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A股電子煙板塊開盤大跌,其中億緯鋰能直線下挫觸及跌停,今天(9月16)的億緯鋰能再跌再厲,其目前持有電子煙供應龍頭麥克韋爾35.67%的股份,此前受益於麥克韋爾強勁的現金流,億緯鋰能的股價在今年實現了暴漲。此外,順灝股份、盈趣科技、勁嘉股份等也都跟隨下跌。
消息面上,美國據FDA官網報道,今年5到6月,電子煙相關肺病數量激增,全美33州約有450個相關病例。對此,美國特朗普政府打算下令禁售新奇口味的調味電子煙,僅保留煙草口味,包括薄荷口味和薄荷醇都將在禁售之列。
其實,一直以來,電子煙都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行業。此次的禁令,對於希望在風口中淘金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電子煙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為什麼這麼多人看好電子煙?
這幾年,全球吸煙人口已經呈下降趨勢。據WHO統計,1990-2015年全球吸煙率從29.4%下降到15.3%。一方面,這可以歸功於政府控煙、禁煙方面宣傳及禁令,另一方面則在於人民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
這個時候,代表著「新時代剛需替代品」的電子煙出現了,從中國藥劑師韓力發明的第一支電子煙問世起,短短十餘年,電子煙行業已經發展成市值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全球性產業。
這個行業一度被視作是下一個投資風口。
2018年,麥克韋爾業績的迸發再次給電子煙概念打了雞血,各大資本公司紛紛湧入一擲千金,其中不乏現在受眾廣泛的JUUL,也有不少拿錢湊熱鬧的新銳公司。
目前,中國是電子煙第一生產大國。
據清華大學發布的 《電子煙產業監管狀況報告》,目前中國已經有數千家電子煙企業,幾乎每天都會有新品牌誕生。在深圳寶安區不足半個北京朝陽區面積的區域裡集中著上百家電子煙工廠。其中一些電子煙頭部企業的估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
而據《電子煙大世界》統計,從2019年起,獲得融資的電子煙產業品牌廠商至少有40多家。其中包括了與麥克韋爾達成合作的CHELIZ車厘子電子煙,其在天使輪獲得3000萬元的投資。
但國內市場卻沒有資本那麼熱情。
目前,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煙草大國,擁有約3.5億煙民,占全球煙民數近 30%;2017年國內捲菸銷量4738萬大箱,約占全球40%。
相比之下,中國電子煙滲透率僅有0.6%。消費者數量約為150-200萬,主要通過線上及海外代購等方式購買,占全國吸煙總人口的0.47%-0.63%。
目前電子煙的主要消費仍在歐美市場——占據了83.7%的出口份額。
2018年,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達180億美元。其中,美國電子煙銷售占全球電子煙銷售比例約40%,其次是英國、義大利。
期間,大麻合法化也給了麥克韋爾這樣的電子煙廠商以機遇。而受益於麥克韋爾業績的高速增長,其母公司億緯鋰能在2018年凈利潤實現了41.57%的增長。另一家已終止掛牌的企業艾維普思,在2016年海外銷售收入6.28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69.27%。
不過我國近幾年電子煙市場的發展速度同樣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2012-2016 年復合增速為71.1%。因此,中國電子煙市場則擁有非常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潛在市場需求,具備長遠發展的潛力。
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來源: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二、電子煙行業發展的阻礙
在電子煙被看作是新的投資風口的同時,這個行業也在面臨著安全和質量問題。
早在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指出,電子煙加熱溶液產生的二手氣溶膠(電子煙的二手煙)是一種新的空氣污染源,其中包括顆粒物質(細顆粒和超細顆粒)、1,2-丙二醇、某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某些重金屬和尼古丁。並非像很多營銷宣傳的那樣,僅僅是「水蒸氣」而已。
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電子煙市場將超過470億美元。美國將繼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也將以高增長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占全球電子煙市場價值的27%以上,其中顯著的收入流將出現在中國與印度。
而目前美國出現的數百例疑似抽電子煙或者大麻致命的事件仍在調查之中,雖然FDA明確表示只準備禁售新奇口味的調味電子煙,不包括煙草口味。
可一旦該事件最終結論與電子煙有關,對該行業來說將是一次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國內專攻新奇口味的電子煙廠商,這將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例如此前羅永浩聯合陳冠希推出的電子項目小野電子煙,其產品主打多種口味的電子煙。
此外,對用戶來說也將是一次信心的坍塌。
美國在電子煙監管方面的失敗經驗,數百萬青少年因為好看好玩的電子煙而沉迷尼古丁,或許可以給中國監管部門一些借鑑。
目前中國對電子煙市場則尚未有明確的監管政策,只是在去年發布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對電子煙全行業的監管政策仍在加速出台中,而從審批流程與項目周期看,年內我國電子煙行業標準正式發布實施將是大機率事件。
屆時,將提升電子煙廠商的研發、生產、銷售成本,會淘汰一批小型企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強化。
三、總結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煙製造地的同時,不足1%的滲透率也代表著這是一個具備潛力的市場,再加上高增長率以及盈利能力,電子煙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完美的生意,各種創投紛紛湧入也不足為奇。
與此同時,電子煙行業就正在繞過監管的壁壘,在法律、標準以及政策上都存在著空白,如今年相關政策能準時出台,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淘汰一批電子煙小作坊,提高市場集中度。
本文作者:張檳
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