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17的女子,還嫌自己腿粗要打針!專家:別「死磕」緯度

2020-06-23     青年時報

原標題:BMI17的女子,還嫌自己腿粗要打針!專家:別「死磕」緯度

隨著氣溫的升高,女性紛紛穿上短褲、裙子等清涼的裝扮,腿部問題就更加凸顯。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溯帆說,近一段時間, 門診中 有瘦腿需求的女性較以往有明顯增多。

然而在他看來,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瘦腿的必要。

什麼樣的腿是美的?

多少腿圍會被認為是粗?

在瘦腿方面又有哪些彎路呢?

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杭城各大醫院專家,

為大家詳細解讀。

【整形外科專家說

BMI17的女生想瘦腿被勸回

「醫生你好,我小腿太粗了能瘦腿麼?」日前,27歲的女生小倩(化名)來到吳溯帆的門診,提出了自己想要瘦腿的需求。

吳溯帆仔細看了一眼小倩:身材纖細,大腿勻稱,小腿略有些肌肉線條,總體看來並沒有明顯的瘦腿指征。

「我很喜歡模特的大長腿,聽說打針可以瘦腿,我就想來試試。」小倩顯然對自己的身材並不滿意,「穿高跟鞋的時候,小腿肚壯得跟個漢子一樣。」

然而看著眼前的姑娘,憑藉著多年的臨床經驗,吳溯帆卻不這麼認為。

經過檢查後發現,小倩身高163cm,體重45kg,BMI指數只有17,而正常範圍在18.5-24.9之間。低於18的BMI指數代表著小倩的體重偏輕,完全沒有瘦身的必要。

「還是要以健康為第一標準,」吳溯帆勸導,「你的身材偏瘦,需要加強營養和鍛鍊。」

但小倩依然覺得自己的小腿過於壯碩。吳溯帆於是拿出捲尺一量,小倩小腿最粗的地方只有34cm,單從數值上來說確實不算粗。

門診中,很多女性本就不胖,卻依然一味地追求更加纖細的身材。吳溯帆解釋,凡事都有利有弊,注射瘦腿用的藥物是肉毒毒素,在治療後會出現小腿肌肉收縮量下降的表現,可能產生跑步時不協調等問題。

為此,吳溯帆還是拒絕了小倩的請求。

不要過分執著於35.5cm這一緯度

到底怎麼樣的腿才算粗?

來看一組數據:來自全國省市的80餘位學組委員對900餘例20-35歲的中國年輕女性,針對小腿最粗部位的周徑進行了普查測量後得出一個統計:900多女性中,自覺「腿粗」的平均值是35.5cm。

在臨床中,吳溯帆把35.5cm當做判斷小腿是否過粗的一個客觀指標。

「像小倩,BMI指數只有17,小腿圍也沒有超過35.5cm的指標,沒有進行瘦腿治療的指征,我們一般會對這類女性進行勸導,不建議治療。」

大部分時候腿的粗細是主觀評判,就好像A4腰並不是苗條的唯一標準一樣,吳溯帆建議,不要過分執著於數值和圍度。

影響腿型好看的因素包括了纖細、圓潤、流暢。單純注重腿圍反而可能導致腿型的病態美。相反, 有線條感、有力量感的纖長勻稱腿型才是健康美的腿型。

建議選擇長時間有氧運動和拉伸

一般來說,導致小腿粗的原因有運動和遺傳兩部分,分別各占一半的比例。

吳溯帆介紹,高強度的跳繩、爬樓梯等運用到腓腸肌的運動,導致小腿粗壯的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日常的跑步對粗細的影響不大。

網絡圖

但不能因為怕腿粗就不運動,吳溯帆強調,運動會讓腿部線條更緊緻,也是一種健康的美。

如果怕運動後會導致小腿肌肉局部增粗,建議避免短時間、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多進行一些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並且在運動前後進行適當的拉伸

