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老漢撿到十幾塊鐵疙瘩,廢品站不收,鑑定後卻件件是國寶

2020-10-16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放羊老漢撿到十幾塊鐵疙瘩,廢品站不收,鑑定後卻件件是國寶

大多數人都會知道,我國古代曾流傳下來許多無比珍貴的文物。但絕大多數文物,都是在民間無意被人發現的。河北是中華文明,古老的發祥地之一。在河北這片土地上曾出土過許多文化遺址。上個世紀70年代,家住河北地區的一位放羊老漢,在自家村子旁的山上放羊時,無意中撿到了十幾塊鐵疙瘩。這些形狀怪異的鐵疙瘩,其實是青銅器。但當時文化程度並不高的放羊老漢,並沒有覺得自己撿到的這些鐵疙瘩會很值錢。當時的放羊老漢覺得,把這十幾塊廢鐵疙瘩,拿到鎮上的廢品收購站,應該能換點錢。

當放羊老漢將鐵疙瘩帶到鎮上的廢品收購站,想要換些錢的時候卻遭到了老闆的拒絕。廢品回收站的老闆多多少少也識點貨,所以對於這些奇形怪狀的鐵疙瘩,他並不敢回收。放羊老漢當時也沒有辦法,他只好帶著這些鐵疙瘩前往石家莊去售賣。一來二去,放羊老漢在石家莊當地出售文物的消息不脛而走。

最終老漢售賣文物的消息,就傳到了文物專家的耳朵里。很快文物專家就找到了放羊老漢,並詢問放羊老漢撿到十幾塊鐵疙瘩的地方在哪裡?隨後文物專家就在老漢的帶領下,前往了撿到鐵疙瘩的村子附近。依靠著老農的指引,再加上專家們豐富的經驗,他們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三座大土包前。

專家們判斷三座大土包下面,肯定有墓葬群存在,專家們將具體情況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在文物局的組織下,一支考古隊也來到了三座大土包前,對該片區域展開了挖掘工作。考古隊果然在土包下,挖到了一座大墓。這座墓的挖掘在當時,可以說是轟動一時。考古專家們經過耐心仔細的研究,發現該墓葬群居然是一片商朝時期的古墓。因為商朝大墓修建得十分隱蔽,所以還未被盜墓賊盜挖過。在後續的挖掘當中,考古隊一共挖出了3000多件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以及各種金銀器,絲織品。這座商朝大墓的發現,也是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不僅如此,在隨後的考古挖掘過程中,工作人員更是挖出了幾項世界紀錄。這幾項世界紀錄分別為:世界上最早的一把手術刀,世界上最早的鐵器,世界上最早的釀酒作坊等等。可以說商朝古墓的出土,讓我國考古界收穫了眾多存在了3000多年之久的青銅器。幾項世界紀錄的挖出,更是將我國許多項歷史提前了數百年,甚至是幾千年。

因為放羊老漢上交了自己所撿到的所有青銅器,並協助當地政府完成了考古挖掘工作,當地政府便獎勵給放羊老漢一面錦旗。放羊老農發現商朝大墓的地方,就在河北藁城台西村附近。該座商朝大墓出土的文化遺物包括:大量的青銅器與金銀玉器,以及許多陶器、石器、漆器、甲骨、紡織品和植物種仁等。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物,為後人了解商朝人生活的細節,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與歷史佐證。該商朝大墓中出土的最珍貴文物,當屬青銅材質的手術刀,以及絲織和麻織。通過這三件文化遺物專家們判定,當時的醫藥事業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藁城原本叫作槀城,槀在字典里同槁,意思為乾枯。根據《藁城志》的記載元朝時期的皇帝曾稱槀城是一座死城。這是因為在當時這座城池,只長野草不長糧食,不適合人群大規模居住。所以元朝皇帝才會在槀字上加了個草字頭,之後藁城二字便沿用至今。其實,位於冀中大平原上的藁城,也曾經水系發達,土地肥沃,是歷代的產糧大區。

除了台西村附近出土的14座商朝古墓,如今已經變成了國家級文化保護遺址以外,藁城市附近更是有著名的天台寺。天台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年紀,至今已存在1400多年。由於歷史的原因天台寺幾經興衰,民國時期天台寺更曾毀於一旦。現在人們見到的天台寺,是90年代重新修建的。天台寺以及商朝古墓的存在,無不是在證明河北這片土地曾有過,最璀璨的華夏文明痕跡。放羊老農發現的那些鐵疙瘩,根據專家鑑定已經存在了3400多年。它們的出土為考古學家提供了,了解商朝人生活的實物資料,可以說每一件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參考資料《藁城尋古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MXMHUBd8y1i3sJ6y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