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慧屏是給電視增智慧還是在收割用戶智商稅,想必這是所有人內心身處的靈魂一問。華為在發布之初也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智慧屏不是電視,而是電視的未來。但又有多少人會因為這個答案而更加蒙圈。
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了解電視的歷史。在過去電視才是全家人的中心,是發現世界、獲取資訊的入口,關於這點擁有童年時光的90後應該都可以做作證。可如今電視的現狀是日均開機率不到30%且主要觀看人群還是40歲以上用戶,全家人的中心早已不復存在。反而手機成為了所有人(以個體為單位)的智慧中心。
在這種大環境下,華為肯定不會墨守成規,而是想通過「智慧屏」這一全新物種重建以家庭為單位的智慧中心。落地到智慧屏本身,華為的做法是以電視形態為基礎,但是增加「連接功能」和「更豐富的交互方式」兩項功能,將智慧屏打造成一台集影音娛樂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多設備交互中心於一身的設備。開啟華為願景中的智慧生活雙中心:個體以手機為智慧中心,家庭以智慧屏為智慧中心。
說了這麼多,常混跡於網際網路前端的小夥伴應該可以初步理解我說的,但相信還是有許多小夥伴雲里霧裡,這段時間我也有幸通過參與企鵝評測團眾測活動獲得了一台華為智慧屏V55i,所以結合具體的產品來說說華為智慧屏與普通電視的區別,當然大家也可以把下面的內容當成是華為智慧屏V55i的評測來看。之所以選擇華為智慧屏V55i來講,還是因為它的售價最低,同時在硬體參數上又最接近華為旗艦版智慧屏新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儘管華為智慧屏V55i已經是V系列的小尺寸版,但55英寸的尺碼已經逃不開大家電的範疇,京東小哥直接送貨上門並提供開箱通電驗貨服務,對於這樣的大屏液晶產品,通電測試是必要流程,大家千萬不要忽略。
除了以上服務,京東小哥還會主動諮詢是否需要安裝,目前華為智慧屏V55i共有兩種安裝方式:壁掛&底座安裝,壁掛需要用戶額外購買掛架,底座已經在包裝清單中。但不管是壁掛還是底座安裝都需要額外收費,55吋到65吋之間的底座安裝需要90元,我自己並不想花這個錢,所以選擇自己安裝,其實也就擰4顆螺絲的事,有一定動手能力的小夥伴都可以省這個錢。
包裝清單比較簡單,一份產品說明書&三包服務單、一個遙控器(包含兩節7號電池)、一個NFC標籤、一根可拆卸式雙插頭的電源線(2.1m左右)、一根AV轉接線(18cm)、4顆底座安裝螺絲包、4個掛牆轉接件和一個底座。
電源線的線材很軟,同時帶有收納帶,與電視相連的是「7」字接頭,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省空間。
底座為金屬材質,整體造型為類梯形,三圍尺寸為46.5*27*3cm,正面做了豎條紋的金屬拉絲工藝,底部則是一整塊的矽膠墊,以此來增大摩擦係數。
底座除了4個螺絲釘固定外,本身左右各有一個支撐點(恰好與電視底部的金屬件相連),實測安裝底座後華為智慧屏V55i十分穩固,不用擔心擺放在家中吹點小風會翻倒。
底座安裝在電視底部的中央位置,採用的是桌面式支架,其實市面上液晶電視大多採用的是立人式支架,相比之下立人式支架會更加的簡潔,具有設計感。華為智慧屏V55i之所以不採用立人式,主要原因還是底部音響占據了位置;在安全性上,桌面式相對更加牢固,所以這也算是華為智慧屏PM多方權衡後給出的一個方案。
遙控器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說明的,歸屬於藍牙遙控器,按鍵也是極簡化設計,帶有收音麥克,也就意味著可以語音操控。左上角有一顆「智鍵」,這算是比較獨特的一顆按鍵,其功能是切換智慧屏主頁與娛樂屏主頁。遙控器背面並非純弧面設計,而是棱形,拿在手裡觸感比較強烈,存在感稍高一些。
在包裝清單中有說到還有一個NFC晶片,按照官方提示,正常使用最好是將其粘貼在遙控器上,用手機NFC區域觸碰此標籤即可快速連接智慧屏。
電視外觀方面續了V系列的設計風格,整機採用了黑色色調,搭配金屬材質,設計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三圍尺寸是123.2*77.9(包含底座)*5.5cm(底部最厚處)。
螢幕邊框採用了一體無縫折彎金屬工藝,能夠全面包裹整塊螢幕,也就是說金屬邊框完整的將螢幕包裹其中,整機最薄處達到了6.9mm,同時邊框表面增加了磨砂處理。
