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寶寶識字2000,不用刻意教,媽媽3個小習慣輕鬆搞定

2019-07-24     村口大花

昨天和朋友去做頭髮,她帶著她四歲的女兒,我帶著六歲的兒子。

一開始,倆孩子在店裡跑出跑進地玩著還很是開心,但是玩了一會感覺沒意思,倆人就蔫了下來。

當時有點兒擔心朋友的女兒捱不住,要是鬧起來,不願意在理髮店呆,可該怎麼辦?畢竟她只有四歲,而我兒子大一點,勸勸應該還能堅持下來。

可後續發生的事情卻讓我開始懷疑人生!

倆孩子玩到無聊,在沙發上賴了一會後,開始翻看旁邊小書架上供顧客打發時間的期刊雜誌,我兒子基本上是漫無目的的亂翻,可朋友的女兒居然捧著一本《青年文摘》看了小半本!

四歲的孩子!看《青年文摘》!間或還會朗讀出聲!

這讓店裡店員和顧客都有點兒不可思議!可朋友卻習以為常地說,孩子經常無聊了就看書,她早習慣了。

有好奇的媽媽跟朋友取經,問她是怎麼教女兒的,她笑笑說真的沒有刻意教,不過是生活中一些小習慣,居然培養孩子四歲就完成了2000的識字量!

今天,把朋友的這幾個小習慣整理總結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1.及時指認。

朋友說孩子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有一天路過小區門口,她無意中指著一家超市門牌上的字跟孩子介紹說:這是『天天超市』。

結果當天晚上,孩子便興奮地拎著只購物袋,指著上面『商超專供』幾個字里的『超』字跟她說:「媽媽,這個是『超』字!」

朋友沒想到她隨意的一句話,能讓孩子記住一個字,於是後續出門,便時不時地跟孩子指認一些門頭廣告牌上的字。

發展到後來,不僅僅是指認門牌,只要出門,遇到有字的東西,她就指給孩子認,可能是公交站牌,也可能是安全提示片,包括計程車上的燈箱廣告上的字,小區里的車牌什麼的,只要有字的,就指給孩子介紹,不要求她記住,也沒指望她能記多少,但沒想到的是,這個小習慣卻幫孩子完成了初期的識字積累。

大概三歲的時候,孩子的識字量已經有六七百了。

朋友後來分析說:

孩子之所以能那麼快地認下那些字,並非她天賦有多高,而是出於她當時的好奇心。因為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講,日常頻繁接觸的事物,她已經相對熟悉,知道房子是房子,車是車,路燈垃圾筒健身器材什麼的,都認識,那麼,令她好奇的定然就是不時出現在眼前的文字了。

孩子不懂那些文字是什麼意思,也因為太小不會提問,而這時候恰好有人指認給她,像平時我們指認熟悉的人給孩子一樣,這是叔叔這是阿姨這是某某小朋友,以後『見面』回數多了,孩子自然就記住了。

這樣的方法只所以效率高,是因為它有實物參考,比較形象生動,比起用識字卡片認讀來講,孩子的印象會更深刻一些。

2.多問多考。

朋友一開始並不是刻意要教孩子識字,但是她的行為卻無意中幫孩子完成了初期的識字積累,所以後續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她也會時不時地考考孩子。

例如,孩子拿著一瓶飲料或是一袋零食要她打開,她說可以,但你告訴媽媽這上面寫的什麼字?

孩子想喝飲料吃零食,為了達到目的,自然會很努力地回憶,把那些字回憶起來,告訴媽媽:這是橙汁,這是酸奶,這是礦泉水,這是果凍……

其實不僅如此,孩子有了一定識字量後,女友出門遇到帶有文字的東西,都會時不時地考考孩子,所謂熟能生巧,對於之前學到的知識,如果不能反覆地記憶加深,過不久也會忘得一乾二淨。

另外,這樣的習慣也能排查出孩子不認識的字,朋友便很耐心地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字,那是什麼字。

這樣看似無心地舉措,不僅幫孩子鞏固了之前學到的文字,也擴展了積字量。

但是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的是,考孩子的時候,自己心裡要有底兒,要保證至少80%是孩子確定認識的,否則,這樣的『考試』只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3.規矩約束,學會運用。

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已經認識了不少的文字,朋友開始考慮讓她自己使用這些文字。

例如那會孩子迷上電視,朋友教她自己用搖控器操作,指認過『開、關、返回』等常用鍵之類的後堅決要求孩子下回自己操作,這樣無形中又幫孩子鞏固了記憶,因為孩子想看電視,就得自己操作,所以,一開始她必須對幾個鍵的名稱記憶深刻。

再比如,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名稱,以及喜歡聽的歌曲名稱,例如《喜洋洋與灰太狼》《貝瓦兒歌》等的,朋友指認確定過後,孩子下次想看的話,必須報完全名,不能多字不能少字才可以被允許觀看。

有些節目她喜歡看,但是對於節目名稱中有不認識的字,也得認下記下了才能觀看。

另外,我們也都都知道,太小的孩子觀看電子產品時間過久會影響健康,所以,在這方面,朋友不僅嚴格控制螢幕時間,而且,每次要求觀看電視也是有要規矩有要求的!

要求很簡單:閱讀一篇小故事才可以看電視,而且要把故事書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由媽媽指認到認識了,才可以看電視。

當然,初期閱讀一定要選用一些非常簡短的小故事,讓孩子能在很短時間內閱讀完成,這樣不但能讓孩子複習所學知識,也能促成孩子自信心的良性發展。

在這種比較形象生動,又很貼近現實生活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孩子的識字量突長猛飛,後來在不能觀看電視節目的時候,便不知不覺把興趣愛好轉移到了紙質閱讀,畢竟繪本故事以及一些故事書藉上的東西,要比單一的玩具來得豐富多彩。

到現在,孩子四歲多,識字量已經有2000+了,基本上普通的紙質刊物,孩子閱讀起來都沒有什麼難度,陌生字肯定是有,借著這個機會再行教育也是不錯的機會,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_icKGwBmyVoG_1ZC5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