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上學時代來臨——要麼搖,要麼滾

2019-10-15     荼然笑了

​ 買房搖號、買車搖號、上學搖號,當你處於一座「搖滾城市」,你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要麼搖!要麼滾!

買房搖號我見過,買車搖號也很普遍,這「小升初」搖號是真的嗎?

筆者告訴大家,這事情是真的,雖然並未全國普及,但是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京、昆明等城市,小升初入學都採用過搖號的辦法。

——北京

別人家的城市小升初搖號是為了破解公辦、民辦教育資源不平衡,而北京的小升初搖號則是直奔「遏制學區房炒作」而去,而且針對的還是公辦學校。

北京為遏制學區房熱炒,一開始採用的是「多校劃片」的方法。多校劃片是什麼意思?就是給學生劃向兩所以上的定向小學和初中,比如說,西安按學區劃公辦學校,學生對應的只是一所學校,而北京對應的則是兩所。

也就是說,家長買了學區房也不確定娃到底能上哪個學校。假設你學區房對應的是A、B兩所初中,A校頂尖,B校一般般,結果孩子最後被搖到了B校,如果沒有別的門路,那也只能上B校。

隨後,在「多校劃片」的基礎上,北京又加持使用市級「小升初」派位系統。

對此,北京市教委還是很耿直地表示,這樣做就是為給學區房炒作降溫。

——杭州

杭州的小升初搖號針對的是民辦中學招生問題。具體操作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民辦學校統一搖號,一種是個別學校的自主搖號。

杭州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60%名額依靠網上報名隨機搖號派位,40%的名額學校可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方式只能面談,不允許筆試。

據相關資料杭州從2010年開始,小升初即採用搖號形式入學,可謂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經過多年的實踐,杭州搖號上學操作如今已是駕輕就熟。

而杭州市民經過多年薰陶,對上學搖號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其他城市,家長們除了例行抱怨一下命運的不公平,對於搖號上學本身還是比較認可的。

——成都

成都的搖號分為大搖號和小搖號。

大搖號即市屬公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第一次被搖中你有否決權,一旦否決,你就只有最後一次機會,第二次被搖中如果家長依然選擇放棄,那麼就將面臨無學可上的地步,當然你還可以選擇進入到區屬學校進行電腦派位,這就是小升初的小搖號。

小搖號內容基本和大搖號一致,但重點強調,如果家長再次否決了小搖號的兩次錄取結果,那麼孩子就真的在這一年將面臨無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上海

別人家的搖號都是謹小慎微,嚴防死守,為害怕出意外,恨不得藏到央行的金庫里操作。

上海不同,玩的相當大氣,簡單來說,家長是要參與其中的。

具體規則是這樣的:由一名家長代表先單擊一次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隨機的起始號。

然後,家長代表再一次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間隔數,然後從起始號開始,按間隔數,循環往復一圈一圈數,直到派位總數全部產生為止。

數學學渣們請跟我來看一個例子:

例如:要在1-30個號碼中產生7個名額,起始號是21,間隔號是9。那麼,被搖中的第一個號就是21,第二個號是29,第三個號要回過頭去是8,第四個號是17,第五個號是27(因為21已入選,排除),第六個號是7(29已入選,排除),第七個號是18(因8、17號已入選,排除)。

想想也是很刺激的,這名按鍵的家長代表心理素質一定要十分過硬;而且數學和統計學要學得好,不然就真要被上海這個搖號給玩兒暈了。

除過以上四種典型搖號,還有南京、天津、昆明、太原等城市也採取小升初搖號入學。

【公平說法】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搖號上學的目的無非是利用它的隨機性來彰顯所謂的機會均等的公平。

就像中國特色的高考一樣,雖然人們對於應試教育的詬病說了很多,但是對於受到同等教育的孩子們來說,筆者認為它是十分公平的。

再者就像有的學者都想成為行業大拿,但是也得拿實力說話,單憑運氣肯定不行。有的學者用中教資料庫的「智能投稿系統」發表了幾篇高質量的論文,推動了行業的發展,自然這個學者在行業內的分量就重了許多,雖然其中有這個系統「一鍵選刊」和「一鍵投稿」帶來的運氣,但源頭還是其自身努力轉化成的實力。

【不公平說法】

搖號靠的是運氣,而不是實力,也就是說,結果與你的努不努力沒有任何關係,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挫傷優秀學生的積極性。這在導向上就出了問題,難道這是在鼓勵學生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緊緊抓住運氣的手?只要你足夠幸運,幸福會到來?

更有一些因為搖號進不了理想學校的成績較好的孩子,如果搖到教育質量低下的學校,雖說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但是教育質量低下的學校並會因為得到成績較佳的學生而提高自己的教育質量,那麼這個孩子的前程是否有被耽誤的風險?其父母自然覺得不公平。

【總結】

幾十年前孩子上學難是因為貧窮,現在生活好了,孩子上學依然困難,是因為公共資源在教育領域的分配吝嗇所致。

人生來就不平等,甚至很多人都將重複著上一輩人的生活而活著,沒有機會改變這種不平等,但是就算我們很難在財富上變得人人平等,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教育公平。

「教育」為貧窮的孩子打開了上升的途徑,同時也為富家紈絝子弟鋪設了下降通道,通過受教育,我們有機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希望這個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可以一直保持「公平、公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o7GzW0BMH2_cNUgp_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