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久未現身的黃曉明,來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間,但是所表現出來的面貌,和以往有所不同:佳琦,對不起,我擠到你了,沒事沒事沒事,大家今天是來看你的,我就天天給他們不不不,大家不喜歡看我,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自信男人,為何會變成今天這般唯唯諾諾,對於黃曉明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韋小寶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不知從何時開始,油膩變成了黃曉明的代名詞,隨著年齡的增長,黃曉明也嘗試過轉型,《烈火英雄》或許他轉型的第一部劇,但轉型並不成功。
而後他又出演了《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的好評還是蠻不錯的,同他以往的形象都不太相同,給觀眾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轉型點,去年參加中餐廳第三季以來就一直備受爭議。爭議最大的或許就是油膩,過於獨斷專裁,節目播出期間,他的明言明語可謂是爆紅於網絡。特別是那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至今,都還是熱度不斷,可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批判。
說他過於獨斷,說他不懂得尊重他人,太過自我,這樣一系列的評價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幾乎每一次節目的播出,他都會上一次熱搜。而下面的評論都是不好的評論,網絡暴力隨之而來,在這次疫情期間,明星捐款都有上熱搜,而黃曉明又是首當其衝,有人說他結婚花了幾個億,而捐款就只捐了幾十萬?於是,又是一波惡評來襲,你以為明星捐款的背後就只是借款這麼簡單嗎?你想的未必太過簡單了吧,所以我們也就看到了。
那個在節目當中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那個特別自信的男人,如今卻無奈的說「大家都不喜歡看我」,連忙退到鏡頭的邊緣,背後的辛酸,有誰知道呢?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多少無奈呀?都說娛樂圈當中起起落落很正常,確實很正常,畢竟這個圈子更新疊代太快,網絡暴力並不只是存在於明星身上,在普通大眾身上也普遍存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輿論壓力。但是輿論經過有意的引導,也會變成一種網絡暴力,網絡暴力的根源何在。
很多人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就果斷下結論,對事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片面的了解,導致的就是偏激的言語,片面的看法,或許我們很多人,曾經都是網絡暴力的施暴者,有意無意的給他人帶來了傷害,面對網絡暴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發表自己的言論之前,三思而後行,好評可以使人如沐春風。惡語,猶如寒冬烈風,給人帶來的只能是無盡的傷痛,發表自己的看法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但是這個前提條件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當你在網絡上發表惡意評論的時候,就是在實行網絡暴力了,已經在侵犯他人的健康權了。
這已經是一種違法的行為了,禍成口出這句話一點都沒有說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如今,我國也開始對網絡進行了管控,對於網絡暴力也加大了管控力度,希望各位不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也不是網絡暴力的施暴者。雖然我也不追星,就是有的時候,在網上無意間看到有些人罵得真的很難聽,我內心:嗯?有必要嗎,不喜歡不看他不就行了,別嘴臭啊,鏡子髒了怎麼不想想是自己臉髒呢。文明上網,OK?明星的事少摻和,看優秀的作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