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好萊塢的《一隻狗的使命》感動得稀里嘩啦,又去看國產小成本電影《忠愛無言》,觀眾們在感嘆「人家的狗多通人性」之外,似乎就沒有然後了。
狗是人類的朋友,那種無言的陪伴、無聲的忠誠,總能在細節中給人無盡的感傷。無論感動全球的《忠犬八公的故事》,還是號稱重磅「催淚彈」的《導盲犬小Q》,之所以獲得極高的評價和票房成績,與其說,是被「人狗情未了」的故事感動,不如說,是被通人性的狗狗感動。
《流浪地球》中,人工智慧莫斯在「臨死」前,說出的最後一句話依然記憶猶新: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的確是一種奢求。人之所以成為地球上最複雜、最不可控的高級動物,還是體現在感情上。
當身處逆境、所行不順時,我們需要陪伴,身心都需要療傷和放下的過程。電影《小Q》中,任達華飾演的男主李寶庭,便是這樣一個需要耐心撫慰與身心紓解的人。有了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導盲犬小Q,他的人生不再有因命運不公而憤怒和遺憾,珍惜當下、珍愛身邊人,何嘗不是一種人性之善。
一隻狗盡其一生所做的或許有限,但它「通人性」的所作所為,為我們帶來的溫暖與感動、自愛與改變卻是無限的。這便是這部《小Q》感動了千萬觀眾的「理由」。
關於責任
被刺傷兩個月的任達華,拖著還未痊癒的右手參與電影《小Q》的路演,笑容可掬、表情溫和。這次,飾演片中「小Q」的拉布拉多導盲犬布丁一路陪在他身邊,充滿默契的一人一狗,看著很舒服。
縱橫影壇這麼多年的任達華,在大銀幕上總是給人以灼灼逼人的果敢與霸氣。與那一代香港電影人一樣,任達華的敬業精神與精湛演技一次次征服了觀眾,這次在《小Q》中的「走心」,感情的細微把控依然精準,內心的變化清晰平和。
拍攝《小Q》前,任達華去了盲校體驗生活,在密閉空間中試著閉眼摸索尋物,又與布丁在家中「熟悉感情」了三個月,目的當然是為了貼近《小Q》中男主人公李寶庭的人生經歷與內心感觸。
片中,作為香港最知名的甜品大師,技能高超的李寶庭早已養成了對人對己認真嚴苛的秉性,「一個好廚師,五官要很敏銳,一樣都不可以少」。然而,突如其來的眼疾,幾乎一下子打垮了他。
李寶庭的人生困境,讓我想起了《聞香識女人》中,阿爾·帕西諾飾演的脾氣暴躁、毒舌成性的史法蘭中校。這位曾經讓總統都忌憚三分的戰爭英雄,因一次意外突然間失明了。
業內最頂尖的人物,成了一個生活瑣事都要別人照料的「廢人」,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本擔當的責任,人生突然間沒了目標。巨大的心理落差,伴隨著懊悔、憤怒、敏感又無奈的複雜感情,讓一個人很快變成了內心自閉、拒絕幫助、富於攻擊性的「混蛋」。
其實,他們在用毫不妥協的頑固態度,掩飾自己失去勇氣和信心的茫然失措。
李寶庭是不幸的,他親身經歷了眼睛逐漸看不見的整個過程,無可挽回的失明帶來的恐懼感壓垮了他的身心;李寶庭又是幸運的,因為導盲犬小Q的存在,他的「眼」仿佛一點點失而復得,人生便有了樂趣和盼頭。
陪伴與守護,便是它這一生的責任。
關於信任
《小Q》107分鐘的片長,記錄了導盲犬小Q從出生、訓練到工作、衰老的整個過程。這隻聰明可愛的工作犬,忍受男主的壞脾氣,引導他走出家門、重拾生活的信心。
成為合格的導盲犬很不容易,除了在有愛心的家庭中寄養,以便熟悉與人類的生活之外,片中,小Q經歷了一次考核就很說明問題。在牽引失明的主人前進時,它要精確的躲避障礙物,忽略食物的誘惑,隨時觀察周遭,始終專心致志,甚至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救助人。因為,它就是主人的「眼」。
