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以高度責任心當好區域發展「資金大管家」

2019-11-11     南湖發布

資金是區域發展的血脈。湘家盪區域財政辦的主要職責就是管好「家底」,搭建好「資金池」,管好資金的「源」與「流」,為區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作為區域財政辦副主任,林敏深深感覺到責任在肩。他說:「在近四五年間,區域總資產翻了近一倍,我們做到了資金平穩運行。從某種意義上說,推動區域發展我們資金工作沖在了更前端。」

「能」——

以專業抗壓,主動適應資金環境變化新要求

林敏是一位「85後」,金融專業科班出身,從2010年開始加入湘家盪團隊至今,一直跟資金打交道。作為區域管委會財政辦副主任,他的團隊中有3名出納、1名審核崗位同事,與他一起開展資金管理及融資工作。這是一個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年輕團隊,也是區域200多億元總資產的「大管家」。這對團隊的專業性提出了較高要求。

林敏明顯感覺到,近年來資金政策環境的變化對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斷更新專業技能,才能服務好區域發展的資金需求。以融資中的項目包裝為例,項目包裝的首要原則就是必須符合金融機構審查要求,而要求並非一成不變。他必須提前主動熟悉、掌握金融機構的各類要求、摸清「門檻」,同時結合區域項目的特點進行切中要點的包裝,而這只是爭取融資的第一步,後續還有更多繁瑣的「規定動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工作是先頭工作,他也習慣把工作做在前面。作為區域資金的「大管家」,財政辦每年都要從全局角度考慮區域整體開發的資金用度,確保重大工程的資金需求,同時又要盤活家底,實現資金的平穩運行。林敏說:「從資金平穩、安全角度考慮,我們習慣提前儲備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資金授信額度。今年過年早,年底的帳我們已經盤好了,明年上半年的資金基本也已落實。」

資金工作責任重大,必須審慎,抗壓能力還要強。有段時間為了解決好階段性資金集中支付問題,林敏帶頭加班,每晚工作到10點以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剛開始,我晚上八九點給各家金融機構打電話,問我們的項目審批進度。後來,估計他們嫌我煩了,反過來每天下班前跟我主動交流融資審批進行到哪一步了。」

「不能」——

以嚴謹著稱,嚴格審核紮好資金使用「籬笆牆」

「資金是最敏感的事,跟資金打交道一定要心細。」這是他工作中時常提醒自己的話。雖然有其他同事把關,作為團隊負責人,林敏也要負起總責。他要求,出納對所有原始憑證必須嚴格審查,超過100萬元的大額資金支付項目,他還要自己審查才能放行;所有融資貸款合同,他都要認真審查過,做到合同關鍵因素明晰、沒漏洞。

林敏說,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支付時效。必須嚴格按照用途支付,不符合資金使用要求的就是不能支付。正因為他對審查的嚴格要求,有些單位和部門也會頻頻來催,林敏仍然堅守原則、嚴格審查,紮好資金使用「籬笆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YVrWG4BMH2_cNUg2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