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媽媽特別疑惑,明明已經教會孩子上廁所了,但是發現他們還總是三天兩頭的尿褲子、拉褲子,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媽媽們不要嫌棄,這說明孩子進入了肛欲期。當大便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憋便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快感,所以他們就會有憋大便的行為,還會對著自己的便便玩的不亦樂乎。這種情況一般會持續2個月左右,在這期間,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4件事,幫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做好清潔
孩子進入肛欲期後,會經常出現拉褲子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時,媽媽不要生氣或是絮絮叨叨,這樣會讓孩子的神經變得緊張、害怕,嚴重時還會影響心理健康。正確的做法是,媽媽什麼都不要說,幫助孩子及時清洗下沾有粑粑的屁屁,再給他們換上乾淨的小內褲和褲子。不過,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媽媽一定要給他們穿上柔軟親膚的衣服,特別是貼身的小內褲。面料一定要高度柔軟,做工也要細膩,以免損傷他們的皮膚和私處健康。
要坦然接受
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他們故意這樣做的,所以媽媽一定要從心理上坦然接受這種行為,並理解和尊重他們。除此之外,家長也不要強制孩子排泄,當他們正在憋便時,也不能刻意去打斷他們,這些做法都可能會給孩子心理留下一定的陰影。
不可打罵
有的媽媽一看到孩子拉褲子這種行為,二話不說就開始大聲訓斥他們,覺得他們分明就是故意的。其實,孩子拉褲子是典型的肛欲期表現,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關於肛欲期的知識,而不是亂打罵孩子。這樣只會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變得自卑、恐懼,對以後的心理發展沒好處。
耐心引導
當孩子拉到褲子裡時,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靜對待這件事,並且告訴他們沒關係,不要怕,然後及時給他們換上乾淨的衣服。另外,針對這種情況,媽媽要注意耐心引導孩子,當想要拉便便時,告訴他具體應該怎麼做,這樣才能幫他安穩度過肛欲期。
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所以媽媽一定要堅持做好以上這4件事,這樣才能幫他順利度過,不然可能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