩子這件事上越來越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讓親子陪伴更完整。數據顯示,年輕寶爸母嬰消費占比中尿片洗護類占了最大的份額,在消費偏好上,他們最偏向於給寶寶購置玩具模型,此外奶粉輔食、尿片洗護等剛需品也是他們偏好的品類,但童鞋、孕產婦用品、童裝等偏好度為負數。由此看出,在尿片這樣的寶寶日常高頻用品上,年輕寶爸會比較捨得花錢,其次他們更關心寶寶的玩樂時光,玩具更能抓住寶爸的錢包。對於品牌來說,抓住奶爸人群,定製與熱門IP玩具的聯名款紙尿褲不失為一個值得一試的營銷方式。

同樣,年輕寶媽的母嬰消費也向尿片洗護等剛需品類上傾斜。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在尿片洗護品類上的支出是逐年增加的。在細分品類中,輔食和紙尿褲熱度最高,但媽媽也很關注寶寶洗浴護膚品,尤其是新手爸媽在季節變換時對於寶寶洗護用品的關注度較高。

可以說,媽媽是寶寶剛需用品的質量把關者,而爸爸是寶寶玩樂時光的堅實守護者。但要注意的是,雖然女性買得多、頻次高,但是並不代表男性在母嬰市場的消費能力比女性差。他們或許比女性更捨得給孩子花錢,更願意購買嬰幼兒相關用品。隨著嬰童市場不斷升級,高端化、細分化趨勢進一步顯現,眾多奶爸將在母嬰市場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對於80、90後這一代人來說,「分工平等」「爸爸也要會挑紙尿褲」成為理所應當的家庭觀。在「奶爸經濟」這一潮流趨勢下,男性形象成為品牌營銷的一個亮點,各大品牌紛紛發力。同時,一些從爸爸的角度出發的紙尿褲品牌漸漸崛起,如爹地寶貝、爸爸的選擇等。這些觀念和市場的變化,都在昭示奶爸經濟正成為嬰童市場新的增長點。對於紙尿褲品牌來說,分析不同用戶群體的差異化特點,洞察超級奶爸的消費偏好,提早布局搶占先機,實現更高效的增長。10月15日,由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未來營銷 落地增長·2019母嬰營銷大會」在上海舉辦,一起解碼未來營銷法則,探析落地增長之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s4xR20BJleJMoPMEi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