可以看到螢幕與邊框之間採用美縫填膠工藝,螢幕就像懸浮在邊框上,仔細觀察視覺衝擊還是蠻大的。
在屏占比上,華為智慧屏V55i採用了三邊「超窄邊框」設計,官方宣稱屏占比達到了96.2%,從觀看體驗來看,高屏占比帶來的純凈觀屏體驗還是蠻舒適的。
上邊框中心位置有一顆機械升降攝像頭和分布兩邊的6可收音麥克。
下邊框並沒有採用「超窄邊框」設計,寬度為1.7cm,中心位置印刷有「HUAWEI」字樣。
下邊框再往下就是赫赫有名的Sound bar(三圍尺寸103.3*3.7*5.5cm),這也是智慧屏的發聲單元。在視覺上,Sound bar就像掛在下邊框上,同時整個Sound bar採用了鋁合金材質,正面擁有1萬多個排列整齊的出聲孔(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認真數下個數),與「HUAWEI」字樣相對應的位置有一顆長條形的指示燈。
華為智慧屏V55i的PM之所以並沒有在下邊框採用超窄設計,同時配合有一定設計感的Sound bar,其意圖應該是將螢幕以外的產品屬性視覺化,既然隱藏不掉那麼就「借題發揮」,凸顯設計感。
在Sound bar的右側其實還隱藏有一顆電源鍵,這也是機身唯一的一顆物理按鍵了,不過隱藏較深,視覺上幾乎看不到。
華為智慧屏V55i的背面比較普通,整塊塑料材質的蓋板,表面擁有大面積的線影設計,恰好與底座的金屬拉絲工藝相呼應,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工業風,還是在為審美做平衡補足。
所有的IO接口位於背面的右側,從上往下分別是USB3.0*1、HDMI*3、AV視頻輸入、RJ45網線接口、SPDIF功放輸出接口和天線輸入接口。
主要參數為55英寸,4K解析度,覆蓋90% DCI-P3色域,屏占比96.2%;搭載鴻鵠818 4核1.5GHz處理器,4個10瓦全頻+4個2瓦高音揚聲器,運行鴻蒙作業系統。
華為智慧屏V55i擁有智能電視形態且兼具智能電視的功能,所以在畫質、音響、內容源和拓展新上都得符合高端旗艦液晶電視的定位,下面逐一拓展來說說。
首當其中的自然是畫質,在硬體素質上,55英寸和4K解析度,螢幕面板是60hz IPS硬屏,IPS硬屏本身具有可視角廣,但對比度低,沒有量子點背光的特性。在色域覆蓋上支持支持120% BT. 709廣色域和90%DCI-P3廣色域,從客觀參數上來看,已經相當出色,這也算是在4K價位段中拿得出手的參數了。
關於色彩模式,通過實拍(超微距)可以直觀的看到華為智慧屏V55i採用的是RGB模式,雖然我們沒有必要非要用真假4K來衡量RGB色彩模式和RGBW色彩模式,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事實,RGB色彩模式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色彩表現和銳利度,整體色彩表現RGB要優於RGBW。但是我們並不能給RGBW一棍子打死,因為有了白色像素點的加入,RGBW的透旋光性較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背光的不足。
為了更好的表現華為智慧屏V55i的色彩表現,下面我也對一些4K照片顯示做了實拍,還是要說一聲,大家所看到的圖片會因為拍攝設備、網站壓縮、自己顯示器等多方因素的影響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還是強烈建議自己去附近的華為線下店進行實際觀看體驗。
雖說 IPS硬屏沒有量子點背光特性,但華為為智慧屏V55i增加了條狀分區控光功能。只需要開啟「動態背光」選項即可體驗到分區控光。華為智慧屏 V55i在橫坐標上將整個螢幕分為13個條狀分區,然後根據螢幕當前實現的畫面來調整每一個分區的背光,例如在顯示黑色是,背光甚至會直接關閉,以此來獲得更純凈的黑。總之一句話,分區背光是為了畫面白色更白,黑色更黑,充分展示電視的明亮鮮艷。
(動圖壓縮非常厲害,僅供高速運動畫面展示)
在軟體算法層面,華為智慧屏V55i還具有MEMC運動補償技術,該技術在智能電視中已經相當成熟,主要是在播放高速運動畫面是能夠通過運動補償插幀技術來消除畫面殘影;除此以外還搭載有綺光異彩畫質引擎,採用動態映像系統,在傳統的兩幀圖像之間插入一幀運動補償幀,將普通平板電視的50/60Hz刷新率提升至100/120Hz,帶來了畫質和流暢度質的提升。
為了提供更好的音質,在硬體上華為智慧屏V55i擁有Sound bar,內置有8個揚聲器單元(4個10W全頻揚聲器和4個2W高頻揚聲器),總功率達到了48w。同時揚聲器位於機身底部,可以更好地重現音頻信號所包含的方位信息。
