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9-09-16   科創太湖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牢記囑託,安徽以創新為引擎,在關鍵環節、核心領域發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合肥的一間實驗室里,李軍配的團隊正忙著測試新產品,他們使用的大分子著色劑是一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環保染料,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技大學考察,鼓勵青年學子向老一輩傑出科學家學習,爭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個時候,李軍配還是中科大的一名博士後。

習近平說:「孩子們,年輕人在學校這一步很重要,現在還是心無旁騖,學得文武藝,報得我們13億人民,報得我們的中華民族、我們的國家,一定扎紮實實地學習,學知識、學做人,然後走向社會。」李軍配表示:「總書記當時囑託我們,要學得文武藝,報效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我不僅要在實驗室做出最尖端的材料,也要把創新和實際結合起來,為我們的社會和民生創造價值。」

安徽是科技大省,量子科學、人工智慧、超高音速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走在國內前列。如何讓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3年來,安徽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一大批原創性科技成果。

不久前,在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的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總控中心,工作人員首次完成了300公里雙場量子密鑰分發試驗,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也專門來到這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軍說:「總書記說,量子通信技術很有前途、非常重要,我們的研究工作很有希望、大有作為,我們整個團隊都深受鼓舞。這幾年來,我們整個團隊貫徹總書記的要求,再接再厲,目前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國處於國際領跑地位。」

有了科技之花,還要讓它們結出產業之果。安徽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打通人才、資金、平台之間的壁壘,把實驗室里的高精尖研究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今年4月投入運營的安徽創新館就是一個集智慧財產權評價、交易、金融服務和產業孵化功能於一體的科技大市場。這裡匯聚了1100多件代表安徽創新發展的展品,目前已經對接科技成果項目13個,受理產權交易項目20個,完成投資放款項目13個。

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說:「讓那些矢志於創新的創新者能夠進一步向技術型企業、向新型產業發展,我們實現一個過橋的作用,搭建一個大平台。」

科技創新一子落,經濟發展滿盤活。現在的安徽,平均每天獲授發明專利44件,新登記註冊企業92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對工業的增長貢獻率也從2016年上半年的59.7%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65.1%。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