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禁毒三大戰役,東山——全力創建「無毒示範島」

2020-04-30     大漳州

2019年以來,漳州市、東山縣兩級禁毒部門根據上級指示要求,充分發揮東山海島地理優勢,「控增量、減存量、強力量」,完善打防管控機制,深化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無毒示範島」創建,涉毒案件同比下降27.3%,破案率比升6.5%,新增吸毒人員比降15.8%,禁毒整體形勢呈現「一升二降」的主動局面,有力策應了黨委政府打造「生態旅遊島」戰略部署,更贏得了轄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口碑。

  海陸並舉控增量

  打好緝毒「主動仗」

  東山作為福建省第二大島,具有全域位於海島、陸路進出通道少的區位特點。東山縣公安局因地制宜,著力打造全通道防控體系,在全縣僅有的八尺門大橋、大產大橋、高速公路東山島出口等三處陸路進出通道設立治安卡點,建立派出所、禁毒、巡特警等警種聯動聯勤機制,切斷毒品流通陸路通道,最大限度減少毒品輸入增量。強化與海警、海關、海洋漁業等部門之間線索通報、聯動查處,加強全島海岸線防範,最大限度擠壓從海岸線突破的涉毒犯罪活動空間。

  2019年11月13日,東山縣公安局多警種協同作戰,在出島的杏陳鎮大產大橋,一舉抓獲3名涉嫌運輸毒品的犯罪嫌疑人,當場繳獲毒品海洛因20克。

  同時,對涉毒犯罪開展全維度打擊、全要素監管,建立全警參與緝毒執法工作機制,開展涉毒犯罪查緝、涉麻制毒圍剿、網絡涉毒清查、吸毒人員查控、制毒物品管控、涉毒資產追繳等「六大攻堅戰」。嚴格落實寄遞渠道「3個100%」、物流渠道「2個100%」制度,切斷「隱蔽流通」渠道;加強對高危人群毒品教育管理,常態化監管巡查歌舞廳、KTV、賓旅館等場所,有效清肅毒品消費隱匿場所。

  守土有責減存量

  打好戒治「陣地仗」

  東山縣公安局積極開展吸毒人員「大整治」「大收戒」「大管控」工作,根據吸毒人員染毒情況、行為特徵、處置狀態、社會危害程度等情況,制定了8類分類精細管控措施,進一步提升工作質效。

  依託城鄉社區網格治理2+N模式,把社會面上的吸毒人員全部納入由「社區(鄉村)110」警員、網格員組成的「二員」及鄉鎮禁毒專干、禁毒社工、禁毒志願者等組成的N隊,進行分工負責管理,採集相關信息,掌握人員動態。2019年以來已採集社會面吸毒人員信息435條、發現並排除隱患6個。

  在社區工作中,全面實施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強化執行銜接、見面尿檢、跟蹤幫教、心理輔導、就業扶持等工作,先後重點勸誡、幫扶9人擺脫毒品控制、回歸正常生活。同時,充分發揮西埔、銅陵兩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集中管理工作站的作用,確保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達到100%,戒斷三年未復吸人數逐年上升。

  例如,樟塘鎮孫某曾多次現身說法配合開展教育,社會反響強烈。孫某深有感觸地說:自己因交友不慎,在前年染上冰毒之癮,後來在西埔社區戒毒社區康復集中管理工作站、社區民警和家人、朋友的關懷幫助下,及時覺醒,痛改前非,積極戒毒,現在不但戒斷毒癮,而且創業成功,回歸到正常生活。目前,自己認為應該回報社會,用自身的經歷去勸誡,宣傳毒品的危害和幫助他人。

  綜合治理強力量

  打好禁毒「合成仗」

  借鑑谷文昌書記治理風沙經驗,東山縣劃塊劃區全面開展村、社區、鄉鎮無毒創建活動,一個陣地一個陣地鞏固,一個區域一個區域擴展。目前全縣1個「無毒示範鎮」、8個「無毒示範社區(村)」已通過首批創建驗收,典型引領效果明顯。

  要打贏打好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必須動員各種社會力量,開展社會化綜合治理。東山縣健全了禁毒工作考核考評和問效問責制度,進一步壓實相關單位部門主體責任,落實專項經費保障,有力支撐打擊犯罪、預防教育、社會化服務等工作落實。同時,依託「社區(鄉村)110」「薌里薌親」等組織,搭建禁毒工作社會化平台,凝聚社會團體禁毒力量,大力發展禁毒社會組織和禁毒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願者隊伍,在全縣營造了濃厚的群防群治禁毒氛圍。

  常態化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利用本地文藝人才創作情景快板、禁毒歌冊等宣傳劇本,深入各鄉鎮開展巡演,在全縣80個村(社區)醒目位置設立宣傳欄,重要交通路口設置高立柱巨幅公益廣告牌1個,製作微視頻宣傳片並通過新媒體平台推送宣傳。2019年以來,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共接待參觀204場10081人,各學校自主開設校園毒品預防教育課程740堂。

來源:漳州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McOyXEBnkjnB-0z_X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