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闆必看:生意好的飯店,都有這1個共性,是賺錢的底層邏輯

2019-11-13     張大寬

2019年11月13日

第【537】篇原創


你開的店,其實是顧客的
--張大寬


你開的店到底是誰的

我們總說「我家店如何如何」,我想請你思考一下,這家營業執照負責人寫著你的名字的店,到底是誰的?

商業書中說,「公司是為股東存在的」,而有些企業卻說「公司是為員工存在的」。

可我們從來沒見過誰打廣告的時候說「為了我們老闆能買豪車別墅,多來我家消費吧」,也沒見誰說「為了我們員工能去海外旅遊,來多來我家吃飯吧」。

我們更多的說的是啥?

是不是總說「童叟無欺,誠信經營」,「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一家正常運營的店,無論是你購買食材,僱傭員工,店面房租,翻新裝修,所有的錢,不都是從顧客那裡來的嗎?

既然是這樣,那麼這個邏輯就很簡單了,所謂的「你的店」,只不過是顧客花錢開的一家店,你是這家店的主理人。

而這個顧客,並不是固定的某一個人,而是來店裡消費的千千萬萬人。

就像為提供食材的供應商,他收到的錢,都是像你這樣千千萬萬的餐飲老闆給的,他們只不過是這家店的主理人。如果作為顧客的你們不選擇他了,他這家店就開不下去了,就會換一個人來繼續服務你們。

所以說,你的店,實質上是顧客的。

街上的每家店,都是一個投票箱

那麼,請你再思考一下,這家店的生死,由誰來決定呢?

「既然是顧客的,肯定顧客手裡掌握這生殺大權唄,他們說了算」

對嘍,掌握生殺大權的,就是「擁有」這家店的顧客。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街上的每一家店,都是一個投票箱,如果得到的票數低於某一個值,這個投票箱就得取消。而顧客,則是用他們手裡的錢來投票。

請你注意,顧客是用手裡的錢做選票的,那麼到這裡,有一點關於投票非常重要的知識,不得不提。

那就是,「用選票投票,和用錢投票,有什麼區別?」

請你一定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繼續往下說。

如果發給每個人一張選票,讓他們去投誰該留下誰該離開,那麼這時候拼的是誰的人緣好,誰的影響力大,而且投票人還會有人情面子等等的顧慮,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票,是不需要為結果負責的。

比如說,你現在很迷茫,不知道這家店要不要繼續開下去,你在網上發起投票,讓大家幫忙來投票。這時候,投票者是不需要為結果負責,無論是開還是不開,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損失,你的存活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那麼,我們換個投票法,讓他們用錢來投票,如果支持你繼續開下去,請每人拿出自己的錢來投你。

你猜,這時候,他們會怎麼考慮呢?

這時候他們就會關心,投你會對他們產生什麼收益,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這與他們自身的利益直接掛鉤,而不會像單純的用選票投那麼「無所謂」了?

搞清楚了用錢投票意義,那麼,最最核心的問題來了,如何讓更多的顧客來用錢為你投票呢?

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只有做的越好,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顧客才會投給你。

如何獲得更多的「選票」

開店想要賺到更多錢,那就得有更多的顧客拿錢為你投票。想要獲得更多的投票,就要做的越來越好。

如何做到越來越好呢?

下面有三個要點給你,照這個方向去做,你的票數一定會越來越多。

1、服務有驚喜

在餐飲這個行當無法撇開人的時候,服務一定是必不可少,甚至是決定性的競爭點。

每次提到服務,你肯定會想到以服務著稱的某撈。他們的服務,不就是給了顧客驚喜嗎?

別家等位置,啥都不給,他家等位置,有小吃,有飲料,還給你點千紙鶴讓你疊,疊完了還能抵折扣。鞋髒了免費擦,美甲都能免費做。別的飯店很少見吧。

​有人說,那是利潤好,價格高。是的,如果沒有高利潤,哪裡來的好服務呢。

但反過來說,火鍋做到那個客單價的,可不止某撈一家啊,別人做的有這麼好嗎?很少有吧。

就是因為少,才有了驚喜,如果和別人都差不多,還會有這樣的結果嗎?