(來圖片自 @李沛超)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麼小的Sound bar真的有這樣的實力嗎?其實,我們在視覺上看似Sound bar很小,但事實上揚聲器可不止這麼小,揚聲器從機身一直延續到Sound bar,只是從設計角度產生了一定視覺誤差。同時Sound bar的加入能夠形成音腔,增加高頻效果。
除了硬體上的大手筆,在技術層面華為同樣添加了聲場建模功能,能夠讓電視自動識別當前的環境,從而利用聲場建模技術構建一個獨一無二的聲場。
在電視拍照上,華為智慧屏V55i借用的是CIBN電視牌照,在娛樂屏上其是內置有華為視頻、酷喵、雷射TV、芒果TV等多家網際網路內容平台,直接使用即可。
儘管之內的視頻應用不少,但是這並不能滿足所有人,雖然華為智慧屏V55i自帶一個應用商城,但考慮到鴻蒙最新beta版系統應用商城的應用種類和數量有限,所以華為智慧屏V55i提供了U盤安裝安卓應用方式。
大家可以在電腦上下載對應的應用安裝包到U盤,然後將U盤插入華為智慧屏V55i即可正常安裝,但考慮到這種安裝方式每次都比較繁瑣,所以目前大家普遍的做法是先用U盤安裝一個當貝市場後面通過當貝市場即可直接安裝相應的應用。
除了播放網際網路內容外,華為智慧屏V55i還可以作為顯示屏使用,內置的USB 3.0接口可以直接讀取硬碟本地的內容進行播放;3個HDMI接口則可以外接不同的輸入源。但不管是網際網路內容播放、硬碟本地播放還是外接HDMI輸入源,這些方式對於農村的父母輩都不太實用。
據我說知不少農村還在用有線電視,針對此種情況,華為智慧屏V55i額外增加有一個有線輸入接口,這就意味著農村有線電視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大大增加了受眾人群。
對於消費者而言,華為智慧屏V55i有別於智能電視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開機無廣告,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智慧屏產品採用了與智能電視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
除此以外,市面上99%以上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之後會直接進入娛樂屏,但華為智慧屏卻有所不一樣。華為智慧屏V55i將娛樂屏定位於整個智慧屏其中的一個功能模塊,開機後直接進入智慧屏主頁。
智慧屏主頁設計的是非常的簡潔,以大卡片的形式來呈現內容,螢幕中心位置的卡片就是一個個的快捷入口,例如有AI健身、觀影歷史、體育賽事、天氣、快遞、在家上課、Welink多方視頻等,在最後一個小卡片後面有個卡片管理入口,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自由調整。
大卡片快捷入口下方還有6個常用的功能,從左往右分別時娛樂屏、全部應用、智慧生活、家庭留言板、暢連通話和家庭相冊。
寫到這裡才剛剛結束華為智慧屏V55i的智能電視功能,下面才是華為智慧屏V55i的核心內容,也是智慧屏與智能電視的真正區別。首先要講的就是華為智慧屏V55i額外增加的連接功能。
只要回到家中,華為智慧屏V55i就可以將家庭所有周邊設備連接在一起。就拿我們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來說,通過Huawei Share智慧跨屏技術可以實現一碰投屏、多屏協同等功能。在操作層面Huawei Share智慧跨屏技術只需要用手機NFC觸碰隨機附贈的NFC標籤,我們即可將手機畫面直接投屏在華為智慧屏V55i上。
想像下,在回家途中只能用手機觀看短視頻或者追劇,回到家打開華為智慧屏V55i,輕輕一碰,不到1秒的時間手機上的畫面直接切到智慧屏大屏上;手機螢幕太小,躺在沙發玩手游不夠爽,輕輕一碰,遊戲畫面出現在華為智慧屏V55i上,此時的手機化身為一個遊戲手柄。
你以為只有這樣?獨樂了不如眾樂樂,華為智慧屏V55i可以做到兩部手機同時投屏,畫面左右顯示,非常適合家庭娛樂PK對戰,不管是互動性還是趣味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可能又有小夥伴會擔心Huawei Share智慧跨屏連接速度快是快,便捷程度也還行,那會不會畫質不行呢。其實這點完全不用擔心,Huawei Share智慧跨屏在華為的生態圈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技術,最早應用於華為系電腦與智慧型手機。運用在手機與智慧屏上可支持60幀/秒投屏、超低延時。
