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TL學姐:朝著純粹的熱愛出發,終會抵達夢想的彼岸

2021-01-26     天道留學

原標題:WUSTL學姐:朝著純粹的熱愛出發,終會抵達夢想的彼岸

本期主人公X同學

漫漫求學路,她獨立又勇敢

堅定地朝著自己熱愛的方向努力前行

你看到的是她拿下了夢校的offer,

卻不知申請季過程中的跌宕起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她講述的關於夢校申請的故事吧~

拖到最後一刻才敢查收的offer

通常,學校會在北京時間的早上五點到八點出offer,為了能第一時間知道結果,我早早地便定了個五點的鬧鈴。鬧鈴一響,便立刻清醒爬起來查郵箱,發現沒有郵件後我就又睡下了。

直到六點鐘聽到了郵件叮叮的通知聲,一看螢幕好像是結果出來了,關鍵時刻我又很慫地不敢去查看,就又定了一個八點的鬧鈴,暗暗對自己說八點整一定要起來查。

因為我是一個很能拖的人,所以真的熬到八點我才起來查郵件。

我記得那會兒我媽媽正在客廳放著音樂跳舞,我查完之後發現自己中了!先是跟老師發了一個消息告訴他們,然後就很激動地衝出去告訴了媽媽,並和她緊緊的相擁在一起,還小小地哭泣了一下。

直到現在,如果你問我被夢校錄取是什麼感受,我依舊很懵:可能比較意外吧。

確定申美國,我用了排除法

在做要去哪個國家讀大學這個選擇題的時候,我的選項大概有三個: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最終決定去哪兒,我用的是排除法。

因為原來在國內上的國際高中是對口加拿大的,又結合學長學姐的情況以及對加拿大學校的了解,我覺得在學術水平等等各方面上,英美或許更勝一籌。而且加拿大的冬天真的太冷了...所以,我首先排除了它!

而對於英國,我的感受是大學的學術性很強,大一入學就必須確認未來要鑽研和探索的專業領域,這對我來說,會有些不知所措,我擔心自己會反悔,因為我確實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深入地了解自己和未來想去探索的領域。所以我覺得英國也不太適合我。

最後來看美國,因為美國學校很多,選擇也會更多,大學選課也相對比較靈活,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美國的每一所大學都好像一個有趣的個體,有自己獨有的風格,我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最後選擇了美國。

標化沒想像中難,但卻未按計劃完成

我是在申請美高的時候第一次接觸了托福,申請的分數要求大概在80-90分的樣子,那時就感覺托福是一個很難的英語語言考試。

但在美高學習生活的幾年,讓我的英語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加上每年回國也會參加一些關於托福的培訓,所以當我在11年級末再去考托福的時候,也就感覺沒有那麼難了,當然純英語的國際化語言環境對我的英語能力水平提升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綜合來看,還是建議大家早做準備,因為難度還是有的

由於疫情,今年會比較特殊,太多的計劃都被打亂,尤其是標化考試,托福因為後面可以在家考就還好,但sat考試就沒這麼順利了。

原本我報了12月份的香港sat考試,其實很久之前老師就跟我說,要做好交不了sat成績去提交申請的準備,當時我還不太相信,總感覺時間充足,到時候疫情肯定會好轉,考試也應該沒有問題,but......最後積極準備的sat還是被取消了。

雖然沒能提交sat成績,但是自己的心態仿佛也隨著時間和情況的變化,逐漸被放平了,不交就不交吧。

敲重點:提早規劃,只選適合自己的

因為美國高中有四年,我個人覺得9年級大家都是在玩,學校課程也沒有那麼累,算是比較放鬆的一年。

一旦進入10年級,最好就要開始考慮留學規劃了,我自己就是在10年級的時候找到了天道,然後讓老師們介入到規劃中來的,為後續的留學申請做了詳細的安排。

個人建議,大家!最晚最晚,在11年級開始之前,一定要開始做規劃了,因為需要考慮到標化考試的準備周期,活動安排等等,總之,有很多事情要提前做準備。因為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的情況,尤其是在現在這種後疫情時代。

關於擇校的話,相信大多數同學都會把排名作為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考慮進去,但我認為大家一定要去好好的了解你所想進入的學校,判斷你自己和這個學校到底適不適合,也不要一味盲目的追求排名,就覺得這個學校排名高,然後一定要去申請它,合適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最終的目的還是快樂學習和學有所成。

然後,關於專業方向的選擇,其實天道的老師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關於大學所要學習的專業,起初,我還是比較迷茫的。

記得在我第一次來天道的時候,顧問老師就根據我的個人情況,給我規劃了幾個未來可以申請的專業方向,傳媒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我的高中選課中也選了很多理科、數學等比較難的課,但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是真的不想學、也不太感興趣。在後續的規劃安排中,通過和申請老師們進行不斷地磨合和碰撞,逐漸發現傳媒專業是真的比較適合我,才最終確認和敲定了要申請的專業方向。

而且,我在美高學習期間的各種經歷和活動都多少和傳媒相關聯,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暗示和命中注定的吧?

