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國產劇可謂是競爭慘烈。
前有四字弟弟攜《長安十二時辰》席捲全國,熱度至今不減。
後有《陳情令》成了CP女孩們的狂歡。
《親愛的,熱愛的》、《九州縹緲錄》接連上線,中國女同胞們都換了好幾撥男朋友了。
但是在蛋撻心中,有這麼一部劇,從這混亂的局面中殺出重圍,一舉奪得蛋撻心中今年上半年最佳國劇——
《大宋少年志》
它從一開始就顯得「低調」十足:
零預熱、零宣傳、無流量明星
默默無聞播出三十幾集,蛋撻才有幸遇到了它。
然而這部劇讓蛋撻親身體驗了一把「熬夜看劇一時爽,一直看劇一直爽」!
故事發生在大宋慶曆年間,大宋官場為了對抗夏與遼方面的細作(間諜),在全國範圍內找尋資質較好的少年,組成「密閣」。
六位少年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陰差陽錯地加入了密閣,組成了大宋間諜課第七工作室——七齋。
這六位少年,可以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實力輸出組:元仲辛、趙簡和王寬(三精)
賣萌搞笑組:韋衙內、小景和薛映(三傻)
那麼,《大宋少年志》到底有哪些地方可圈可點,值得蛋撻這麼傾力推薦呢?
01.節奏輕快,劇情反轉
相較於趙簡是科班出身,七齋其餘五人,都是實實在在的門外漢。
那麼,如何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完成升級,保護一方治安呢?
刷副本啊!
因此,編劇將長達42集的劇情很巧妙的切割成七個副本。
當看完一個支線任務的時候,你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啟下一個。
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夜,也就這麼熬過來了。
雖然整個劇情被拆分成七塊,但是依舊不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這就不得不提及《大宋少年志》另一個特點:反轉的劇情。
相較於《W-兩個世界》中突如其來180度的反轉,
《大宋少年志》更像是春風化雨一般。
恰恰是因為編劇巧妙地抓住了觀眾的心思,才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舉個栗子,第二集。
元仲辛一行人被困破廟,面對裝作成大遼細作的趙簡。
趙簡要求元仲辛遞上投名狀——殺了王寬。
就當我們都認為元仲辛不會殺了王寬,一度陷入死局的時候,元仲辛轉頭捅了王寬。
就當我們都認為原來元仲辛是這樣的男一號的時候,王寬復活了?
就當我們都認為趙簡被挾持,危機暫時解除的時候,王寬來了一出認未來媳婦?
短短几分鐘,劇情反轉再反轉。
但是,無論劇情怎麼反轉,編劇在撰寫劇本的時候,都沒有背離觀眾們的本心。
在觀眾的眼中,元仲辛是個好人,他不會做出賣主求榮的事。
所以當蛋撻看到他揮刀的時候,蛋撻眉頭一皺。
當蛋撻看到王寬站了起來的時候,蛋撻舒服了。
02.人設巧妙,完美兼容
《大宋》雖然在服道化方面顯得有些浮誇,但是在人物人設方面,可以說是別出心裁了。
元仲辛的精、王寬的直、趙簡的獨立自主,三精性格分明.
就連三傻,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
韋衙內的義氣、薛映的軸、小景的呆萌善良。
沒想到,性格迥異的六個人,就在編劇筆下,產生了完美的化學反應。
在這裡,蛋撻不想說三精三人組,而想重點討論一下我們的紈絝子弟——韋衙內。
有一個殿前太尉的爹,我們的韋衙內擁有紈絝子弟所該擁有的一切陋習:豢養惡僕、強占民女。
遇到事情,永遠兩句話開道,先聲奪人。
知道我是誰嗎?
知道我爹是誰嗎?
甚至進入密閣,也是靠的他老爹的關係。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在外人眼中一無是處的「廢物」,卻成了劇中轉變最大的存在。
在朋友被父親手下包圍的時候,企圖「賄賂」自家老爹。
求藥不得,毅然決然用毒箭刺傷自己以向父親求藥。
在得知父親作惡的時候,在忠義面前,不願背叛自己的祖國,大義滅親。
雖然大義滅親,卻也不忘忠孝兩全,想著輕生報答父親。
就這麼一個前期無惡不作的少年,在加入密閣之後,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除去人設之外,《大宋》中講述的友情、愛情也都是那麼美好。
韋衙內與薛映兩個讓人開心的友誼。
王寬與小景之間甜美的愛情。
還有元仲辛和趙簡的「辛照不宣」組合。
明明互相愛慕,卻誰也不提。
兩個人就這麼擰巴著,看得蛋撻也擰巴。
要嗑的CP,劇中都有。
當然,《大宋》並不只是講述美好。
七齋也經常好心辦壞事
因為少年人的熱血,破壞了韋太尉與朝廷的密謀,最後只能讓陳工自殺,韋太尉成為惡人。
最後的大結局,本以為「辛照不宣」會在一起。
迎來的卻是陸掌院為國死戰不倒,哥哥元伯鰭戰死,趙簡被擄。
當然,開放式的結局,似乎也在暗示蛋撻《大宋》第二部在安排的路上。
這麼好的一部電視劇,蛋撻只想說,一定要有第二部!
每日互動
今夏國劇,你還有什麼推薦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