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2021-04-17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作者 / 坦克

周五晚10點,今天的單日票房依舊沒有超突破6000萬大關。

雖然《指環王:護戒使者》在兩天前空降,但因為大多數拷貝還在運送當中,因此周五的票房表現依舊較為悽慘,《指環王》的首日票房甚至不到300萬。

距離清明檔結束已經過去了10天,而距離五一檔開畫,也還有整整兩周,在兩個節假日中間夾縫,內地影市再度陷入冰點。

只是今年的大盤冰點,來的有一些太過於頻繁。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大盤冷,但今年額外冷

2016年,持續高速增長六年的內地影市紅利期正式結束,也是從次年開始,全年冷熱不均現象持續惡化。

2017年的時候,全年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隻有33天,到2018年全年票房突破600億,但單日不足5000萬的天數卻達到了49天,雖然2019年這一數值略微下跌到了46天,但考慮到全年643億的票房,單日應該平均是1.76億票房,這也意味著每年有46天低於30%平均值票房。

時間來到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即便只計算有正常票房產出的復工階段,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的天數也達到了64天。值得注意的是,單月大盤冰點並不是出現在有疫情影響的1月,或者剛剛復工的7、8月,而是已經復工了三個多月的11月份,單月18億票房的成績,也打破了近幾年單月最低票房紀錄。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進入2021年的內地影市,目前冷熱不均現場更加嚴重。截止4月15日,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的天數已經達到了39天,這個數值已經高於2017年全年的成績,考慮到4月中下旬、5月中旬以及6月中上旬已經存在大量的冷檔期。今年僅僅在上半年,單日不足5000萬的天數就將超過50天。而單日票房不足3000萬的天數也在陡然增加,放在過去幾年,只有除夕會有如此低的票房成績。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可以說,進口爆款的持續缺席、中大體量國產片的望而卻步,共同組成了目前三四月冷檔期的尷尬境地。國產片持續空缺,也讓有關部門想盡辦法通過外部空降影片,提振大盤整體成績。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空降好萊塢重映有用,但效果有限

一個月前,在《阿凡達》空降之際,業界普遍對其抱有了較高的期待,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其重映票房將保8億沖10億,撐起三月大盤的絕對主力。

然而,因為空降、裸發等多種原因,《阿凡達》的重映票房僅有3億體量。雖然對3月中旬的大盤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效果有限。目前來看,市場還是需要更多類似《哥斯拉大戰金剛》和《我的姐姐》這種有著正常宣發的影片。

不過從電影市場正常發展規律來看,我們還是希望空降影片少一點。毫無疑問,空降對於電影市場成績的傷害是巨大的。中小體量影片基本需要保證提前1-2個月定檔,這也才能夠擁有一個相對正常的宣發周期。在這個宣發周期內,一部電影要發布定檔海報、預告等物料;與電影局以及中影華夏協調發布發行通知、讓排次號入庫;影片的地推發行人員,要去影院陣地去布置線下的展板物料,溝通影片排片。每一項都需要幾周的時間來做。而空降也就意味著必須大幅壓縮影片的宣發周期,把原本1-2個月要做的事情,壓縮到1-2周甚至2-3天來做。無論是對於片方還是宣發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從而也讓影片的宣發效果大打折扣。

所有的宣發,都是為了服務影片的開局。因為影片空降,導致發行來不及與各大院線影管影城溝通排片事宜,甚至拷貝都沒有送到影城,那影片的場次、排片就會不達標。因為影片空降,導致宣傳公司來不及製作推送更多的物料,也讓影片的映前熱度表現沒有進行充分的發酵。這也就意味著,空降也就基本等同於零宣發。而在當前的電影市場環境下,零宣發對與商業片的傷害也早已無需多言了。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可以說,《阿凡達》重映如果能有一個相對正常的宣發節奏,是具有較大機會衝擊5億票房大關的。但是因為有關部門的空降處理,也降低了該片的救市能力。而這一現象在《指環王》三部曲上又將繼續上演。目前來看,《指環王1》因為空降原因,首周票房大機率止步於2000萬大關內。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大盤救市計劃,

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

即便業界對於《指環王》三部曲能夠斬獲的總票房並不太過抱期待。但是三部影片依舊是有能力斬獲2億體量的票房。弱救市也是救市,雖然工作日票房2000多萬和3000多萬沒有本質差別,但是對於不少影院,至少能覆蓋水電費了。

其實,各家還擁有不少的重映片資源,例如迪士尼的漫威系列以及卡神的《鐵達尼號》、華納的《黑客帝國》《霍比特人》以及《黑暗騎士》系列、索尼的《蜘蛛俠》系列、環球的《速度與激情》《侏羅紀》系列以及派拉蒙的《阿甘正傳》以及《變形金剛》系列。

我們需要更多的《阿凡達》和《指環王》來救市

讓優秀影片在影院復映重回大眾視野,在片源數量上不充足的當下,既滿足了一部分影迷觀眾的需求,又可以有不錯的票房,也是內地影市的雙贏。以上多達30多部好萊塢重映片,都擁有著5000萬甚至1億+的票房體量,選擇在未來半年內,進口片比較稀缺的檔期,每周釋放1-2部,均可以對國產片片海進行有效的調控,還可以有效的讓單日大盤5000萬以下的天數減少。但是最好能夠提前2周以上定檔,讓觀眾影迷、影院方和發行方都有一個相對充足的時間來應對,以免再次造成空降發行事故,讓原本救市的好心,變成了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的壞水。

當然,除了經典重映片之外。有關部門還可以通過釋放買斷批片和庫存片來充實大盤。雖然票房體量有限,但不少處於排隊狀態的日本批片,都有著票房5000萬+的實力。讓今年票房大盤成績「再創新高」,也是電影局希望完成的KPI任務。雖然元旦檔、春節檔、清明檔,連續三個法定節假日檔期都創造了歷史票房新高,而暑期檔、國慶檔之後,在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輪番上陣下,今年年票房大盤大機率也會重新恢復到600億+的成績,但是對於是否能夠超過2019年642.66億的歷史最高成績,目前單憑前四個月的表現,以及待映片單來看,機會較為渺茫。

當然,拉進口片空降,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辦法,對於內地影市最重要的,還是讓國產片別放棄所謂的傳統冷檔期。

檔期的冷熱不均就是目前在市場層面最大的危機。大多數國產片,依然沒有一個對自身項目清晰的認識,寧願扎堆去大檔期,花高昂的宣發費用,最後賠本,也不願意去冷檔期一試。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片方不願踏出的舒適區的原因。這個怪圈如果不去觸及點破,中國電影市場或許也會陷入600億票房陷阱,除了憑藉票價上升實現大盤略微增長之外,觀影人次也會持續停滯不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f0y3ngB9wjdwRpvkQ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