同樣,你去看那些做的好的店,他們服務員的氣場也都很足,這個足,並不是怕扣錢,怕懲罰,因為怕而展現出來的「態度好」,而是從內到外的讓人感到親切,舒服。

而大多數店,這一項做的都很一般,如果你能做到,你也就成了「少數派」,自然也就給了顧客驚喜。

想想顧客說「沒想到他家服務能這麼好」,你是不是很開心呢。

當你的服務給到顧客驚喜的時候,票子自然就來了。

2、菜品超期待

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大家都在喊著「去廚師化」,菜品要「標準化」,進而降低成本。

前陣子無人餐廳的概念火了一把,有的人調侃說,以後只有富人才有條件吃「現炒的菜」,老百姓只能吃料理包了。

我覺得不至於那麼悲觀,有點過度焦慮的意思了。

菜品,依舊是餐廳的核心,開飯店不賣飯,可能也就稱不上餐廳了。

如果你的菜品,能夠高於顧客的期待來滿足顧客,你覺得被顧客投票還難嗎?

那麼,什麼叫做「超期待」呢?

就是顧客說「呀,這家店的菜竟然是這樣的,怪不得都說好呢」。

如果顧客說「哦,就這啊,和那個誰誰家比,沒啥麼,還這麼貴」,那這張票大機率就丟了。

我給你一個建議標準,你參考一下。

就是你家的菜品,尤其是主打的菜品,從「色、香、味、意、形、養」這五個維度,都按照110%的成本來做。核心的一兩道菜品,甚至可以考慮按照130%的標準來做。

當顧客點這些菜品的時候,都會超出他們的期待,因為別人做的也就那樣,可你不一樣。

當你的菜品超出了顧客期待的時候,票子自然就來了。

3、向內高要求

看到高要求,想必你一定會問「什麼叫做高要求,高的標準是什麼」。

是什麼呢?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是寶,幾千年都不會過時。

用自己挑剔別人的標準,來挑剔自己的店。

你去看看同行,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毛病,都有哪些地方你看不上的。挨條記下來。

然後再回到你的店裡,挨條去對比,這些問題你有沒有,如果有,立刻著手去改。

我們總說,要「嚴於律己,寬於律人」,可大多時候,我們能做到的,都是「寬於律己,嚴於律人」。

想想,我要是顧客,我要不要來我家店,我會不會點我家的必點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

我的親朋好友,會不會因為我這家店而有面子,甚至自豪。

可能這點不太好理解,為啥他們會有面子,自豪呢?

比如說,你家是點評上的黑珍珠餐廳,這時候你的親朋好友會不會去和他們的朋友說,「你知道那個黑珍珠餐廳嗎?那是我老舅開的」。「那條街上整天排隊的店,是我哥們開的,你去提我的名,還給你送果盤呢」

你看,這不就是有面子,自豪嗎?

當你給自己的標準夠高,做的夠好的時候,票子自然就來了。

顧客不是上帝,但顧客有上帝視角

以前總說,顧客是上帝,我之前的文章說過我的觀點,顧客不是上帝,也別把顧客當上帝,把他們當朋友就成了。

雖然顧客不是上帝,但他們卻擁有著「上帝視角」。

作為經營者,尤其是中小餐飲的經營者,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經營的這幾家店上。而對於顧客來說,他們在外面消費的店,可以說是千家萬家。

尤其現在有各種平台,哪怕不進店消費,也能較為詳細的了解一家店。

所以對於顧客來說,他們其實是擁有了上帝視角在看你的店。

比如,同樣一道剁椒魚頭,他們可以同時了解到幾十家店這道菜的價格、擺盤造型,口味特點等等。

當信息的不對稱被削弱之後,他們選擇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因此,當顧客初選之後,再進店消費的時候,他們對你提供的菜品、在這些投票箱中所處的位置就會有直接的判斷。

下次要不要繼續投給你,也就有了答案。

所以說,面對擁有「上帝視角」的顧客,想讓他們多投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越做越好。

一切以顧客為中心

再回到我們開始說的,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開的這家店實質上是顧客的。

那麼,想要活下去,想要獲得更多的投票,極其簡單,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以顧客為中心」。這也是餐飲店賺錢的底層邏輯。

而且,這句話決不能當做口號去喊,哪怕你去央視打廣告說「一切以顧客為中心」,也沒用。

真正有用的,就是做好你眼前的事情,服務好每一個到你店裡來的顧客,用實力征服他們,讓他們為你多投票。

把「一切以顧客為中心」這個理念,從上到下,從內到外,貫徹到你所有的經營環節里,堅持執行。

只要你能堅持做,你自然會發現,票箱裡的票,是越來越多。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希望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微 信 個人 ID:BG9FBG,頭條號:張大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rGscW4BMH2_cNUgv5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