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
作為中國人餐桌上流量最高的「明星」,二師兄萬萬沒想到,會在年關之際,迎來了一生的高光時刻。
圖/豬肉榮
豬肉這種食材,在國內實在平凡。
餛飩、水餃、包子裡的肉餡,麵條中的臊子、肉沫,炒澆頭,炒菜、燉菜、紅燒肉、煲湯……
一日三餐,從早到晚,幾乎一刻也離不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去年我們城鎮居民人均豬肉消耗量是22.7公斤,牛羊肉的人均消費,則只有4.2公斤。
生活在中國這樣的烹飪大國中,一種食材,沒有上萬種烹飪方式,斷然算不得好食材。
圖/嵐賴陌
究竟豬肉有什麼魅力,能夠鎖住人類的「歡心」?
我們看看江蘇人怎麼做豬肉就知道了。
獅子頭
江蘇肉菜中,獅子頭算是頭牌,淮揚菜的代表,資歷老,學問多,講起故事來,那是頭頭是道。
徐珂在《清稗類鈔》明確記述:"獅子頭者,以形似而得名,豬肉圓也。豬肉肥瘦各半,細切粗斬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
圖/Young_Studio 清湯獅子頭
我在揚州和淮安吃過的獅子頭,清湯的多,肉質雪白通透,沉浸在飄著淡淡雞湯香味的白湯綠葉中,肥而不膩,爽軟糯滑;
蘇州的獅子頭,喜歡紅燒,紅醬濃郁,入口即化,喜歡加餡的,還可以添加蟹黃、蛋黃。
圖/錢小靜 紅燒獅子頭
個人最愛將荸薺剁碎和在獅子頭裡,紅燒燉軟,一口咬下半隻肉團,含在嘴裡慢慢咀嚼,酥軟中還時不時蹦出一陣脆感,解饞又解膩。
醬方
蘇州人做紅燒肉,也是一絕。
對於蘇州人來講,一年四季吃四塊肉,春天吃櫻桃肉、夏天吃荷葉粉蒸肉、秋天吃扣肉,蘇州人的冬天則少不了要吃醬方。
圖/日食記,櫻桃肉
這個醬方很有意思,取一塊層次分明的帶皮五花肉,修成方塊狀,肉處理乾淨後,皮上劃成九格,用花椒鹽腌一晚。
圖/彼岸啟程 燉方肉
次日取出洗凈,將肉皮朝下放入墊有竹箅的砂鍋內,用紅燒做法燜酥。
圖/朱曉明zhudm1993 醬方
肉好之後,在盤子地下鋪上菜心,紅殷殷的醬方倒扣過來,紅綠相間,肉皮紅亮Q彈,用筷子隨便一撮,就能夾下一塊紅撲撲的肉塊。
咸中帶甜,食而不膩,入口即化,極有蘇幫風味。
肚包雞
國人講究吃啥補啥,豬肚這個冷門食材,曾一度被拿來當坐月子的補品。
事實上,豬肚在冬天,也是非常不錯的下酒菜。
圖/ 百度 肚包雞
南京江寧肚包雞,以豬肚為主,將用麵粉和醋反覆將豬肚搓洗乾淨,處理後的老母雞,斬去手腳,囫圇個塞進豬肚中,再拿針縫好。
鍋中放白鬍椒粒,豬肚包雞冷水下鍋,水開後,文火煲兩個小時左右,中途要多翻動幾次,防止夾生。
圖/ 百度 肚包雞
肚包雞煲好後,撈出來剪開豬肚,將取出來的整雞同豬肚切好,再放入湯中,加點鹽調味即可。
先喝湯,再吃肉,豬肚爽脆彈牙,雞肉嫩滑鮮美,湯呢,一點也不油膩,喝到嘴裡暖在心裡,邊吃還可以保持加熱,下青菜、豆芽和豆皮,同「打邊爐」差不多。
圖/ RoryZ
最緊要的是,冬天喝點胡椒味的豬肚湯,真是暖和。
萬三蹄
萬三蹄,適合愛大口吃肉的人。
取肥瘦適中的豬後腿為原料,加入調製的配料,入砂鍋經一天一夜煨燜而成。
上等的萬三蹄皮色醬紅、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皮肥肉鮮。
圖/ 百度 萬三蹄
你想想,那麼大個豬蹄膀,囫圇整個地擺在你面前,只有配上一壺老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方能盡興。
