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太有實力:看一個傳統工業園區如何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

2019-12-09   空港融媒

工業挺起發展脊樑

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

正加速從傳統工業園區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升級

經歷20多年積澱與發展

其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基礎紮實、

鏈條企業集聚、扶持政策有力

在雙流現代化適航適港產業體系構建中

依然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擔當!

今年1——9月,西航港經濟開發區20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759.73億元,同比增長20.6%;完成工業投資55.65億元;分別為全區工業貢獻88.8%、51.9%。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轉型升級」將依然是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的工作主線,以精準招商、項目促建、企業服務等重點工作提升為有力抓手,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加速轉型蛻變為空港高技術產業園,全力提振航空經濟產業發展動能。

邁向高技術產業 「一塊屏」和「一塊電池片」

提起空港高技術產業,就不得不提及中電熊貓8.6代線項目和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2005年落子雙流的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持續刷新著多項記錄並誕生多個「第一」;而年輕的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雖僅落地兩年,便已呈現出「一塊屏撬動一個產業」勇立潮頭的發展趨勢。

剛剛過去的11月,中電熊貓8.6代線項目和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相繼傳來好消息,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00吋8k產品即將於年底前點亮、通威太陽能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正式投產。

事實上,早在2017年,一塊98吋8K的液晶顯示屏便已經在南京中電熊貓被點亮,時隔兩年之後,公司自主研發100吋8k產品問世,尺寸數據僅是「一小步」,但對技術本身來說,卻無疑是「一大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也更進一步,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網絡信息安全等細分領域,今年1-9月,全區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466.7億元,增長18.7%。

伴隨著通威太陽能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的正式投產,一、二、三、四期項目電池產能累計突破10GW,至此,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晶矽電池生產基地在雙流誕生。

事實上,如今走進西航港經濟開發區,遙望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呈現在眼前的已並非「盡收眼底」景象,四期項目連成一片的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已越來越像是一座開發區內的獨立的「光伏產業園」。不難看出,中電熊貓8.6代線項目和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等已逐漸發展成為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的龍頭。

「自身硬」才「打好鐵」 全力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企業項目是轉型升級的主體,營商環境的優化則是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其中涵蓋招商引資、項目促建、企業培訓等方方面面,這也是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

今年3月,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雙流區積極創新主體局、職能局與功能區聯動機制,為功能區的「高效」運轉注入了新動能。

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局區合一』機制的建立與運行成效顯著,區新科局與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合一』,『一把手』由一人『一肩挑』,『局區』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產業發展科室下沉園區,有效地整合了資源,為產業發展凝聚了合力。」

據介紹,西航港經濟開發區還將進一步統籌區行政審批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等審批職能,設立「園區科」,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企業辦事「多頭跑、來回跑、反覆跑」的問題,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新的活力。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將在自身轉型的基礎上,在「項目連招、項目連促、企業共育、保障共築」中,更好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強化產業鏈精準招商,重點圍繞航空製造維修、新型顯示、集成電路、5G、光伏五大領域產業鏈缺失環節精準招引;強化重大項目促建,充分整合園區科資源,全力促進「四個一批」43個項目加快建設;分類梯次培育企業,堅持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和為企業賦能並重,持續推進存量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同時,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工作機制,努力實現行政審批「園區事園區辦,園區辦事不出園」。


【來源:空港融媒記者 王戎 唐瑞奇 王鴻明/圖 編輯 馬榕駿 審核 周星雲】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布」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