「很多長跑愛好者的腿型非常好看,適當的運動能更好地塑造出流暢緊緻的腿型。」

【針灸科專家說】

32歲女子嘗試跑步瘦腿失敗

除了本就不胖的女性,還有一些女性確實因為腿粗,導致了一些「難言之隱」。

前些天,32歲的杭州人鄭女士(化姓)來到了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王晨瑤主任中醫師的門診。

「王主任,我這些天真的瘦了,大腿的摩擦也沒以前厲害了,感覺鬆了很多!」鄭女士滿是不可思議。

原來,身高160cm的鄭女士體重大約有70kg左右,大腿內側的肉經常會擠在一起,甚至還會因此長濕疹。在「瘋狂跑步」多日無果後,她來到了王晨瑤的門診求助。

經過中醫辨證,王晨瑤判斷鄭女士應該屬於氣虛痰濕體質,建議她暫時停止運動,規律作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不要跑步?鄭女士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不運動也能瘦?

事實上,氣虛痰濕體質的人並不適合大量運動。王晨瑤解釋,這類人在高強度運動後容易大量出汗,此時如果心肺功能跟不上,就有可能導致呼吸不暢、心慌等嚴重問題;

另外氣虛痰濕體質的人一般較胖,像跑步、爬山等運動會對膝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容易出現膝關節疼痛,一般也不推薦。

在王晨瑤的建議下,鄭女士停止了跑步,按時按點吃飯,早睡早起,同時配合一周2-3次的針灸和中藥調理,3周下來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約八成門診肥胖患者有氣虛痰濕症狀

王晨瑤介紹,區別於普通的單純性肥胖,氣虛痰濕體質引起的肥胖人群,通常舌苔較厚,舌頭側邊會有齒痕,往往睡眠也不好,容易多夢驚醒,女性的月經量也較少。

在門診中,大約有八成來看減肥的人群屬於氣虛痰濕體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是王晨瑤對他們說得最多的話。

氣虛痰濕體質是指人體體質下降,臟腑功能失調,引起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聚,聚濕成痰而成痰濕內蘊表現。

王晨瑤建議,此類人群儘量不要喝碳酸飲料,控制冷飲的攝入,另外可以在睡前喝一小杯生薑水有助於暖胃和睡眠。

針對大腿較粗的情況,可以按摩風市穴、梁丘穴和血海穴,疏通腿部經絡,200次為一組,一天3組,能有效地促進腿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

運動方面,跑步爬山等容易增加膝關節負擔,王晨瑤建議大家可以進行一些對膝關節影響較輕的運動,例如床上蹬腳踏車,床上抬腿等動作。

【提醒】

腿粗不一定是壞事

但這種情況必須立刻就醫

那麼,腿粗真的不是一件好事?除了身材因素之外,國內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這甚至有可能是一項「隱藏福利」。

一份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研究表示,大腿的粗細可能是改善心臟健康的重要標誌。報告顯示,腿部脂肪可能更有益於新陳代謝,大腿的肌肉和脂肪能分泌出各種有益物質,將血壓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國外某項歷時13年的研究也表明,腿粗有時比腿細要好——早亡、心臟病、頸動脈斑塊發生風險更低。

但是,區別於普通因肥胖引起的腿粗,單側腿部腫脹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王林君副主任醫師介紹,前些日子有一位27歲的林女士因為發現左腿比右腿稍粗,有些「亮晶晶」的感覺來院就診,在常規檢查無異後,超聲檢查卻發現了一個靠近深靜脈的血栓。

「幸虧發現得早,」王林君說,「要是血栓脫落進入深靜脈,進入肺里的話,就可能引起不可估量的後果。」他提醒,辦公室久坐人群,如果出現單側腿部腫痛,或是不明原因、無外傷史的突發單側腫脹,就需要立即就醫檢查。

來源:時報記者 任方圓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mHO33IBd4Bm1__Y9w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