看這名字就知道,和江南巨富沈萬三有關,也只有沈萬三這樣的「壕」,才敢這樣胡吃海塞。
圖/ 圖蟲 子玉
肉在時光中代代傳承,已經演變成周莊人家逢年過節、喜慶婚嫁的主菜,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肴。
六合豬頭肉
光看六合豬頭肉這個名字,好像所有人都以為六合人只愛吃豬頭肉。
誰叫它名聲大呢,是個賣豬頭肉滷菜的,都要打上「六合」的招牌。
圖/ 圖蟲 彭光新
豬頭看上去很難有食慾,但是在六合,做成滷菜,光聞著味道就饞得人流口水。
這道菜也是晚清時期就已經有名,老鹵腌制,旺火煮沸、文火燜爛,四、五個小時後,方可出鍋。
圖/ 圖蟲 大大宏
酥軟的豬頭肉,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
冷切下酒,風味更佳。
鎮江餚肉
豬蹄有很多種吃法,但是鎮江的這道是卻最最與眾不同。
同樣是把豬蹄烀了,鎮江人不過是多加了一點硝水,加上香料、老鹵,將蹄肉悶爛,至酥取出,皮朝下放入盆內,舀出少量滷汁,撇去浮油,澆在蹄膀上,再用重物壓緊。
冷透之後,切成片即成餚肉。
圖/ 圖蟲 馮高飛927
肉紅皮白的餚肉,切成一片片光滑晶瑩的肉片,已經絲毫看不出蹄膀的象徵。
佐以薑絲、香醋,吃得張果老和乾隆都忘了趕路。
腌篤鮮
江南一代愛腌鹹肉,和當地的氣候有關。
湖南、四川、雲貴氣候潮濕,冬季儲藏豬肉,只能用火烤煙燻來製成臘肉。
圖/ 圖蟲 北落豬023
華東的冬天氣候乾燥,風大,肉用花椒鹽腌過之後,掛在屋檐下,很快就吹乾成鹹肉。
過年的時候,從土裡挖出冬筍來,煨上一鍋鹹肉,添上新鮮的排骨,腌篤鮮就出來了。
圖/ 百度 腌篤鮮
私以為最好吃的冬筍,在無錫、宜興一帶,冬筍選沒有冒出土的嫩筍,剝出了就一點筍尖,扔進湯白汁濃的鹹肉鍋里。
筍尖清香脆嫩,能嚼出江南無盡春。
如皋火腿
中國有三大名腿,金華、宣威都上過「舌尖」,還有一大名腿,就是江蘇人才知道的「如皋火腿」。
如皋火腿在咸豐年間就有了,以如皋「東串豬」為主料製作火腿,形狀為琵琶形,皮色金黃,肉質紅白鮮艷,火腿肌嫩肉肥。
圖/ 閃電部隊,火腿
如皋火腿不宜炒食,揚州「清湯火方」和蘇州「蜜汁火方」,是為最佳,二者,合稱"南北二方"。
其制湯方法能反映出揚州廚師高超的"吊湯"技藝。
圖/ 百度 清湯火方
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先取火腿中鋒部位,修切整齊,放入溫水浸泡;
再取老母雞斬下雞脯肉,去皮後細細斬茸成白吊,取下雞腿肉去皮斬茸成紅吊,雞頸去皮斬碎成茸為骨吊,骨架和豬爪小火煨成湯底。
圖/ 百度 蜜汁火方
三樣吊料,三次吊制,反覆吊做成鮮美清澈的清雞湯,將切泡好的火腿蒸熟,上覆冬菇、筍竹,舀入燒沸的清雞湯才可。
江蘇人的耐心,真的是在這道菜中發揮了極致,也把豬肉這種簡單的食材,做成一門飲食文化與派別。
圖/ 圖蟲,獨攝
無論是簡單的一日三餐,還是鄭重其事地的節日儀式感,花了幾千萬年爬上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可不是為了吃素而存在的。
認真地炮製每一種食材,是對人生最起碼的尊重。
作為一個合格的江蘇人,真正的生活,既要吃得起豬肉,還要有詩和遠方。
-END-
圖片來源:圖蟲、百度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Pve24BMH2_cNUgtk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