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曝光:父母懂得這一點,比怒吼1000次都強

2019-08-31     鑫媽育兒經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段子:

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那麼只有三種可能:

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當媽了,三是她孩子到學齡了。

深有同感。

莉莉自從當媽後,就感覺生活只有兩種狀態:「忙」和「更忙」

「陪娃寫作業」曝光:父母懂得這一點,比怒吼1000次都強

特別是現在孩子放暑假,白天送孩子去各類興趣班,晚上還要陪著寫作業,簡直一刻不得喘息。

就拿寫作業來說吧,十個孩子有八個都讓人不省心:

坐不住:一會跑廁所,一會偷偷玩手機;

拖拉磨蹭:明明8點就能寫完,硬是拖到10點,暑假作業也是要拖到快開學才會開始瘋狂補;

出錯率高:剛剛教過的題,換個題型就又不會,仿佛失憶了一般……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每晚都和孩子「鬥智斗勇」,最後孩子哭了,自己也快瘋了。

「寫作業」明明是孩子的事兒啊,為啥把家長搞得這麼累?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境,聽聽莉莉和我的故事,也許你能有所慰藉。

孩子從小要上課學習

其實家長才是需要學的那個人

莉莉向我求助的時候,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我家孩子三年級,一放暑假就撒開歡兒似的玩,催他,他也不著急,平時寫作業也是,每晚都是我們陪著熬到半夜才能寫完。」

「我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再這樣下去,我真要瘋了!」

為了找到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根本原因,我提出去她家實地觀察的想法。

到了她家,不到10分鐘我就發現了問題

吃完晚飯,到該寫作業的時間,可孩子的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電視,莉莉就只能一遍遍催促

孩子終於肯進房間寫作業了,莉莉還在一旁碎碎念:每回都是這樣,什麼時候才能自覺點啊……

檢查孩子的作業,發現錯誤,立刻訓斥:這麼簡單的題也能寫錯,腦子都不動的嗎?

孩子把錯題訂正後,她又立馬變臉,表揚道:你看,你還是很聰明的嘛!

而整個晚上,莉莉的精力和時間全放在孩子身上,甚至連妝都沒來得及卸。

臨走前,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跟莉莉實話實說:

你家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問題出在你身上。

見莉莉一臉愕然,我連忙解釋:

首先,孩子千萬不能「催」。你越催,孩子潛意識裡自己的拖拉行為越被強化。

其次,你也有些嘮叨。「嘮叨」屬於負面激勵,只會激發孩子的厭學情緒,切忌同樣的話反覆說。

另外,你喜歡訓斥。孩子寫錯題時,訓斥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沒能力

最後,你表揚孩子的方式也不可取。

表揚孩子聰明,是肯定了他的智商,而沒有肯定他的努力。只有認可孩子的付出,才能培養他成長型思維呀。

聽完我的話,莉莉愣神了好久。

不止莉莉,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毛病:遇到問題總覺得是孩子的錯。

殊不知,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行為問題,根源往往都出在家長身上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教莉莉去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又告訴她,平時陪孩子寫作業,哪些是要注意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現在,剛八月初,孩子的暑假作業已經早早完成。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讀課外書、學英語口語。

而莉莉只需每天問一兩句,輕鬆無比

原來,孩子的所有問題

背後都是心理原因在作祟

我是田宏傑。

陪學,真的不容易。

研究兒童心理學多年,一直以來,我被稱為「老師們的老師」,可你一定想不到,我也曾為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發愁過。

2016年,我的女兒剛上小學。她之前在幼兒園一直表現很好,我也以為小學不用多操心。

可孩子磨蹭、分心、馬虎、寫作業大開腦洞……分分鐘讓我崩潰。

疲憊之餘,忍不住自嘲:

我可是教育心理學專家啊,如果我連自家孩子作業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麼去教全國的校長和老師呢?

種種壓力之下,我不得不去尋找一套讓孩子高效寫作業的方案

從前,我是站在專家的角度去教書;

現在,我必須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教小孩

我翻遍市面上兒童心理學的書籍,調閱無數專家學者的文獻,這才發現:

原來,孩子有問題是正常的

他們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對應的心理原理。

比如,孩子多動易分心,不是他們調皮,而是在14歲之前大腦額葉沒有發展好,神經的抑制功能不強。

再比如,孩子抗拒寫作業,也不是他們偷懶,而是人性本能的戰鬥逃跑反應。

了解孩子的心理後,就可以對症下藥

20秒啟動法」,讓她的大腦神經先預熱,再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一味催催催;

目標分析法」,讓女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討厭寫作業;

小步子原則法」,讓她專注的時間越來越長,不用家長盯著,也能自覺完成作業。

……

兩年下來,女兒的進步有目共睹。

不僅能自覺完成作業,而且正確率超高,偶爾需要我輔導,她也是一點就透。

天知道,這孩子現在有多讓我省心。

女兒獨自在認真寫作業

(桌面整潔,是為了清除學習干擾)

最讓我欣慰的是,女兒已經慢慢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專注力特強

班主任老師說,「欣欣上課時,小眼睛放著光一樣,直跟著我走。我總忍不住,讓她多回答些問題。」

瞧,連老師的溝通成本都省了。我再也不用去學校,請老師多照顧孩子了。

而且,女兒閱讀也不用我陪,自己抱著書就能看一整天。

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10本的書回來,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她就全部看完。

女兒的書櫃,上方盒子裡一般是最近看的書

每每看到女兒現在的學習狀態,我就想到約瑟夫·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

每個英雄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災難。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他不斷成長,跨越挫折。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成為給孩子指路的智者。

抓住孩子關鍵期

從作業開始,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

為什麼這麼強調作業的重要性?

因為孩子學習的四環——學校上課、考試、課外輔導、作業,你唯一能參與的就是輔導作業。

其他的,你就算想管,也鞭長莫及。

試想一下,當你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他的專注力、時間管理力、狀態切換能力、自主學習力自然提到提升。

最重要的是,這些能力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0de20BJleJMoPMKw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