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2019-07-29   北京四中網校

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毫無底線地淪為「三陪」家長——陪學習,陪作業,陪接送上課。

費神費心費力不說,你越陪他,他越想逃離你的監管;越陪他,他越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沒有生下來就會主動學習的孩子。

只有父母引導得當,用力用到點子上,才會成就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1

學習需要儀式感,孩子學習做功課需要有一個好的環境。

一張自己的書桌是必不可少的。

把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就會使孩子對經常在書桌上進行的學習活動感興趣。

書桌要整潔,抽屜里要備有做各門功課所需的工具。

這樣當他需要時,立刻就能找到,不會因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斷作業,心生煩躁。

書桌美觀舒適,孩子一有時間就會坐到這裡開始他的學習活動。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2

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非常複雜。

如果我們加以探討就會發現,實際上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讀書,而是某種因素導致的。

如上學被老師批評了,讀錯了字遭同學的譏笑,想看電視卻被迫寫作業等等。

這些原因逐漸在內心堆積起來後,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父母首先要和孩子自由溝通,以溫和的態度和孩子探討為什麼不喜歡讀書。

這時,孩子什麼話都可以說,不管他的理由多麼可笑,父母也不可責罵或取笑。

當孩子把不喜歡讀書的理由都說出來之後,孩子自己就會發現,他不喜歡學習的原因並不是學習本身,而是被老師批評了,被譏笑,想看電視等等。

父母先了解他的問題所在,再決定如何去做。

例如,先讓孩子把電視看完再去學習等。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障礙,恢復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3

好好回憶一下,孩子最初在生活中碰到新奇、有趣或者得意的事情時,是想與父母分享的。

當孩子與我們分享學校、學習相關的事情時,家長應耐心傾聽,並和他們討論學習生活,這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已經不主動與你聊學校和學習,我們還可以主動出擊。

可以先從其他事情聊起,比如最近上映的電影、某一熱點事件、或者家長自己的工作、在單位遇到的趣事等等,然後自然地把話題過渡到孩子身上。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4

當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普遍過高。

他們希望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

只要孩子端坐在書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父母就感到欣慰。殊不知,這種做法很危險。

無視孩子的心理特點,任意延長學習時間的做法,會使孩子把學習和娛樂對立起來,厭惡學習。

對學習沒有興趣,還會養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因此,家長切莫目光短淺,捨本逐末。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5

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滿足,並願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

孩子一旦獲得成功,就會感到滿足,並願意繼續學下去。

因此,家長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每個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長應該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為他們去制定一些容易達到的小目標。

這樣可以使孩子覺得能夠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動力去做,就會獲得成功。

當他體現到成功的樂趣時,就會有興趣,有信心去實現下一個目標。

目標的設定要儘量地具體,避免「下次考試前進十名」這種不易操作的目標,而要像這樣:

下次考試做出數學最後一道大題;

保證考試時語文默寫不出錯;

每天早上背一篇英語作文,爭取下次英語作文扣分在五分之內;

……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6

孩子是學習的當事人,被迫學習,被迫考試,學習處於被動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生厭是可以理解的。

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換一種方法。

不是經常讓孩子去解答問題,而是採取讓孩子創造問題的學習方法。

這不僅會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而且會激發討厭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

試著讓孩子創造問題,孩子會考慮什麼地方是要點,父母也可以在指導孩子學習時以此為中心。

另外,孩子一般會對自己理解非常充分或自覺得意的地方提出問題,這對父母來說,就很容易掌握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較擅長,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

如果堅持這種學習方法,孩子就會在平常的學習中,準確地抓住學習的要求和問題所在。

此外,這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滿足孩子的自尊心,學習自然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7

「競爭」是支配人類行動的一個重要動力。

比起一個人努力,不如和對手競爭能更大地激發出自身的潛力。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讓孩子的同班同學假期到家裡一起學習,一起寫作業,看誰寫得既快又好。

孩子也可以暗中找一個比自己成績略高的同學作為對象,暗下決心,爭取逐步趕上和超過他。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8

每個孩子,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憧憬。

做父母的,不妨讓孩子充分發表他們對將來的希望,不管那是多麼不切實際的想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讓孩子了解,為了自己的將來,目前辛苦讀書是必要的,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09

切記千萬不能把自己的理想模式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目標的制定要因人而異。

制定訓練目標後,也應不斷調整,使之始終處於理想的模式。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10

孩子善於模仿與其親近的人,通常最先模仿的對象是父母。

因此,家長不僅要重視言教,身教的配合也是相當重要。

求知慾強,熱愛學習的家長,他們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11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成績不好的學生和班裡優秀學生的比起來,其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他的不滿,甚至動輒打罵。

這樣的做法只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信心,沒有興趣,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

當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

家長要學會拿孩子的現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學比,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家長還要在行為上做到對孩子的優秀行為及時強化,不良的行為適當懲罰。

當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千萬不要給預定的獎勵,否則獎勵將失去力度。

當孩子在家裡有了改變的時候,家長可以和老師聯繫或溝通,讓老師在學校或班裡給予鼓勵和表揚,及時強化他們的好行為。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12

對於每個孩子和家長來說,要想塑造自覺的人生,這都是一個不可迴避而且必須想得清清楚楚的問題。

學習動力的形成,最好不是灌輸;要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分析得來。

要讓孩子對自己成長生活的小環境和大環境有正確清晰的認知,有危機感。

要讓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只停留在白日夢的階段;要讓他們知道,不好的前途有多麼糟糕。

但是危機感又要適度,不能不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安全感當然不是權勢和金錢,不是父母的代替,而是交流和鼓舞帶來的信心,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奔跑前進。

解決了學習動力的問題,接下來就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學習習慣,也就是培育一個日常積極、自覺的學習狀態。

給你12條建議,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暑假也知道主動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娛樂方式,要帶孩子玩好。

好的娛樂會構成生活的亮點,成為工作和學習的動力,也是人生美滿的指標。

搞一次戶外活動,爬山、游泳、打桌球……並且全家參與,展開家庭競賽。

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增強體質,是非常積極的娛樂。

相比之下,沒事就帶孩子去飯店,去商場,就不是特別有效的休閒方式。

孩子的成長僅有一次,成就主動學習的孩子,小學培養良好習慣,初中引導思維方法,高中留意行為情緒。

每個階段抓好大方向,根本不必天天盯梢,孩子也會乖乖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