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這種病,發病不明顯,但得了就會影響生長開花,要治

2019-10-13     花園與詩詞

大家好,這裡是花園與詩詞,我是春天。秋天又有很多品種的杜鵑花開始開放,但是從花市或網上買回家的杜鵑花,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是落花落蕾等問題,症狀明顯,方便對症下藥,但是像杜鵑葉片越變越小這種問題,很多花友一開始是不注意的,等到後期發生黃化病等病才引起注意,其實如果從一開始就做好預防,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不過如果發生了也沒關係,花友們可以這樣解決。

杜鵑花葉片變小,是得了一種叫小葉病或是縮葉病的病害

杜鵑花葉片變小,很大可能是得了一種叫小葉病,或是縮葉病的病害,主要症狀如下:

1.杜鵑花新生出來的葉片比原來的葉片變得小很多。

2.杜鵑花的葉片向外翻卷,變形。

3.肉眼可見的葉片逐漸發黃。

杜鵑花小葉病產生的原因

杜鵑花小葉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土壤中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導致小葉病。

2.栽種杜鵑花的盆土過於黏重,施化肥太多造成盆土板結,透氣性差,也是導致杜鵑花小葉病的原因之一。

3.用松針等介質栽種杜鵑花,沒有充分腐熟,傷到了根系,導致小葉病。

4.施肥過多燒到了根系,導致小葉病。

5.盆土過干或是過濕也是導致杜鵑小葉病的因素之一。

杜鵑小葉病如何預防

1.養護杜鵑花的盆土要求是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如果用腐葉.松針等介質配土,一定要充分腐熟好再用。

2.養護杜鵑花的盆土不能過干,在土壤排水良好的前提下,杜鵑花還是喜歡比較濕潤的土壤的,所以不能長時間讓杜鵑花缺水,缺水會導致杜鵑花生長不良,產生小葉病。

3.養護杜鵑花的盆土不能過濕,如果盆土過濕的話,就可能導致積水,讓杜鵑花的根系受到損傷,而且長時間的盆土過濕,會讓杜鵑花的根系難以吸收到水分,導致小葉病。

杜鵑花小葉病的解決辦法

1.在杜鵑花新芽萌發前給杜鵑花施一次千分之一的硫酸亞鐵溶液,如果發生嚴重的話,可以每半個月,用千分之一的硫酸亞鐵,加千分之一的硫酸鋅灌根。

2.經常給杜鵑花盆土鬆土,讓土壤疏鬆透氣。

3.給杜鵑花施肥要薄肥勤施,一定不要濃,施肥儘量用有機肥,因為化肥是非常容易造成土壤板結的,而且會讓本來酸性的土壤呈鹼性。

4.給杜鵑花澆水要合理,做到不幹不澆,澆就澆透。

另外花友們還要注意,杜鵑花在正常情況下可以一到兩年換一次土,可是如果是盆土板結造成的小葉病,只要不是溫度過高或過低,可以隨時給杜鵑花換土,來改良土壤,治療小葉病。花友們在換土時可以這樣給杜鵑花配土:發酵好的腐葉土或松針土5份,椰糠1份.河沙2份。這樣配製出來的土壤呈酸性,也比較疏鬆透氣,有利於杜鵑花小葉病的恢復。

也許有些花友會認為,秋天不是入手杜鵑花的最好季節,其實有些常年開花品種的杜鵑花,只要在相對冷涼,但又不寒冷的溫度下,一樣可以開花良好,但是花友們也要注意觀察杜鵑花是否患上了小葉病,如果換上小葉病,就可以按照上文的方法來解決。

關於杜鵑花小葉病,您還有哪些知識想和花友們分享?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花園與詩詞]原創首發,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嚴禁抄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YVMyG0BMH2_cNUgjNU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