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國古代極為盛行厚葬的習俗,使得地下古墓內埋藏著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這便造成了歷史上一直延續至今的盜墓現象。如今,考古隊每年在全國各地所挖到的地下古墓,絕大部分已被盜墓賊盜掘過。儘管如此,也還是有些古人比較聰明,懂得盜墓賊的猖獗,因此在修墓藏寶時設立了「機關」,以此來避免重要的寶物遭到盜墓賊的洗劫。
上世紀60年代中期,北京市有一所師範學校打算在校園內新建一棟教學樓。而就在工人們破土動工後不久,一名正在揮汗如雨挖掘地基的民工,突然從地下挖出了一些破碎的瓦片。
雖然這些瓦片上雕刻著完全不同於現代風格的奇怪圖案和紋飾,但只顧著幹活的民工當時並沒有想太多,當作沒看見一樣繼續幹著自己的活。過了幾分鐘後,該民工突然又發現地面出現了一道巨大的裂痕,能夠清晰的看到裡邊有一處墓室的頂蓋,於是趕忙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
局裡火速派考古隊趕到了現場,通過一番搶救性地挖掘後,發現地下埋葬著一座來自於清朝前期的磚室古墓。考古人員進入墓室後,映入眼前的是由石磚堆砌而成的甬道、祭祀台以及墓門,整個地下墓坑被修砌得非常豪華,一看便知道這是一座滿清貴族墓。
不過令人遺憾至極的是,此墓曾多次被盜,墓室裡頭已然空空如也,除了地下一攤攤的瓷器碎片外,幾乎找不到一件完好的文物。
考古隊在墓室內的墓志銘上看出,此墓埋葬著一個年僅七歲便早逝的小女孩,她名叫黑舍里氏,是滿族八旗一位王爺的女兒。《清史稿》里對黑舍里氏有記載,稱她是神童轉世,出生才三個月便會說話,一歲多就能走路,三歲即學會了彈琴和寫字。
然而,考古工作人員在清理墓穴時,發現她的墓棺被盜墓賊捶碎成了幾塊,連其屍骸都被拋到了地上。此情此景令考古隊義憤填膺,紛紛斥責盜墓賊的非人行徑,其中一名考古人員更是氣得一腳朝墓室的牆壁猛踢了一下。
沒想到讓人驚愕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這片幕牆發出一聲「空響」,顯然它裡頭是空心的,考古隊立馬鑿開了這片牆壁。原來,牆裡還有一個壁龕,堆滿了各種流光溢彩的珍寶多達55件,其中數一件明鬥彩雞缸小碗最為引人奪目。在前幾年的一次國外拍賣行上,一位香港富商以2.5億的天價拍下了一隻同樣的鬥彩雞缸杯。如今,黑舍里氏墓內出土的雞缸杯陳列於博物館,成為了特級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