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規劃好戶型動線,你也能輕鬆地裝修出一個舒適好打理的房子

2019-08-20     書語人間

家,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

如果,每一件物品,都能夠乖乖地擺在它該有的位置上?

如果,早上醒來後,不用與老公搶著使用衛生間?

如果,不用在朋友來訪前30分鐘,忙著把孩子的玩具都藏在柜子里?

也許,是的。


你看,正是因為沒有考慮到「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沒有考慮到「動線」在家居聖后中的重要角色,才讓家,這個「港灣」,變成了一塊「絆腳石」。

那麼,如何才能夠打造出一個越住與舒服的家呢?來和靈遙一起看看這本一級建築書、家居設計師水越美枝子寫的《不用收拾就整齊:越住越舒服的家居設計秘訣》吧!

希望在讀完了這本書後,你會能夠在看房時,一眼挑到好「戶型」。


01.

你家不是樣板間,

生活便利才能成就舒適家居。

隨著物質條件的發展,許多人對家居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於是,不少人會把大把大把的時間和金錢,用來購入好看的裝飾畫和地毯,來裝扮自己的家,然後,再拍些好看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微博、抖音、ins等平台上,等著網友們的點贊和轉發。

然而,當你滿懷期待地問道「我可以去你家參觀嗎」時,他們的許多人都會露出一個「尷尬」的微笑。畢竟,讓家隨時做好迎接客人的準備,對許多人來說,仍舊是一件頗具挑戰的事情。

你別誤會,靈遙並不是說,這個家的女主人,不懂收拾,不顧家,而是說,打造出一個舒適宜人的家,本身便是一門技術活。

一方面,在設計戶型的時候,建築開發商們,並不能夠很好地照顧到每家每戶的居住需求,比如,在你和你老公剛搬進新房的時候,你的鄰居可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外祖母了。

客廳左右兩邊臥室的分割,避免了住家阿姨干擾家人的私生活

另一方面,在設計房屋時,絕大多數人會因為過度在意房間顏值,也就是「精神性」,忘記了去科學地考慮到家裡人的活動路線。

比如,家務動線如果過長,就很容易給居住者身體和精神帶來巨大的壓力,引發不必要的「口角」衝突。

看看這漫長的「家務動線」,默默地心疼家裡女主人5秒鐘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出一個能夠緩解壓力的舒適家居生活,就應該認真考慮動線、收納空間,以及房屋布局之間的合理關係。


02.

想讓房間保持乾淨整潔,

你倒是在動線上創造收納條件呀!

說了這麼多,你也許想問,到底什麼是動線呢? 這是室內設計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居住者在家裡的活動路線。

比如,在做菜時,你的動線,就是去冰箱裡取出食材、清洗食材、切菜、開火炒菜,把食材放盤子、把盤子端上餐桌。

減少移動步數是關鍵

這時,假使冰箱與洗菜區的距離太過於遙遠,或是,處理食材的區域太過狹窄,都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不便,從而減少你對「做飯」這件事情的熱情,時不時地便想要出去「下館子」。

比如,你看上圖的兩個廚房,即使左邊廚房的操作區域比右邊要大,但是,從使用便利程度來看,明顯是右邊那個對做飯的人更友善。

此外,房間能否很快地收拾好,也和動線有關。

我舉個例子,你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回家後,主動地把衣服掛起來。結果,你卻沒有在玄關處,準備適合孩子身高的掛鉤,你這不是為難孩子嗎?

所以,「房間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好,索性讓它亂成一團」的背後,也許並不是你的性格問題,或是因為你不擅長所家務,而是因為,在設計收納空間時,你沒有很好地把它和動線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收納整理的難度。

這時,如果你能夠充分考慮動線,調整家裡物品的位置,那麼,擁有一個乾淨整潔,聽你指揮的房子,將不再是奢望。

03.

如何巧用動線,

讓收納更簡單,讓生活更加舒適?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巧用動線」對輕鬆收納,和舒適家居的重要性。那麼,如何把這個小技巧用在家居設計中呢?來和靈遙一起看看室內設計師的建議吧!

走訪過多個樓盤後,你往往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即便房屋的居住面積超過120平方米,衛生間始終狹小的可憐。

但是,你知道嗎?

如果你希望簡化生活,提高你與家人的生活質量,你一定得高度重視衛生間的規劃。

因為,這裡不僅是家人們每天都會使用多次的公共區域(特別是對只有一個衛生間的多口之家來說),也是每個人單獨洗澡、刷牙、護膚的私密場合。如果規劃不當,很容易帶來不必要的「口角」。

那麼,什麼樣的衛生間,才是舒適感極佳的衛生間呢?

一方面,衛生間的收納,一定要做到位。也就是說,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單獨的收納空間。這樣,大家就不會把東西全部堆在洗手台上,來增加你做家務的難度了。

從收納空間來看,設計並不是很合理的……(女主人要把瓶瓶罐罐放哪裡呢?)

另一方面,「洗衣服」這條動線,也要儘可能地短。

比如,你在沐浴的時候,特意地跑到壁櫥里去拿襯衣或者睡衣,就會顯得有些麻煩。如果襯衣或者睡衣就放在洗手間,從每個房間出發都可以直達,那麼就會變得很方便。

同樣,如果你在洗完衣服後,要抱著一大堆衣服穿過客廳,來到陽台晾曬,那麼,不僅是對家人的打擾,也會增加你做家務的時間和壓力。

洗完澡後直接洗衣服,滿分好評!

除了衛生間外,巧用動線,縮短做家務的時間,也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舉個例子,如果在洗完衣服後,便可以直接晾曬,那麼,你就可以省去抱著沉重的洗衣籃穿梭於客廳之間的工序了。而如果你在設計廚房時,縮短冰箱、洗碗槽和灶台的距離,你將會發現,做飯其實是一件既輕鬆,又有趣的事情。

論如何在早上避免和老公搶廁所

最後,充分考慮到動線,還有助於改善家庭成員的關係。

一方面,對一家三代同住的家庭,把孩子的活動空間,與老人的生活空間區別開,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孩子們打鬧,影響到老人們的休息。 另外,當在老人不在家時,這樣的設計,就算請一位住家阿姨,也不會侵犯到家人們隱私。

這樣的一個戶型圖,就不方便請住家保姆……

另一方面,如果夫妻二人在家裡,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則便於雙方在需要的時候,去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既能相伴相依,又自在有趣。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在這本書里,靈遙看到了水越美枝子,一位建築設計師,也是一位妻子和母親,在設計室內空間時的「以人為本」。

比如,她會在替一對夫妻設計臥室的時候,充分地考慮到兩人的起床順序和就寢順序,避免早起的妻子在拿取衣服和洗漱時,對丈夫的打擾。

同時,她也會在替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設計房間時,提出為老人準備單獨的衛生間,方便老人在家裡不在家時,自己照顧自己。

正是這樣的巧妙安排,讓靈遙明白,家,不只是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而是,一個讓身心棲息的港灣。

所以,無論是在挑選戶型,還是在設計戶型時,都要充分考慮到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習慣,打造出讓自己和家人舒心的好房子。

祝幸福!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SL6dG0BJleJMoPMXR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