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關羽,被後世奉為財神爺,「美髯公」的美名催生出了一大行業

2020-10-07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武聖關羽,被後世奉為財神爺,「美髯公」的美名催生出了一大行業

文|緣是夢裡見到你

中國古代誕生了很多聖人,孔子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被後世尊奉為「文聖」。三國時代漢壽亭侯關羽出道就巔峰,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被後世尊稱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其實在當今民間社會,關羽的形象不僅僅是「武聖」這麼簡單,除了「武聖」頭銜,關羽還被後人奉為財神爺,而他「美髯公」的美名竟然還催生出了一大行業。

關羽,表字雲長,公元161年出生於河東解良,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運城。性情豪爽,武藝絕倫,愛打抱不平,在鄉里以俠義聞名,後來因為殺了劣紳而流亡江湖。而此時恰逢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關羽和劉備、張飛桃園結義,開啟了戎馬軍旅生涯。之後,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因為關羽在戰場上無與倫比的功績,後世將關羽尊稱為「武聖」。

除了「武聖」名號,關羽在民間還被冠以另一個頭銜——「財神爺」。在全國各地,幾乎都將關羽奉為財神爺,特別是做生意的家庭,家中必有一尊關羽神像。可是關羽為什麼會被後世尊稱為「財神爺」呢?這事還得從清朝的晉商談起。

明清時期,晉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北方第一大商幫。但是在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因為盜賊群起,所以晉商與外界的商路經常遭遇土匪搶劫。因為關羽是山西運城人,為了求得心安,晉商每次出門走貨的時候,都會祭拜武聖關羽,希望關羽能夠顯靈,施展出好武藝震懾賊寇,以保商路順暢。出人意料的是,在祭拜了關羽後,馬幫走貨順暢多了,很少遭遇土匪。

久而久之,晉商都將關羽視為財神爺,早晚都要祭拜。後來商人奉關羽為財神爺的事跡,被全國所熟知,於是關羽「財神爺」的形象被全國人民認可。就算在今天,但凡經商做生意的人家,家中或者車裡都會有關羽神像,用以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很多史迷感嘆,關羽生前建功立業揚名三國,死後還被後世冠以「武聖」和「財神爺」兩大頭銜,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啊!但其實關羽除了這兩處成就,還有另外一大影響力,他還催生出了一大行業。關羽生前素有「美髯公」的美譽,修長柔順的鬍鬚讓天下英雄美女稱讚。後來清朝覆滅後,美發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要一項活動。但是起初的美發並沒有很多技巧髮型可言,而且也不講究美觀。

後來隨著人們審美意識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發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關羽在三國時代就以發須美而聞名全國,後來天津從事美發的一位小伙子,突然想到關羽「美髯公」的形象,於是就突發奇想拜關羽為祖師爺,在家裡供奉了一座關羽神像。後來很多人奔著關羽的名頭來小伙子這裡美發,一時間他理髮店的門檻都快被踩壞了,顧客往往排著隊等候。美髮店的生意好了,小伙子感恩於關羽,每天早晚都要拜祭他,只是不知道此時他是拜「武聖」,還是「財神爺」,或者是「美髯公」呢?

儘管關羽被尊奉為「武聖」、「財神爺」,但依然有人表示關羽被誇大了,被神話了。小編認為,關羽生前俠肝義膽,英雄蓋世,死後又榮獲「武聖」、「財神爺」的稱謂,還間接地幫助美發行業發展,他的功績絲毫不亞於「文聖」孔子。試問,如果關羽不能尊稱為「武聖」,那麼還有誰能擔此桂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zAAXUBURTf-Dn5_T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