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里看人生,
走進別人的故事,
思考自己的人生。
電動車是我們身邊
最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
大街小巷裡
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它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
也因駕駛門檻低、不良駕駛習慣等,
常常帶來交通安全隱患。
下午五點多,69歲的李小軍(化名)被推進了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甘美醫院的急診科,只見老人的左腳腳背上插著一根電動車的剎車手柄,傷情讓人觸目驚心。
急診科醫生:「你是走著路還是怎麼受傷的?」
患者:「不是,我也是騎著電單車。」
急診科醫生:「騎車撞倒的嗎?」
患者:「嗯。」
急診科醫生:「其他地方還有沒有受傷?腿還可以動嗎?」
患者:「動倒是可以動的。」
急診科醫生:「還有沒有其它部位受傷?」
患者:「其它部位沒有,就是腳。」
老人告訴醫生,四點多時,他騎著電動車去接孫子放學,不想在路上被另一輛電動車追尾,導致自己的車翻車倒地,剎車手柄插進了腳背。
為了防止傷口感染和出血加重,急診科醫生立即進行了包紮,隨後,李小軍被推到了影像醫學科做X光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左腳跖骨骨折。骨科醫生會診後,建議李小軍做急診手術治療,隨後,他被轉到了骨科做手術準備。
而肇事者也一直與家屬一起,協助著辦理老人住院的事宜。
在急診科,幾乎每天都有因電動車導致的車禍。71歲的王文泰(化名)也不幸遭遇了這樣的意外。下午五點多,他行走在雲小路一路段時被一輛電動車撞倒,全身多處受傷。入院後醫生進行了查體,發現他身上有多處血跡,肩膀按壓時有明顯痛感,耳道還有血跡滲出。
急診科醫生:「他耳道有出血的情況,不排除有沒有顱內的損傷情況,所以檢查得做,因為我看他的血還在不停的出,得用一點止血的針。第一個,他年齡比較大,第二個顱內的外傷不能排外,他肩膀的情況,左肩膀和這邊是不對稱的,他就是說他左肩膀疼,不排除有骨折的情況。」
接到父親受傷的電話時,王文泰的女兒就已經擔心了許久,現在,醫生的話又一字一句敲擊在她的心上,老父親已經七十多歲了,年邁的他能承受得住這次傷害嗎?女兒的心裡七上八下,萬分焦急。但回到病房後,看到父親不斷發出痛苦的呻吟,女兒也只能忍住悲痛,故作堅強的安撫著。
事故是如何發生的呢?由於女兒當時不在老人身邊,她也不太清楚,肇事車輛駕駛人也還在配合著交警做事故調查,未趕到醫院。
不過,在他們身邊有一個默不吭聲,卻一直處理著入院、繳費等手續的小伙子,他告訴記者,他是肇事者的表哥,受妹妹之託趕來的醫院,妹妹在事發後告訴他一定要負起責任,幫助老人做好各項檢查。
患者女兒:「這個點是沒得說的,無論是從他們報案到現在的就醫,一直在全程的陪護,我覺得這個還是非常的好的,他們也表現出了所有的都是以傷者為大。」
為了進一步明確傷情,醫生為王文泰安排了CT檢查。
兩位老人的情況究竟如何?
急診室里看人生
播出時間:
今晚(5月15日)18:40
雲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YNTV-2《都市條形碼》
下周一(5月17日)晚21:30
雲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
YNTV-6 《民生關注》
為您講述!
記者:方圓 馬熾韜
編輯: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