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以「長期主義」思維做公益

2020-12-12   三聲

原標題:鬥魚:以「長期主義」思維做公益

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並設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體現著鬥魚官方將公益事業長線運營、深度運營的追求。從單純的宣發渠道,變成了公益項目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鬥魚給公益帶來了新可能。

作者 | 劉浩川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儀式上,鬥魚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長期以來,鬥魚藉助平台和主播的影響力,帶動用戶關注公益、投身公益,逐步搭建起了公益宣傳的新陣地。而此次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並設立專項基金,更體現出鬥魚將公益事業長線運營、深度運營的決心。

該基金將用於「鷹翔計劃」、「護航計劃」等鬥魚平台與兒童基金會共同策劃制定的青少年公益項目。同時,鬥魚也將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合作挖掘、孵化新的公益性項目。

不久後「鷹翔計劃」有望最先落地,鬥魚計劃針對因疫情犧牲的英烈子女,以及往年因公殉職的英烈子女進行愛心捐贈,首批捐贈區域覆蓋全國近20個省份。

01 | 以直播為紐帶

事實上,從2015年鬥魚就開始嘗試引入公益相關的直播內容,藉助自身的流量和品牌,鬥魚通過直播把公益組織、愛心網友和弱勢群體聯結在一起,最大化提升公益項目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縱觀鬥魚平台內公益生態的搭建,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逐漸豐富的過程。從單純的宣發渠道,變成了公益項目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鬥魚給公益帶來了新可能。

2015年,鬥魚舉辦了「地球一小時」公益直播,觀眾通過切換直播間,能夠看到北京、成都、洛杉磯等全球各個城市的活動盛況。在平台和主播的號召下,參與關燈活動的直播間達到100個,超過兩百萬用戶參與到「關燈」活動中。這是第一次,大家意識到利用直播做公益,能夠取得如此令人驚喜的效果。

2016年,鬥魚開始打造「公益直播間」的概念,開始公開招募一些公益主播、公益機構入駐平台,鬥魚作為宣發出口對其進行流量扶持。那時候,響應中扶會「愛加餐」活動進山扶貧支教的女主播魏雍、嚴冬關愛孤寡老人送溫暖的MG社團、專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幫助的「萊愛公益」等許多正能量主播湧現於平台中。許多公益團隊有了自己的傳播媒介,更多的善行義舉和公益活動尋找到了自己的曝光渠道。

隨著公益內容越來越豐富,鬥魚開始嘗試由傳播轉化為公益活動的參與者與組織者。

2018年下半年,鬥魚打造了「流量扶貧」模式,號召平台頭部主播前往被幫扶地區,對當地特色產品進行直播宣傳,並幫助當地百姓聯繫批量訂單。2019年3月,在「流量扶貧」的框架下,鬥魚又面向全網招募「公益主播團」,號召更多主播參與到扶貧帶貨中。

今年初,全國遭遇了嚴重的新冠疫情,鬥魚上線了「武漢,加油」抗疫直播專區,推出雲抗疫、雲出遊、雲娛樂等一系列直播內容,幫助網友減少公眾焦慮情緒,豐富宅家生活。

4月,鬥魚又號召包括旭旭寶寶、YYF、一條小團團OvO、大司馬等在內的鬥魚28位頂級流量主播,組成了一支「全明星帶貨天團」,為湖北賣力帶貨。四天直播結束,鬥魚湖北公益帶貨專場售出湖北特產80.9萬件,累計銷售額3034.4萬,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3431萬。

當越來越多的公益項目落地,鬥魚探索出了一條「直播+公益」的新道路。鬥魚藉助平台的流量和品牌,將明星主播、公益組織和愛心網友緊密聯結在一起,通過直播最大化的提升了公益項目的影響力,為網際網路企業做公益打開了新思路。

此次,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意味著鬥魚圍繞公益內容、公益項目的布局更進一步。未來,鬥魚將參與到更多的國家級公益項目中來,利用流量優勢、內容優勢進一步參與國家公益事業。

02 | 共創公益

在傳統的公益傳播模式下,圖文、長視頻等媒介形式帶來的是對事件單方面的報道,觀眾缺乏互動性與參與感。而直播藉助彈幕、打賞、帶貨等產品功能,則剛好打破這一桎梏。尤其是在鬥魚用戶群以90後、00後居多的情況下,公益直播能夠以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帶動年輕用戶參與公益。

捐贈儀式上,鬥魚傑出主播代表PDD獲得「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稱號。作為主播,他在鬥魚平台內有1783萬的關注,全網累計粉絲量超過5000萬。依靠幽默的直播風格以及一系列出圈鬼畜視頻,他成為許多青少年關注的電競偶像。

PDD說,「從最初只有寥寥數人關注,到現在擁有上千萬的粉絲,影響力越來越大,與之相伴的是責任也越來越重。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把握好這份影響力,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

做公益是PDD認為能夠帶給粉絲正能量的事情之一。

2019年3月,他在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捐贈的皮皮歡樂希望小學竣工後,也被許多電競媒體以及粉絲自發傳播,成為電競論壇內的討論熱點,相關話題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公益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更應該是全社會的集體行動。今天,我很高興見證並參與兒基會和鬥魚的合作,希望自己也能盡綿薄之力,帶動更多年輕力量參與公益。」PDD倡議道。

截止目前,在鬥魚聯合公益組織、愛心企業成功舉辦的數十項公益直播活動中,旗下已經有超過200位頭部主播參與到了扶貧、公益、志願服務等領域。鬥魚推出的種種公益直播項目,不僅讓用戶參與公益的門檻更低、傳播範圍更廣,結合彈幕、連麥等新穎的直播互動形式,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

隨著捲軸的拉開,預示著鬥魚在公益領域的探索拉開了新篇章。正如陳少傑所說,「公益不止獨行,風雨還需攜手,」期待在鬥魚和兒基會的帶動下,有更多善良的人們參與公益,為兒童少年的健康快樂成長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