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齊白石紀念日,他離開的日子很多人都會寫文章蹭一波熱度。但是真正有人思考過,當我們在懷念齊老的時候,我們在懷念他的什麼?如今遍地都是齊白石作品拍賣價格、齊白石的愛情、婚姻故事。這真的是「懷念」的意義嗎?
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
他筆下栩栩如生的蝦、樸拙的山水畫讓人喜愛,喜愛的不是作品未來價格幾何,而是一種自然歸真的繪畫之美。他在篆刻和書法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績。
齊白石不是眾人口中說的「畫匠」。齊白石是個偉大藝術家。
齊白石 蝦
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人物,網絡罵戰也因他層出不窮。
可是人生步入耄耋之年,在最後的日子裡依舊堅持藝術創作,期間的畫作拍出了2240萬的高價……這幅價值千萬的作品被網友噴成「齊白石最差的畫」。
齊白石 九十八歲葫蘆圖
結了三次婚,老人83歲時,寶珠夫人又為他再添一子。相信這些走進齊白石生命中的女人們,都是奔著愛來的,一個人的感情生活,是他的私事,齊白石也應是如此。
齊白石與家人在跨車胡同內合影(成人左起:齊白石、胡寶珠、家旭)
他的弟子很多都是名人:李苦禪,許麟廬、李可染和梅蘭芳、新鳳霞等。李苦禪、許麟廬和李可染,是齊白石的得意三弟子,繼承和發揚了國畫的傳統,他們師徒四人之間,流傳很多師徒佳話;而京劇大師梅蘭芳和評劇皇后新鳳霞,更是他們所在的領域的翹楚,他們也願意向齊白石學習,說明齊白石無論是繪畫藝術,還是人格魅力,在業內外受到一致認可。
齊白石與新鳳霞合影
齊白石,從一個鄉下的放牛娃,到中國畫拍賣最高記錄9.3億的保持者。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齊白石 英雄獨立
懷念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
齊白石所處的時代,是新舊交替,中西思想碰撞的時代,也是大師輩出的時代,和齊白石同時代的大藝術家有: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陳師曾、陳半丁、黃賓虹、林風眠等人。其中密友陳師曾,對齊白石繪畫方面的影響最大。這些人,隨便叫出一個人的名字,都是響噹噹的,這是一群對中國繪畫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
齊白石的藝術得到了陳師曾、徐悲鴻、梅蘭芳等的大力推崇
真的很想穿越回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一睹眾多大師的風彩。而當今時代,藝術形式更加多樣,中西交融,只是,國畫已不再像那個時代一樣,占據主流。
懷念齊白石對藝術的赤子之心
齊白石來自鄉下,放牛的時候對河裡的蝦啊,蟲啊,草啊,觀察細緻,為他以後作畫積累了大量原生態的素材
齊白石 雙藕圖
齊白石最後來到定居北京,在畫壇占有一席之位時,故鄉的花鳥蟲魚,依然是作畫中常見的素材。沒有丟掉自己的農民意識和對藝術的赤子之心。他的畫雅俗共賞,在各個階層都很受歡迎。
齊白石 農家好樣
齊白石屬於成名比較晚的類型。40多歲還在學習繪畫的道路上,不斷精進。50多歲當起北漂。現實中,很多40、50多的人群,大部分都早已沒了追求,不再接受變化,而是接受自己變老。
齊白石 枇杷蜻蜓
懷念的是齊白石的藝術作品貼近自然,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有一個齊白石用白菜圖換白菜的故事,蠻有意思的。說的是齊白石定居北平後,冬日裡風沙飛揚的一天,正在畫畫的齊白石,聽到外面有人在叫賣大白菜,他靈機一動,古有王羲之愛寫《黃庭》換白鵝,我何不畫一張白菜圖換他一車白菜,興許能留下個畫壇佳話。
齊白石 清白家風 1936年作
於是,他來到攤前,買菜人招呼他,齊白石試探性的問:「我拿這畫的白菜,換你一車白菜,你可肯麼?」
當然不肯啊!賣菜人生氣的說:「我不看你一大把歲數,窩心腳窩死你。大北風天!有這麼消遣人的嗎?倒想得美!拿一張畫的假白菜,要換我一車真白菜!」齊白石挾著畫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
白菜蜻蜓
那時候,文人談錢,是件有辱斯文的一件事。但是,文人畢竟也要生活。懷念那個時候的藝術家,藝術創作只是單純的興趣愛好,即使以賣畫為營生,興趣也是最大的動力,那時候的普通民眾,沒有很多錢去買畫,可能不太識貨,但是不會隨意去評判一個藝術家。
齊白石作品 蝦
時代在變,審美在變,但精神不變。我們懷念齊白石,最該懷念的是,齊白石所在的那個大師輩出的時代,畫派雖有不同,但同行間相互提攜、學習;最該懷念的是,齊白石對於藝術的赤子之心,活到老學到老;最該懷念的是,齊白石的藝術作品貼近自然,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在這個滿地都是金錢的年代,我們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