被訓練成導盲犬的小Q,學會了聽懂和遵守主人的口頭命令,並按照環境的變化做出判斷;然而,作為發號施令的主人,李寶庭起初並不希望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一隻狗。
要想讓導盲犬發揮最大化的功用,主人與狗之間的信任尤其重要。信任是相互的,小Q被訓練成完全信任和忠於主人,固執的李寶庭卻始終不願意。放不下,這是李寶庭的心結。
李寶庭內心深深的不信任,除了失明帶來的自我否定之外,更多的還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片中,他命令小Q待在原地,自己卻沖入車來車往的馬路上,試圖通過自殺結束這毫無意義的生命。
事實證明,他不是不信小Q,更多的還是不信他自己。
自暴自棄的他,對初來乍到的小Q不待見。不遛狗、不投食,把它扔到外面過夜,仿佛他心中的憤怒,全部發泄到小Q身上。本質上,他不喜歡小Q,是害怕它真的能給他帶來希望。
或許,小Q不懂那麼多人情世故,即便在暴雨中躲在汽車下等待主人,不吃東西也不排便,在它的單純的心目中,李寶庭是他唯一的主人,它就是他一生的守護者,不離不棄、不顧一切。當主人執意走上機動車道,差點被車撞上時,小Q毫不猶豫的撲倒了他。
人心都是肉長的,面對小Q這個無聲的夥伴,以前與人相處不順、總是格格不入的李寶庭終於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是信賴與融洽,是被需要的感覺。
於是,當小Q身患重病,到了連走路都很吃力的彌留之際,從美國治病歸來的李寶庭決定,陪著這位夥伴共度餘生。以前,他早已習慣了獨來獨往,現在,他有了小Q、妹妹和陳芷喬,以及所有愛他的人。
現實意義
同樣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再見了,可魯》(又名《一隻狗的一生》),《小Q》在本地化上下足了功夫。第一次謀面,李寶庭意外救了從樓上掉下來的小Q,冥冥之中天註定的緣分,這個心思很港產片。
師從杜琪峰的導演羅永昌,在節奏把控、色彩搭配和長鏡頭運用上出類拔萃。這部溫情片沒有什麼刻意煽情,也不需要強行催淚,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細節堆積,用一件又一件芝麻小事,串起了人與狗的溫暖點滴。
與很多寵物同類片比起來,羅永昌對《小Q》把得很準,看起來說得是一隻狗的一生,實際上講得還是人,被社會環境重壓下的那些人。連一隻狗都能想得到、做得到的事,到了世態炎涼的人世間,卻成了難事。
現代人早已習慣了索取,李寶庭也不例外。在節奏加快、效率更高的現代社會中,追求尊重和成功讓很多人迷失於鋼鐵森林的自然法則之中。忽略了愛與奉獻,人們越索取、越孤獨。
起初,小Q逐漸幫助李寶庭走出生活的泥潭,讓他重新融入社會、感受生活的色彩斑斕,但更重要的,還是學會了向妹妹、師父、徒弟和朋友們敞開心扉,至此,工作便不再是負擔而是樂趣,交流便不是阻礙而是享受。
對李寶庭來說,這段經歷與其說這是重生,不如說更像是涅槃。
《小Q》很用心的還原的導盲犬的訓練與工作過程,對狗來說,這份工作淘汰率極高、責任很重大,但太多視力障礙的人,需要像小Q這樣的導盲犬。專業性和成本高只是困難的表象,不被社會各界理解和接受才是難點。
當李寶庭去美國做手術時,小Q回到了小時候的主人陳芷喬家。雖然,小主人對它細心呵護,但它始終忘不了自己的責任,忘不了隨時需要幫助的李寶庭。它會默默的把棒球藏起來,因為李寶庭為了逗它特意藏起了孩子們的棒球;它會偷偷跑到公園的長椅邊,因為這是李寶庭最喜歡帶它來的地方。
一條通人性的狗,詮釋了忠愛無言,一切平淡的過往,無時不刻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小Q》中人與狗的相互尊重與關愛,之所以令人感動,因為那種相互陪伴的幸福感,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