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過年 他們卻在為我們過關——記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防疫一線醫護人員

2020-02-05     河青愛健康

「我們在過年,你們卻在幫我們過關。請記住,我們愛你們不止在今天,還在未來生命中的每一天!」這是今年春晚節目中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話。這句告白也讓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濕了眼眶。而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群「幫我們過關,讓我們牽掛」的人。

1月20日上午,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緊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防控工作會。下午,醫院正式啟用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全面開展防控疫情工作,並抽調呼吸、重症、感染、檢驗、影像、護理等專業科主任成立專家組,部分加入國家和全省抗疫專家組,部分進入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指導防疫工作,承擔全省會診任務,部分奔赴武漢抗疫一線……

發熱門診:白晝黑夜,24小時專業守護

田英平是急診科主任,負責著醫院急診、急診ICU、觀察病房的全面工作。他就帶領著宋寧、潘文森、齊天傑、楚若鵬、陳雷、高增敏等醫護人員迅速投入到防疫一線,每天的門診篩查、病房查房,發熱病人送檢、化驗、留觀、住院……在更多人還在家過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步履堅定地往返於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之間。

作為河北省最出色的危重症醫學專家之一,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開始,她就被選為河北省防控專家組成員,要經常往返於省衛健委和醫院。醫院成立隔離病房以後,他被任命為總顧問,全面負責專業技術工作。每天8點半,田英平都會準時主持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的病例討論工作,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者仁心的責任擔當,感染了每一位與他並肩的同事。因為急診科在春節期間病人就診數目飆升,同時科內多名醫生被抽調到防控疫情的其它崗位,田英平每天上午在隔離病房討論完病例以後,還要回到急診科進行查房。醫院內經常見到他忙碌的身影,腰部受過傷的他,卻從未因忙碌放慢過腳步。

「雖然幾乎每個春節都沒有休息過,也沒跟家人一起過過,但2020年這個春節,更與眾不同。發熱門診就像醫院防疫前線,在這裡很多醫護人員,年輕的就像我的孩子一樣,但別看他們年齡小,能力和責任心卻很大,義無反顧地堅守在這裡,任勞任怨,很感動」。 言語間略帶一絲疲憊的田英平介紹說,自疫情發生以來,大家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都是常態,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更是重中之重。「夜裡總會有些突發事情什麼的,電話一打過來,就得急忙穿衣往醫院跑,有些住的遠的同事乾脆就住在單位。」

感染科:不眠不休,邊診治邊汲取「營養」

大年初六,是感染科主任宋寧「駐紮」在醫院的第10天。下午6時許,剛剛結束會診的宋寧匆匆趕回到辦公室,準備吃晚飯,桌邊放著還沒來得及帶回家的年貨和綠植。

「病人1月20日由武漢返回石家莊,查體顯示咽部稍紅,雙側扁桃體腫大,胸部CT未見異常。」宋寧剛拿起盒飯,手機就跳出了發熱門診醫生髮來的病例信息。「把病例詳細信息發來,稍後等專家組會診後,再確定是否報疑似病例。」從1月20日起,宋寧開始負責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病人診治工作,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鑑定病人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當天上午,宋寧就面診了一位有武漢居住史的發熱病人,並迅速擴充隔離病區,將病人妥善安置。

疫情初期,宋寧一邊進行診治工作,一邊洞察各路新消息汲取「營養」,「不怕您笑話,連吃飯、上廁所這些碎片時間我都瀏覽WHO的官網,學習最新理論。有時工作和學習要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我也困,我也不是鐵人,但病情不能等,我就是休息也安不下心來。」宋寧告訴記者。

呼吸科:工作從不缺位,家庭難齊兼顧

剛剛結束援疆工作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二科潘文森,2020年元旦回到石家莊。在得知科里人手吃緊的消息後,本可以按規定休息半個月的他,僅僅簡單休整了2天,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1月23日,正在出門診的他接到任務之後,立即轉戰隔離病房報到,並於當天進行了工作交接,進入隔離病房工作。隔離病房結束工作後,潘文森一天的工作並沒有結束,他還會回到原科室了解危重患者情況,和科室其他骨幹人員一起承擔起科室日常工作。「袁主任挂帥去了武漢疫區,那麼危險那麼累,楊紅申主任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到江蘇等地指導防控工作,奔波在外,我在這和同事們一起守好家,看護好我們的病人,沒什麼辛苦的。」

冬季是呼吸科最忙的時間,接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一科的齊天傑主動請戰,並作為第一梯隊成員進入隔離病房參加救治。其實,在進入隔離病房的前一天,齊天傑的家人就生病住院了,雖然家裡正缺人手需要輪流陪護,但想到隔離病房裡那些更需要醫生的病人,他沒有和組織上說一句,就毫不猶豫地投身到隔離病房的工作中。「患者至上,這是我們二院人的初心之本。尤其眼下的疫情,隔離病房中不能缺少我們,我們有信心和全國的同仁一起擊退疫情,戰勝病魔。」他說。

隔離病區:醫護同穿白衣,同心化身「戰士」

按照防護要求,工作服外要穿一套防護服,佩戴防護口罩、手套鞋靴、護目鏡等等,裝備齊全後,才能進入隔離區。每套「行頭」穿下來,最快也要10分鐘。

「隔離病區一共三個區域,其中,在污染區,護士們4小時一個班,在潛在污染區,8小時一個班。先不說穿上以後的憋悶,層層保護的過程中就會一身汗,而且很難脫下,並且為了節約,我們也捨不得頻繁更換」。隔離病房護士長高增敏介紹說。「萬一想上廁所怎麼辦?」面對記者的詢問,高增敏無奈地笑著說,「長時間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進入隔離區之前,會穿上紙尿褲。我們51名護理人員,不能因為片刻離守,讓病人增一份無助,我們和醫生們同心,24小時輪流保護好我們的病人。」

一個隔離區,為病人隔出了生命的守護;一個隔離區,將醫護人員隔在了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一個隔離區,為更多人隔離出了平安;一個隔離區,隔出了二院人的奉獻和牽掛……

沒有天生的英雄,隔離區的醫護人員也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他們甘於奉獻,勇敢地選擇了用血肉之軀擋在了病魔和病人之間。在醫院第一批抗擊疫情應急小分隊中,一共有25名黨員,他們身著白衣,卻是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一線崗位上衝鋒在前,一路表率,為患者架起生命的橋樑。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李瑤 通訊員楊玫

編輯/王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HOXFXABjYh_GJGV5c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