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睡眠質量對寶寶至關重要,睡眠質量與成長發育關係十分密切。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助於寶寶體力恢復,保障足夠的精力學習、玩耍,而且能促進生長發育,讓孩子更快的成長。
因此要保證寶寶良好的睡眠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有些家長考慮到健康問題,平時會給孩子安排幾點睡覺休息。但有時候孩子貪玩或者看電視,家長們就會開始催孩子去睡覺。但是下面這兩種情況,家長就不要催著孩子睡覺了,不然沒有長高個反而影響健康。
小寶寶的精力都是很有限的,哭哭就會累了睡過去。但俗話說「思傷脾」,寶寶哭泣入睡危害較大,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1.若寶寶睡前大哭過,帶著恐懼入睡,半夜常常會做夢驚悸,頻繁驚醒,從而對腦發育不太好。而且哭著入睡還會造成腹壓升高,可能發生小兒疝氣。
2.寶寶哭時,眼球肌肉會疲勞,會傷害孩子的視力。
3.寶寶這種情緒如果長期累積,會讓寶寶對睡眠感到恐懼,從而更加抗拒睡眠。
4.如果總讓寶寶哭累了睡覺,寶寶對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就會動搖,可能會產生恐懼,人格上會出現障礙,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怎麼做?
1.穩定孩子的情緒,可以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聽聽兒歌等等從側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消除寶寶哭鬧的情緒。
2.給寶寶營造寧靜的睡眠氛圍,可以將房間的燈光調暗,減少家裡人說話次數或噪音。
3.改變自己錯誤的想法,儘量少強迫寶寶睡覺,讓孩子睡覺前儘可能的掌握一些更合理的自我提醒方案。
寶寶餐後立馬睡覺,特別是吃的過飽又急的,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嚴重的還會危害寶寶的生命。
1.處於睡眠狀態的情況下,胃腸道蠕動會減弱,進食後不久就睡眠,導致脾胃運化開始減弱,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很容易滯留體內,容易造成胃腸道積食,對胃腸道功能不好,造成身體生長發育受影響,而且容易出現食慾下降的情況。
2.嚴重的會誘發胃炎,甚至可能引起食物反流,阻塞氣管咽喉,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3.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的清洗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牙的結構。
怎麼做?
1.在臨近睡覺的時候不要給寶寶吃得太飽,可以少食多餐,喂到七八分飽對腸胃消化是比較有利的,特別是兒童的腸胃道還比較脆弱,更要注意飯後消化。
2.孩子飯後可以適當活動一下,讓食物先消化一部分,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後再讓孩子睡覺。
3.孩子用餐後睡覺要儘量側臥。此外,寶寶吃奶後,可以用溫開水給寶寶吸兩口,稍微清洗口腔內的余奶。
1.睡眠環境不宜溫度過高或過低
嬰兒的睡眠環境溫度以24℃~25℃,濕度為50%左右最佳。而且要特別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厚的衣服和蓋得太厚。寶寶頭部的溫度會比體溫低3℃左右,若溫度較高會使寶寶焦躁不安,反而會干擾寶寶正常的睡眠。
2.不宜嘈雜和開燈
要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睡眠環境,同時室內光線不宜太強,應調暗些。大多數孩子能習慣普通家庭的談話聲、笑聲,以及電視機的聲音,所以孩子們睡覺時要避免大聲喧譁。若寶寶常處於嘈雜的環境中,會特別容易煩躁不安,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3.不宜睡在較軟的地方
寶寶不適合睡在柔軟的沙發、海綿墊等容易變形的地方,以防造成脊柱不正常彎曲或通氣不暢,影響供氧,不利於身體健康,孩子也容易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