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 | 林海品鵝

2019-08-24     金魚的王者KOG

品鵝:

「鵝頭紅,是我在蘭壽之外,覺得最能做出吟味的品種。」


鵝頭紅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因子融匯、凝聚於一身的「天物」。

原因如下:

其一,在品種特徵上,中國金魚自古以蛋種為貴。淺里看,是蛋種較之龍種、文種與鯽魚體形變異更大,符合中國人求奇求變的心態;深里看,是蛋種——典型如短壯短尾一路,更能表現中國人含蓄內斂、柔中蘊剛的性情,寄寓中國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哲學體悟。而鵝頭紅,又是蛋種中的極品,頭冠高探,卓爾不群,兩鰓清癯,餘韻悠長。加之周身銀白,唯頭頂丹珠,正符合中國人「鴻運當頭」,「松鶴(頂紅)延年」的文化心理訴求。

其二,在審美經驗上,鵝頭紅最得觀魚靜雅之妙。拙園老人在《蟲魚雅集》「養魚總論」中說:「魚乃閒靜幽雅之物,養之不獨清目,兼可清心。」《硃砂魚譜》之「第十」寫觀魚論,亦是以靜為妙。特別是「宜月夜、圓魄當天,倒影插波時,驚鱗撥剌,自覺目境為醒」一句,直見性命。試想月光下,幽池中,一襲銀鱗,隱隱閃動螢光,何其幽謐;再觀瞧,條條銀線,紅頂探路,何其靈逸。其動人處,非其他魚可比。


其三,在稀缺程度上,鵝頭紅最難求一上物。蛋種,因背的光潤度一項,淘汰率本來就高,加之紅頂僅限於頭部以內、鰓部以上的苛酷要求,便決定了絕大多數的苗子要被倒進溝里。再求頭冠前探出嘴,恐怕已是千里挑一了。更何況,鵝在鱗、尾上的標準也絕非敷衍了事。如果以日壽萬分之四五的極品率作比較,則鵝的極品率當與日壽在伯仲之間。物以稀為貴,決定了鵝頭紅在相當時期內仍會是高端品種。




無怪乎,鵝頭紅自古便會列為上品中的上品;無怪乎,劉老爺子會驚嘆:「實為最高品位,十全十美、無可替代之物也。」筆者認為,鵝頭紅與日壽完全可以成為中日金魚之雙峰。那日和友人交流,他也贊同,日壽已對中國的「卵蟲」做出了全面改良,並能立成一派,領一代風騷;而鵝頭紅,日本人涉足未深,尚未建立品鑑與培育的體系與傳統,我們正可「重整河山」。可以預期,居於中國金魚金字塔尖上的鵝頭紅,將促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金魚的流脈、品質和精髓,更系統地反思中國在金魚培育上的正誤、長短和深淺,因此,我們理應在鵝頭紅上凝心聚力,下足功夫,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國粹來。




做「鵝」

先談頭冠。這是鵝頭紅的看家之本。鵝頭,顧名思義,頭冠猩紅(雞血紅),向上高隆,前高後低,探出嘴尖,且肉瘤質實而圓潤;兩鰓平滑,無肉瘤痕跡。頭紅怎樣才算標準,答曰:後不過頂,前不過鼻,下不過鰓。

當下有魚友喜歡頭紅上嘴的,認為可減少子代「紅不上頭」的機率,或許有理。但論觀賞還是要絲絲入扣,正如挑鶴頂紅,嘴上帶紅的,便被視作二等。還有魚友喜歡紅眼圈的,錦上添花,筆者認為倒不必強求。

至於頭型,鵝中大致分兩類,一是嘴平圓,要點在圓而不尖,二是嘴方正,有出位者生出蘭壽狀的龍吻。我個人偏愛前者,因為嘴平圓,方能給發展鵝冠留下餘地;而者的樣態,我覺得不如去找一條龍吻齊鰓紅的蘭壽養養,如果追求獅頭型,那就直接引進宇野日壽好了。


頭冠,當然是「腦像」發得越早,越壯觀者越好——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定式。今日常聞魚友說:「鵝頭紅,當年不起頭,起頭要到兩年後。」此話似是而非——無法想像一條「和尚」到三年前後猛然變出「鵝冠」來。「當年不起頭」的判斷,實是當下鵝頭紅頭冠江河日下使然。如果當年苗子也能發頭,何樂而不為?劉景春老爺子有一段他改進王字虎的生動描述:「這一批小魚在魚秧時,頭上堆肉有痕無台,三年以後,額上堆肉逐漸隆起,始能定取捨。這就浪費了蓄養者的時間與精力。以後經過數十年不懈努力,經過多年精心篩選,今日之紅虎頭魚在小秧時頭頂台階即可分出軒輊……不必養到三年始能判斷優劣以定取捨也。由此可見,成魚額頂之堆肉較前亦隆豐許多也。」 (見 王世襄先生所編《中國金魚文化》一書,三聯書店)而起頭晚,指的是北京魚玩得長:「其他種金魚,隨時日之推移,只能增長體軀,其特徵變化不大,故蓄養者興味索然。而紅虎頭魚之特徵之發展與日俱增,給人以無窮之希望,使蓄養者興味無窮,都有各自的希望之夢。」




再談身尾。劉老爺子說:「額頭紅魚身軀較紅虎頭稍細,姿態婀娜。」又說,要「身寬肚方」、忌「魚身細長」。究竟以什麼體態為宜,且看其對王字虎的描繪:「虎頭魚頭部之大小與身軀之比例,頭部最小者占1/3,即頭占1/3,身(筆者註:指背長)占2/3。較好者頭占2/5、身占3/5。如此,則其頭部顯然加長,加之隆起堆肉高大,愈顯雄偉多姿。頭部最長者竟有頭、身各占1/2者……實為上品之上品也。」可見,虎頭頭長(從嘴到鰓蓋未端)與背長比,1:2已是底線。即使胴體修長的日壽,1:2已是「中長手」,而觀今日貓獅中的翹楚,多是1:1的比例。


由此推斷,鵝頭紅雖不如王字虎那般壯碩雄偉,但也應朝著「長成四角見線之長方形肥墩」的方向發展。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蛋種追求。所謂「圓如鴨子(蛋)」,老輩子一言以蔽之,就是「上下左右怎麼看,都是一個蛋。」這蛋,還需配上小巧玲瓏的四尾。徐金生在《中國金魚》說虎頭:「小尾鰭,占體長1/4強」,而大尾虎頭因氣質不像小尾虎頭那麼呆氣,反而不受人寵愛。又說鵝頭紅尾鰭略長,但也只占體長之1/3強些,全不像今日之鵝頭紅,尾動輒占1/2還多,且頭冠平平,骨架鬆軟,尾柄細弱,按此趨勢發展下去,不如向紅頭丹鳳蛻變,正所謂「長得其長,短得其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N1e02wBJleJMoPMKL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