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危害?看這篇

2019-07-01     醫學界兒科頻道

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這些!

發燒

其實是人體發動的一次自衛戰役

病原體入侵時

在37℃的環境下

它們可以舒適而迅速地生長和繁殖

人體發動攻擊!

帥氣的白細胞集結

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殺菌活性加強

發燒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危害?看這篇

同時體溫升高

這些病原體生長和繁殖變得停緩

消滅這些入侵者!

當孩子身體或額頭髮燙、臉發紅、手腳冰涼

請及時測量體溫

肛溫≥38℃或腋溫≥37.5℃

說明孩子發燒了

但是不要慌

這場戰役

你要用科學的方法陪孩子打贏

發燒對孩子身體的影響

發燒對身體影響包括有益和不利兩方面:

1、有益作用:

發燒是寶寶身體發動免疫系統抵抗病菌的一個過程,能抑制病菌繁殖,有利於疾病恢復。

2、不利影響:

發燒時皮膚水分蒸發及退熱時出汗導致水分丟失增多,容易引起脫水,表現為小便量減少,口乾舌燥;

發燒時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食慾降低、腹脹等;

發燒時神經系統興奮性升高,患兒往往煩躁、哭鬧、睡眠不安,嚴重的會出現譫妄、幻覺、抽筋;

反覆發燒易導致消瘦。

家庭如何選用體溫計?

玻璃體溫計易斷裂引起玻璃碎片扎傷孩子,且可能發生水銀(汞)泄漏,一般不用於嬰幼兒;

電子體溫計測量方便、準確而快速;

紅外線測溫儀測量快速,但價格昂貴,結果差別較大,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新生兒可用腋下電子體溫計測體溫,1個月至5歲兒童可用腋下電子體溫計或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體溫的工具各有優缺點,家長可以根據需要購買使用。

退燒藥及退燒方法的選擇

物理降溫方法有:

鬆開、減少衣物;

使用降溫貼。

其他如溫水擦浴、冰枕、酒精擦浴長期以來作為輔助退熱方法被廣泛使用,但會引起孩子寒戰、哭鬧等不適,特別對於5歲以下孩子,目前已不主張使用。

退燒的目的不僅僅是降低體溫,還需要緩解因發燒引起的不適症狀。

  • 肛溫≥39℃(耳溫比肛溫大約低0.2℃),或口腔溫度大於38.5℃,腋下溫度大於38.2℃即可用退燒藥;

  • 有驚厥史的患兒≥38.0℃即可以用退燒藥;

  • 有些孩子發燒沒有達到以上標準,但因發燒而有明顯不適如哭鬧不安、精神差等也可使用退燒藥。

孩子常用的退燒藥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因其使用方便、退熱效果好、副作用小。2~6個月的孩子可用對乙醯氨基酚,兩次用藥間隔至少6小時;6個月以上的可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兩次用藥間隔至少6~8小時。

不建議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或交替使用,因為有增加藥物副作用的可能。但如果用一種退燒藥無效,有明顯的高燒不適,也可交替使用,每種退燒藥24小時內使用不超過4次。

布洛芬及對乙醯氨基酚都可能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上腹疼等,與食物同服可減輕症狀。(用藥請遵醫囑,不良反應和適用人群要特別注意。)

特別提醒

1 發燒脫水情況下使用退熱藥可能增加肝腎功能損害風險,且脫水時退熱困難,因此要注意適量補充水分,可選用低滲口服補液鹽。

2 其他退燒藥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因副作用較大,不建議用。激素不能用於小兒退燒。肛門用藥栓劑,劑量不好把握,藥效不穩定,易出現低體溫。

3 發熱只是孩子疾病的一種表現,家長還要觀察其他症狀,如果寶寶<3個月,體溫≥38℃;或者3~6個月的孩子,體溫≥39℃,往往提示嚴重細菌感染,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來醫院檢查治療。

本文首發:湖南省兒童醫院

本文作者: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 主任醫師 劉靜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nCMpmwBvvf6VcSZK8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