除了Huawei Share智慧跨屏連接外,在手機上安裝「智慧屏」APP後,手機直接化身為智慧屏的輸入端,例如我們可以在「智慧屏」APP中直接搜索想看的影視並在華為智慧屏V55i上播放,同時還可以調出手機遙控器,直接進行操控。
按鍵操控不夠便捷?直接可以將華為智慧屏V55i的畫面投屏在手機上,此時如同手握一台華為智慧屏V55i,同時還附加有觸控功能。
除了智慧屏與手機之間的連接外,華為智慧屏V55i還能夠對家中的所有的華為系智能設備進行直接操控,化身家庭的IoT控制中心。在「智慧生活」卡片組中我們能夠更直觀的查看設備狀態與信息,通過「小藝精靈」語音助手即可控制各類智能設備。
華為智慧屏V55i擁有更豐富的交互方式,例如機身頂部的6顆遠場拾音麥克,此時的華為智慧屏V55i就像一個大屏的智能音箱,新增語音交互方式;
機身頂部還有一顆400w像素的升降攝像頭,攝像頭看似只有收起和彈起兩個狀態,其實在完全升起之後,攝像頭具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可以前後小幅度的翻轉,在後續的應用中就可以保證在有線的範圍內人臉始終保持在螢幕中央。
攝像和遠場麥克的加入,立馬衍生出了更多的使用場景,例如華為智慧屏V55i設有暢連視頻通話功能,在手機「智慧屏」APP和華為智慧屏V55i可以進行雙向呼叫,開啟大屏視頻通話新時代。
如果說暢連視頻通話打造的是個人使用場景,華為還特地設有多人通話功能(WeLink 多方視頻),可以應用於家庭多人通話和企業會議。WeLink 多方視頻最大的特色是大大降低了多人視頻通話的門檻,邀請方式特別的簡單,通過手機號邀請,對應手機會收到一條簡訊通知,只需要在華為會議應用中輸入ID和密碼即可進入「直播間」。
除了視頻通話,攝像頭還被應用於「類AR」場景,例如華為智慧屏V55i內置的AI健身2.0應用(由華為智慧屏與北京體育大學合作開發),螢幕左側播放教練的標準動作,右側則直接顯示自己鍛鍊的畫面,動作上可以實時比較,同時內置有AI糾正技術,實時糾正我們的動作。
目前華為智慧屏V55i的攝像頭應用還不算特別豐富,但是根據車機場景的經驗,攝像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應用場景也會越來越多。
為了牢固家庭智慧中心的地位,華為智慧屏V55i從家庭情感角度出發,打造了家庭留言板和家庭相冊的功能。家庭留言板可以讓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與家庭建立聯繫;而家庭相冊可以遠程分享自己的照片,同時成為一家人閒暇之餘共同回憶的電子相冊。
家庭智慧中心之體驗篇
在智慧屏還未發布,華為高管便預熱智慧屏產品的黑屏時間會非常短,對此我也做一些實際測試。小科普:電視點擊播放後的黑屏時間主要是將內容讀取到電視運存中並進行解碼。
以硬碟里的4K片源為例,從點擊播放到螢幕出現畫面,中間黑屏時間不到1秒;觀看網絡4K片源,從點擊播放到螢幕出現畫面,中間黑屏時間約為2秒,應該是從網絡下載片源消耗了一定時間。
正常情況下我們並不會直接給電視斷電,而是一直處於待機狀態,但市面上多數智能電視從待機狀態到開機,需要花費數秒甚至是幾十秒的時間,有的是智能電視性能不足,有的則是需要播放廣告,為此我也測試了華為智慧屏V55i從待機到開機的時間,以按下遙控器的開機鍵開始計時,不到5秒的時間,螢幕就顯示正常。
在視行業日薄西山的大趨勢下,不是家庭智慧生活中心的憑空消失,而是智能電視的發展沒有跟上潮流,華為智慧屏是在以身體力行來打破常規從而革新大屏形態,雖然目前並不知道智慧屏是否就一定正確,但從目前來看,智慧屏的誕生已經可以連接筆記本、智能穿戴、路由、手機、智能家居、生態產品等,把公眾重新拉回客廳,回歸家庭。
回到華為智慧屏V55i本身,確實可以看到影音娛樂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多設備交互中心,家庭情感中心的影子,起碼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而華為智慧屏V55i作為一款入門級的智慧屏產品,在生態功能上沒閹割任何一功能,最多是在成本受限的前提下對尺寸等做了一些調整。所以如果你還困惑於何為智慧屏何為智能電視,不如其身體眼下,真實的體驗可能更容易讓你理解智慧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