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的八月半,會吃一款和紙牌一樣薄的糕點

2019-09-10   汕尾百德

中秋,汕尾人喜歡叫它八月半。

對於汕尾人來說,八月半的存在不亞於除夕,從八月的初一到十五,汕尾會前前後後忙活半個月,這個「忙活」也被汕尾人稱之為-送節。

送節,自然需要美食的饋贈。

如今的送節,大部分的人家都只送月餅了,可是在以前,對於擅長製作糕點的汕尾人來說,可不僅僅只是月餅那麼簡單。

.1.

>被人遺忘的中秋糕點-紙排糕

Food recall

以前的八月,初秋到,家家戶戶除了開始在天台曬起乾貨。

就是開始製作糕點,綠豆糕,月餅,紙排糕等等,做好的糕點就可以被拿去「送節」。

每到秋季,吃膩了月餅,倒是想起來故鄉味道較清甜的紙排糕來,紙排糕又被叫「雲片糕」或「書冊糕」,也有更籠統叫成「月糕餅」。

跟潮汕人現在做的雲片糕倒是有幾分相似,但是卻極其不同。

說到紙排糕,就不得不說一下捷勝了。

捷勝的糕點一直很有名,到了8月半前夕,捷勝大街小巷的餅家總能傳來做糕點的香氣。

我們去采編那天去的是廣泰,這是捷勝最老的一家餅家了,已經快百年的歷史了。

做餅的阿嫲告訴我們,與以前不一樣的是,如今一年四季都會做紙排糕了,只是現在八月半,就會比往常多一點。

.2.

>汕尾人糕點裡的精緻-紙排糕

Food recall

紙排糕,做起來極其複雜的一道糕點。

考驗刀工,又考驗力道,如果我說這是汕尾人糕點裡面精緻的王者,我想沒有人會反駁。

紙排糕主要採用的是糯米,先將其攪拌加上陳皮和芝麻。

形成紙排糕的麵糰,反覆的敲打成團,不一樣的是現在有一些都改成用攪拌機了。

攪拌成麵糰的紙排糕會被放進一個正方形容器裡面。

這個步驟最考驗做糕點師傅的力道和火候,反覆的敲擊和碾壓。

利用一個重達幾斤的木器,四周僅靠一個木圐圍著,即不能壓的過重,讓其出線,又不能沒有力道。

做好的紙排糕麵糰將會被放置幾個小時,這個時候才會被鋪上一層白色的糯米粉,這樣的紙排糕就做成80%了。

切紙排糕,就是汕尾人這項老手藝最牛逼的地方。

每一片紙排糕都保持在1毫米-2毫米左右的距離,下刀要快,因為糯米附有粘性,下刀要準確,每一片都要保持相同的尺寸。

每一片糕點都游離在一尺之間,一不小心就會傷了手指。

有人說蘇杭糕點最為精緻,我想汕尾人的這一絲糕點又未嘗不是呢?

切好的紙排糕被擺入小盒子中,就可以被帶過去「送節」了。

.3.

>帶著一種香甜的紙排糕

Food recall

紙排糕,濃香齁甜的傳統糕點,撕起雪白雪白的紙牌糕片,就像是撕開書本的一頁頁。

沿用傳統的手藝,重糖重甜少不了,一片片入口濃香的芝麻味伴隨著甜到齁鼻,吃下的每一口都是每個人的獨特回憶。

紙排糕吃起來因為糯米的關係,會有一絲粘粘,這最好的紙排糕啊,莫過於一切開就食用了。

輕輕掰開,裡面的糯米,芝麻帶著一絲清甜。

吃起來在口腔之中被嚼勁冒出香油,這種雅致的糕點,須是沏上一壺茶水,慢慢悠悠的才是最佳的品嘗方式。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日白露,八月的月亮,內心總覺得要比其他月份要來的大一些、亮一點,可能是八月中秋這個團圓日子的緣故吧。

在外的遊子為搶不到回家的車票而發愁,家中的長輩已是提前備好禮物,走親訪友又將輪番上演。

今年的紙排糕,你吃了嗎?

今年中秋,家人們依然在汕尾,等你。

(來源:行緣在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