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曾被診斷活不過4歲,如今坐輪椅高分進大學:我命由我不由天

2019-11-14   瑞思英語官方

前段時間,「18歲輪椅女孩高分考進大學」的新聞感染了廣大網友。

在今年的高校入學新生中,雲南昆明的徐瑞陽考入了四川外國語大學的泰語專業,和其他學生不同,她是坐著輪椅進入了校園。

原來,瑞陽從小就患有「脊肌萎縮症」。自記事起,她不是在父母背上,就是在輪椅上,除了手和頭部,她的身體幾乎無法挪動,即便連睡覺翻身這樣的小事也做不到。

醫生認為她「最多活4歲」。

可是如今,瑞陽不僅18歲了,還品學兼優,內心健康,更以60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

來自雲南新聞網

瑞陽在採訪時告訴記者,被確診患有「脊肌萎縮症」時,她的父母不願意相信這個殘酷的結果。可傷心之餘,他們沒有放棄瑞陽,而是用心把她撫養長大,並且在生活中不斷的鼓勵瑞陽,讓她養成和正常人一樣的心智和精神。

因為一直需要依靠輪椅來輔助日常生活,再加上肌肉萎縮,瑞陽連翻書、寫字都非常困難,可她偏偏靠著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努力,硬生生克服了這些困難!實難想像,在今日成績的背後,瑞陽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與淚水……

來自雲南新聞網

瑞陽之所以能有這麼堅強的毅力,離不開她父母的培養與教導。他們始終堅信,瑞陽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她一定可以堅強的活下去!

相信大家都還對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小魔頭」哪吒印象深刻。

哪吒不服從命運的安排,憑藉自己的實力撕掉自己身上的標籤,用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撼天動地;瑞陽也是如此,面對命運的捉弄,她未曾怨天尤人,而是在父母的堅持鼓勵下,憑藉努力和自信突破命運的樊籠,闖出自己的天地。

瑞陽的經歷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塑造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從而影響到孩子面對世界的底氣。

父母們要讓孩子懂得:你有能力決定自己怎麼活,你是誰,你自己說了才算!

其實說到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現實中的哪吒」,他也有一對像李靖夫婦一樣的父母。

餃子原名楊宇,自小喜歡漫畫,立志要當一個漫畫家。可他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父母都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名醫務人員,一輩子旱澇保收。

楊宇聽從了父母的勸說,努力學習,考上了211醫學類院校,全家歡喜。

可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楊宇雖然考上了大學,但他的漫畫夢沒有終結,反而在自由的大學時光里愈加洶湧。

在朋友的幫助下,楊宇開始自學動畫製作,在同學們都在啃書本專業時,他一個人躲在宿舍里刻苦鑽研,沉浸在動漫製作的喜悅中。

父親得知兒子又開始玩動漫,表示強烈反對,可是母親卻看出了兒子的執拗與決心,並努力說服了丈夫,夫妻倆開始支持兒子的夢想。

楊宇大學畢業後,父親不幸去世,沒有工作的楊宇就靠著母親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在家啃老3年,不敢出門、不敢應酬、不敢消費,受盡了親戚們的白眼,楊宇最終做出了橫掃30多個國內外獎項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

自此,楊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經過多年蟄伏,做出了一鳴驚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可以看出,不管是難逃宿命的哪吒,還是行動不便的瑞陽,抑或是緊衣縮食的楊宇,他們都有一對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的父母。

最可怕的教育,不是貧窮,不是打罵,而是父母的不信任。育兒有一個魔咒,當你覺得孩子不行時,他就真的不行了。

父母的想法,會轉換成眼神、語氣和動作。一切的一切,都在引導孩子變成你預期中的樣子。

所以,千萬不要說孩子不行,要給孩子支持。

有父母無條件的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逆襲;父母給予孩子愛和接納,孩子們才能勇於打破一切偏見,接受獨一無二的自己。

Professor還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泰國廣告短片:

有個小男孩特別喜歡踢足球,但他沒有基礎,連老師都委婉地向他媽媽表示,體力跟不上,天分也不高。

但是這位媽媽回家卻對兒子說:「今天老師誇你很努力哦,你以前完全頂不到球,現在偶爾都能頂到了,只要再努力一點點,你就可以控球了。」

兒子聽到之後馬上充滿了力量,更加勤奮地練習。

之後每次遇到挫折,他的媽媽都告訴他努力一點點就好,只要能超越自己就好,不要看別人。

終於在最後,這個體力很差、被教練說沒有天分、基礎跟不上的小孩,成為場上奔跑最快、最有毅力,甚至能在最後關頭將比分反超的小英雄。

是母親的信任和鼓勵,讓孩子超越了自己。

在電影《幸福來敲門》中父親曾告訴兒子:「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如果你有夢想,就必須捍衛它,不要聽任何人說你不行。因為那些做不到的人總會告訴你,你也不行。」

那麼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怎麼教孩子呢?

首先,父母們要學會認可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被認可,希望被大家接納,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要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這往往是及時拉住孩子滑下深淵的關鍵;

其次,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和擔當,比如讓孩子做家裡的小管家,這种放手會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和金錢,培養獨立能力;

最後,父母們可以鼓勵孩子走出家庭,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也是孩子們成長路上的重要夥伴。孩子需要社交,和小夥伴一起分享自己擁抱世界的過程,彼此信任、鼓勵分享,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融入世界。

Professor點評:

相信我們的孩子吧!他也許會慢一點,也許會被全世界貼上不行的標籤,但你要相信他,告訴他:「你可以,行不行由你自己來決定,誰說得都不算!」

給他力量,牽著他的手,一步步往前走,終點總會到達的。讓孩子在愛的托舉下,有力量面對世界和未來。

關注公眾號「瑞思英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