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熱點輿論系列
小潘談情說愛 簽約作者原創
今早醒來的時候,跟往常一樣,迷迷糊糊的摸起枕邊的手機,關掉飛行模式,接連聽到不斷的震動提示,努力睜開眼看到信息:高以翔錄製節目暈倒。然後再次閉上眼清醒,腦子裡還在想:真是惡有惡報。
大概半個小時後,清醒,又收到關於高以翔猝死的噩耗。打開新聞,看到照片才知道,高以翔是飾演王瀝川的陽光大男孩,而並非那個齷齪的出軌男高雲翔。對高以翔的認知,停留在某部叫不上名字的電影上,他跟林志玲主演,熒幕上可謂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般配。可現實里,志玲姐姐已嫁人,幸福滿滿,而高以翔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人們常常說,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所以,活在當下,成了每個人的生活態度。可是,很多人只是如此說,卻不能如此做。因為,我們今天的努力,多半是為了明天的更幸福。所以,我們加班工作、熬夜奮鬥,用耗盡生命的方法,換取明天的幸福。
有人說,這是愚蠢;可是你看哪一個成功人士不是通過日日夜夜的努力換來的輝煌,每一段傳奇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和汗水。我們總是在矛盾中掙扎,自我寬慰。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你看到他人前光芒萬丈,但卻不知他人後的疲憊不堪。
我對高雲翔了解不多,所以去網上搜索了他的相關資料。當我看到「今年高以翔決定與22歲女友結婚」時,驀然心痛。
一個人的意外,可能會改變幾個人的人生軌跡。越成長,我們便感悟到:生命從來不是獨立的個體。因為每一條生命都與其他的生命有所關聯,與我們的愛人、親人、家人,摯友等。眾所周知,鍾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過世後,伯牙便摔碎了琴,再沒有彈過。那麼,失去高雲翔的她,又會如何呢?
琴碎了,可以再買;而心碎了,又如何縫補呢。對於高以翔的意外,網友們把矛頭指向節目組:1.節目強度太大,讓演員不能得以良好的休息;2.節目組救護措施不完備,高以翔暈倒後,沒有被立即送到醫院,錯過最佳搶救時間。當高以翔不斷念著「我不行了,我不行了」的時候,沒人在意;在現場,高以翔心臟停了3分鐘,期間有女生哭著喊「沒心跳了」,有男嘉賓急到爆粗口,黃景瑜一度崩潰,急得大喊「醫生呢」,吳宣儀也在一旁哭了。在救護人員進行心臟復甦15分鐘後高以翔恢復了心跳,隨後便被急救車緊急送往醫院,上急救車的時候已經2:30了,所以,網友們才對現場救助不及時感到憤怒不已。
當我們再去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對已經離去的高以翔以及其家人來說,即使最後讓節目組承擔所有責任,但逝去的生命,卻不能再回來。
35歲的男人,已經到了黃金期,不論是在娛樂圈還是其他圈,他們已經變得成熟、有責任、也開始想結婚生子。或許高以翔正在為接下來的美好生活部署與規劃,但這個開頭在一次節目中被畫為終點。有人說:高的身體素質不行。可熟悉他的觀眾都知道,195的大叔,熱愛健身運動,經常參加籃球活動,這樣的型男會身體素質不行嗎?
