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和每個職業一樣,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與尊重

2020-03-26     浙江發布


  3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九場),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出席發布會,現場還視頻連線了浙江省援鄂第二批醫療隊領隊、浙江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宋柏杉,浙江省援鄂第一批醫療隊醫療總組長、浙醫一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喻成波,浙江省援荊醫療隊駐荊門一院13樓ICU主任、浙大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建倉,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隊員、舟山普陀醫院ICU護師虞丹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虞丹旎就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承擔的主要任務和工作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提問:


  在省政府新聞辦的記者見面會上,我們通過一位媒體同行的講述知道了你們的故事,很受感動。可否請你介紹一下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承擔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與平時工作有什麼不同嗎?你的感受如何?

  重症護理支援隊是一支特殊的隊伍。總共31人,30名是護士,來自全省縣區級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或有重症監護室工作經驗的,還有1人是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1月28日早上到達武漢,進駐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監護室,連續工作了55天,累計管理床位20張,護理患者70人,其中危重症患者65人。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剛到武漢時每天連續6個小時、不吃不喝在病房工作,休息時間也不確定。和普通病房不同,ICU的環境密閉,溫度維持在22-23℃,身穿厚厚的防護服高強度工作6個小時,我經常覺得身上的汗在防護服里滾動。同事程飄很多次從病房出來心率都在140以上,男護士趙建忠幾次差點暈倒。除了患者治療,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隊員還負責每3個小時的口腔護理,以及照顧患者生活、處理醫療垃圾等。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的護理對象基本是危重症患者,大都沒有任何反應,需要人工肺(ECMO)等提供高級生命支持。所以日常工作有些壓抑。當患者能聽到隊員們說話並有反饋時,我常常會哭。雖然淚水會弄花護目鏡,但眼淚總是情不自禁地流出來。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武漢醫生,病情反反覆復,一個多月里經歷多次插管、拔管,直到最終氣管被切開。後來終於從危重症轉到了重症病房。他是非常幸運的,我們也為這樣的病人感到欣慰。


  隊里有4名90後。之前大家都覺得90後還是孩子,就連我自己也這樣覺得。直到經歷過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90後已經是社會中堅力量了,我們可以挑起這個擔子,撐起一片天了!我們學到了很多危重症患者急救護理的工作經驗,我們變得更加堅強了。對我們來說,這次經歷是一輩子的財富。有人稱我們為「最美逆行者」「白衣戰士」,其實我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人,默默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當疫情出現,當國家需要,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正好是專業的,所以去了武漢。我們相信,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這麼做的。我也希望,護士和每一個職業一樣,能繼續得到大家的關注與尊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kQ5FnEBnkjnB-0zc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