從課外活動中,發現自己的熱愛

我的社團活動比較多,可以簡單分為幾類:一類是電影和校刊,一類是音樂,還有一類是體育

我的大多數活動其實跟我想申請的專業都是相關的,參加校刊的編輯和寫作是有點偏傳媒方向的,參加音樂劇和戲劇的創作和演出也是不同形式的一種傳媒的表現方式,這些經歷讓我慢慢對傳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天道的老師還給我推薦了暑期學習項目,像今年暑假我就參加了一個傳媒相關的課題,美國流行文化和傳播理論。學習之後,我便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也確定了以傳媒這個專業為申請方向。

在這裡,也可以給學弟學妹們一個建議:因為學校並不會給你提供太多機會,在學校的課程和活動之外,自己還是可以找一些比賽的機會,積極地聯繫身邊的同學一起去打比賽,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公益活動方面,我們學校也有個志願者活動,主要為了紀念曾在我們學校遇難的護士一家,他們當時遭遇了入室搶劫,護士以及她的兩個女兒都去世了。

這個活動每年都會舉辦,算是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下來的活動。

志願者活動

去年七月份,我還去到了貴州做了為期一個月的支教,這對我來說也是很特殊的一段經歷,我也把這段經歷作為我得主文書素材寫了進去。

簡化文書,留下最核心的東西

其實,我的文書寫得特別困難。

我的主文書寫的是貴州支教的經歷,以及從中得到的感悟,一開始我寫的文書裡面有很多關於我媽媽的內容,一直在寫我媽媽怎麼偉大,很像在寫她的人物傳記。

我記得當時文書老師看完後調侃道:你媽媽可以被錄取了!

不太扣題這一點,讓我十分沮喪。

文書是一個需要有故事性的寫作,一般要有好人和壞人,但其實我很抗拒這種結構,適應的過程讓我稍顯痛苦。期間,我和文書老師聊了很多次,有一次和老師坐著聊了一個下午,也沒有十分大的進展,當時真的有點點沮喪。

最初,我認為在寫文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點就是一定要把它寫的比較大、要升華它,但是後來我慢慢意識到這是不太切實際和不太可能的,畢竟是高中生,把申請中的挫折、痛苦都寫進去,在人家看來可能都是無病呻吟。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我開始把文書逐漸簡化,留下最核心的東西,經過一點點的修改、一點點的推敲和打磨,最後,完整版的文書終於寫出來了!(長舒一口氣)

克服焦慮,是申請季的最大難題

回顧我的申請季,因為父母對我的申請情況其實不太了解,跟他們說現在是一個什麼階段,要做什麼事也是無濟於事,所以我也就不和他們講了

和身邊的同齡人聊天,你會不自覺地去比較,心裡有時候也很不是滋味,到後面自己已經是一種比較放棄的狀態了,因為著急也沒有用,焦慮只會越來越多。

反倒是天道的老師和學校老師對我的幫助比較大,他們耐心疏導我的情緒,安慰我不要著急,真的很感謝他們。

慢慢調整好心態後,我就拒絕跟身邊的人聊申請這件事,大家都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焦慮反而減輕了。也希望大家在申請季中能夠放平心態,一鼓作氣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天道教育公司老師點評:

第一次見X同學,她是和媽媽一起來的,當時就覺得她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孩,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能一步到位,父母也很支持她,這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可能也是父母不太干涉的原因,她笑稱自己是被迫長大的小孩。

另外就是,我們在第一次溝通的時候就已經聊到了未來的專業,後面又和規劃老師一起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點,從而確定了專業方向,而後的實習和課題都是搭配著進行的,這對她的申請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尤其讓我記憶深刻的是,X同學參加的課題,我們有很多學生都做不下來,很多次作業都催到了我這裡來,但她卻堅持、用心地完成了。

這個小孩真的挺不錯的,現在拿到offer了,也不用操心了,繼續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DmPHcBuNNrjOWzBo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