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日,2019賽季中甲迎來收官戰,青島黃海在輸球的情況依然奪冠,石家莊永昌逆襲沖超成功,貴州恆豐和長春亞泰最後功虧一簣分列三、五名,而四川FC和遼寧瀋陽宏運則進入降級附加賽,上海申鑫以倒數第一降級。
第29輪結束後,黃海領先第二名貴州恆豐3分,兩隊都有奪冠的可能性,如果黃海輸球,貴州贏球,後者將大機率奪冠。而永昌、亞泰都積53分落後貴州1分排名三四位,兩隊也有沖超的機會。最後的結果卻讓人意外,青島黃海在輸球的情況下,依然拿到了冠軍,貴州恆豐則在客場0-1不敵北體大,不僅無緣冠軍,還喪失了升級資格,因為永昌2-0主場擊敗天山雪豹,以56分拿到了中甲亞軍。
對貴州球迷而言,這個結果是難以接受的,尤其對跟隨前往客場的現場球迷來說,看著主隊拙劣的表現,最後0-1痛失良機,大家的滿腔怒火無從發泄,部分球迷直言,「貴州的表現對不起千里迢迢來加油的遠征軍」,「球員就是在演戲」。也有部分球迷道出了「天機」,最後6輪只贏2場輸了4場,貴州不是不能沖超,而是不想沖。
這個「不想沖」的說法似乎得到不少球迷的認同,大家紛紛表示,踢中超需要巨大的投入,球員可能也會失去自己的位置,對投資方和球員而言,留在中甲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貴州在最後幾輪開始放水,終於在最後一輪剎車成功。
對於這樣的看法,我實在不肯苟同,合著貴州贏球就是理所應當,輸球就是球員演戲、故意輸球咯?
從某種程度而言,無論是中超還是英超,幾乎所有頂級聯賽都是燒錢的,尤其是中超聯賽更是燒錢大戶,廣州恆大、北京國安、江蘇蘇寧、上海上港,沒有哪家俱樂部沒有巨額投入的。就連長期無緣冠軍的建業,據了解每年的投入也虧損了10億,這無疑是一筆巨資。
對貴州恆豐的投資人來說,踢中超風險太大,投入的資金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這些就是我們的猜測,你怎麼知道恆豐不願意投錢,你怎麼知道踢中超就一定是弊大於利的事呢?
如果說俱樂部確實希望沖超,憑什麼他們就一定要成功呢?足球的魅力就在於不確定性,他們憑什麼一定得贏北體大,就因為紙面實力強?那還踢什麼球,看兩隊的身價直接定勝負唄。就因為前期狀態好排名高?如果是這樣的話,聯賽就沒必要踢30輪,看誰前10輪20輪領先,就決定誰升超,沒必要等到現在。
我理解貴州球迷的心情,誰都希望自己的主隊出現在頂級聯賽,這無可厚非,球隊失利感到失望也在情理之中。但沒必要總是陰謀論,輸了就輸了,沒有哪場比賽100%能贏,沖超失敗了,明年繼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