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號!三四線撤離預警

2019-07-20   洞察樓市

轉自米宅

作者喬妹

2019年以來,一二線城市的地價猶如剎車失靈般,一波接著一波頻繁刷出新高度。

北上深等一線城市,開始走出土地供應「靜默期」,加速奔跑。

就在這周,經過56輪持久戰,北京拍出了79億全國總價地王。同時,上半年內,北京經營性用地總成交額近千億。

深圳更猛,2019上半年迎來近10年最瘋狂的一次土拍,70多家房企激烈搶地,5宗地成交224億。且在周邊二手房價7萬的區域,拍出高約6.6萬的樓麵價。

當然,二線城市也不甘示弱,高調誕生一個又一個新地王。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杭州:望江地塊20分鐘溢價封頂,1小時成交,實際可售樓麵價超5萬,刷新杭州最高地價記錄。

南京:城中朝天宮土拍,樓麵價3.9萬,創下城中區最高地價記錄。

蘇州:園區住宅地塊,樓麵價3萬,超越過去2.8萬的最高單價,成為新地王。

成都:去年地王樓麵價1.6萬,今年3月地王樓麵價1.72萬,5月再創新高,新地王拍出1.84萬的樓麵價,溢價134%。

無錫:同一天60多家房企搶地,拍出3個區域新地王,最高樓麵價1.8萬。

常州:一天出讓4宗地,拍出3個地王,全部50%以上高溢價成交,樓麵價1.56萬,突破歷史新高。

合肥:近兩個月,幾乎每場土拍都有70多家房企瘋狂搶地。

……

儘管,不少城市已經出台執行了比較嚴格的土地調控政策,但,依然無法阻擋一二線城市火爆的土拍勢頭。

2

而這一切的背後,在於各大房企步調一致的、全面回歸一二線城市的決心。

2019年初的業績發布會上,不少房企就表示,要把投資重心從三四線回歸到一二線。

半年過去,果不其然——

融創、萬科在一二線城市的新增土地儲備建面均超過千萬平米,成為上半年在一二線拿地最多的房企。其中,融創上半年在武漢、重慶、濟南、天津等9個熱點二線城市均有拿地。

正榮新增土地儲備8成以上在一二線城市。

世茂、陽光城、中駿新增土地儲備一二線城市占比也過半,相比2018年提升10%左右。

旭輝、中海在一二線城市新增土地儲備建面占比超過9成。相比2018年激進押注三四線,旭輝2019年大幅增加一二線的拿地比例,比2018年全年上漲40個百分點。

保利在一二線城市的拿地金額占比超過79%,是繼2018年11月拿地轉謹慎以來再次積極拓張,並且拿地城市以省會為主。

電建通過收購的形式大幅提高在武漢的土地儲備,成為上半年武漢新增土地儲備最多的房企。

金茂、濱江分別是昆明、杭州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最多的房企。

雅居樂加碼布局一二線城市,今年6月首入北京,以逾30億的總價競得北京一宗住宅用地。

中梁也開始加速二線城市布局,進駐杭州、合肥、成都、武漢等城市,後又加倉合肥、蘇州、天津、長沙等城市。

……

下面是2019上半年,全國土地成交建面一二線占比TOP10房企排名,一目了然。

——數據來源:克而瑞

據統計,2019上半年,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建面達9.5億平米。其中,一二線城市供地力度大幅提高,成交面積同比分別增長20%、9%,成交金額同比增長35%、27%。

3

一方面,是一二線市場的火力全開。

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三四線的頹勢。

2019上半年,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和金額雙雙下滑,房企在三四線的新增土地儲備建面占比下滑近8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克而瑞

同時,近7成的百強房企在三四線新增土地投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拿地積極性下滑。

照此發展,2019年三四線城市全年成交量將延續下行趨勢。

更為明顯的是北京房企首開股份發布的一份融資公告。

這個看似再正常不過的公告最後,首開股份加了一句,融資不用於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這家房企對於三四線的態度再直白不過。

此外,多家房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也能明顯感受到他們對三四線的謹慎。

比如萬科,2018年存貨跌價準備金為23.1億,較2017年的16.1億上漲43.5%。據統計,萬科共計提12個項目,其中有7個位於三四線城市。

再比如,新城是3.97億,陽光城是3.8億。

在這些房企的計提項目中,75%以上來自三四線城市。

所以,無論是上半年各房企在一二線城市搶地的數據,還是2019上半年的年報,都生動演繹著撤離三四線的路徑。

4

但,在前幾年,我們看到的是,大量的房企在全面重倉三四線,並且戰線越拉越長。

那些年,一二線嚴厲限購限價的溢出效應,以及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加持,大量資金和需求流向了三四線城市,造就了一批房企的規模神話。

現在回過頭去看,他們恰好抓住了中國城市化進程最快,房價需求猛增的那幾年。於是,大家業績紛紛破百億,普天同慶。

其中,最典型的5家房企,碧桂園、新城、旭輝、陽光城、中南。

不過,大家並沒有在三四線的開發熱潮中過多的下沉。

除了碧桂園外,其他房企對於三四線的態度越來越微妙,越來越小心翼翼。

這裡面的原因也很簡單,對於房企來說,在如今的市場大環境下,要更加追求長期的穩定,沒有足夠大的預期就意味著風險。

而一二線城市恰恰承載了房企更多的預期。

隨著人口落戶政策的全面放開,一二線將接受到更多的人口回流。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就是最大的利好。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越來越多的強二線城市都像石家莊那樣變成了「零門檻」,或者像西安那樣用盡所有的力氣去搶人,導致的最直接後果是什麼?

就是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價值最大程度被稀釋,很多沒有產業的城市出現比較巨大的人口外流。

鶴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口流失嚴重,房價低至600元!

其實,這種收縮非常嚴重的城市,分布在全國大大小小各個角落。

5

還有很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在經過這一輪大牛市之後,大部分城市幾乎沒有很明顯的價格窪地了。

很多三四線小城,地價一波接著一波頻繁刷出新高,隨之而來的是房價也跟著越來越高。

曾經聽過不止一個小縣城的房價已經超過2萬,而目前很多核心二線城市,房價還在1.5萬左右。

再比如說河南——

最近短短兩個月,洛陽、開封、安陽、駐馬店、濮陽、新鄉、周口,甚至爛尾房泛濫的南陽等地級市,都拍出了新地王。其中,洛陽和南陽的地王單價均破千萬大關,房價直追省會鄭州。

這樣直觀的對比,很明顯能感受到三四線房價的虛高。

一方面,三四線的房價之前被壓抑太久,這波又漲的太快太猛,提前跨入雷區。

另一方面,這兩年的去庫存政策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可是,這只是先去掉了開發商手上的庫存,未來的這些存量空間,沒有人,又該如何盤活?風險肯定大。

就在昨天,網上瘋傳的,河南開封,取消3年限售的消息被石錘!

「因城施策」一直是樓市調控的主旋律。

此次「限售令」的出台,必定跟近期市場倍增的銷售壓力有關。三四線市場疲軟,想要通過政策鬆綁,緩和供求關係。

類似的政策,同樣屬於三四線小城的菏澤也出現過。

下一個,會是誰?

終於,雪球可以繼續滾下去了。但,有沒有人接著往上滾?能不能滾得動?會不會被壓死?

先知先覺的房企正在撤離三四線,或者說,他們根本從未深入過三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