關於責任的問題,想必終究會有結果。但是,就目前來看,娛樂圈裡通宵錄製已經蔚然成風。以往,我們大罵小鮮肉,無演技,用替身,還摳圖;但是,在某些真人秀裡面,有些明星卻開始「拚命賺錢」。前者是拿著高片酬不作為,後者是為了翻紅拼勁全力。兩種極端都不可取。
在這,我們不再討論事件本身,而是想因此討論,作為35歲的男人,應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生活。「人老不以筋骨為能」,這是一句俗話,意思很簡單,人老了就不能在體力這方面逞能。我們需要鍛鍊身體,我們可以熱愛運動,如果我們不是職業運動員,那麼就不能去做高負荷的運動。
不論男女,在接近40歲的時候,就應該考慮自己的中年生活應該如何度過。很多女明星會選擇嫁人、息影,退出娛樂圈;有些男明星會學著轉型,從拚命到拼演技。當然,現在想起已經60歲的成龍還在拍高難度東作品,不禁為此肅然起敬。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要肩負不同的義務;二十歲時,我們可以用跑跳的方式追逐彩虹,三十歲以後,就應該放慢角度去欣賞世界上的不同風景。
我們都知道,「中年危機」這四個字。但是卻不知道,為何人到中年,一定會出現危機呢?其實「中年危機」、「灰色中年」,指的是在35~50歲,人生階段可能經歷事業、健康、家庭等各種關卡和危機。《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過,人一生的生活滿意度呈現平緩的U形曲線,平均在45歲左右會降到谷底。
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樹,或者是平鋪直敘的,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是不平凡且充滿坎坷的。
那麼,為什麼說中年會被形容為至暗時刻呢?因為上要贍養父母,下要撫養兒女,很多人還肩負著房貸、車貸等經濟壓力,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即便表面看起來一帆風順,生活中也時刻膽戰心驚,感到無比的焦慮。張愛玲曾這樣形容中年男人的孤獨:「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優秀的男人更是如此。作家韓寒曾說過一句話:你了解的越多,就越覺得自己像這個世界的孤兒。因為,你找不到可以傾訴與溝通的人。打個簡單的比方,你看見過宇宙飛船,跟外星人交流過,但是這件事卻不能跟別人溝通交談,因為你知道,當你去說一件別人不能領悟的事情時,對方一定會把你認作「瘋子或者神經病」。
人到中年以後,要學會做減法。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因為我們所剩下的美好時間,並不多了。誰都想青春永駐,可歲月無情,又有誰能奈何?
人在35-40歲這個當口,正常情況下,是中年危機爆發的開端,也是人一生收入的巔峰期,你的體力、智力、精力還未有明顯衰退,但是你的工作經驗、人脈、社會資源已經足以碾壓其他的小年輕,這個階段,不管是創業還是工作,你大機率是自己小圈子內的焦點。
很多人以為,這個時候應該大展宏圖,一飛沖天。可是,越是在接近巔峰的時候,就越要小心翼翼,因為巔峰之後,必定是下降與低谷。
你得清楚的知道,這種人生巔峰的感覺不是你的常態,隨著年紀的增大,你要用盡所有氣力,才能保證自己在下一個十年不會被社會拋棄。而在下一個十年,父母的養老、子女的教育、家庭的支出都會慢慢蠶食你現在擁有的一切:財富、精力以及時間,當然,還有感情。這個時候,男人們能做到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而不是挑戰極限。
在《追我吧》的錄製里,黃景瑜出生於1992年,而高以翔則是出生於1984年的老大叔,即使你再保養,再熱愛鍛鍊,但是心肺功能也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弱。當然,這裡並非在幫助江蘇衛視洗白,節目組救治設備不全,沒有匹配專業的醫護人員,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單從年齡角度來說,我們要明白:什麼可為,而什麼是不可為的。所謂四十不惑,就是這個意思,人到中年,要擁有分清「可為與不可為」的智慧。
意外是令人惋惜的,而有些意外是可以避免的。當然,若不是各種「疏忽與大意」,那麼意外也就不會稱之為「意外」了。事發以後,娛樂圈眾多明星自發開始悼念高以翔,高以翔的好哥們趙又廷哀痛發音,沒法接納這種事情。維嘉也第一時間悼念,願他在天堂也能非常好。王源、李晨、陳赫、於正、王珞丹、毛不易、袁成傑、徐崢、宋佳等諸多明星,也都在社交平台發聲悼念。
故人已去,我們除去感到惋惜以外;就是要防範類似悲劇的二次上演。人生這一輩子,總是跌宕起伏,但是無論如何,活著就能遇見美好,即使那美好是短暫的。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平安。我知道,再暖心的話語在此刻也是蒼白的。但是,世界還在轉動,而我們,還是要努力的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