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ZERO》《魔法少女小圓》的作者虛淵玄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07-04     牛腩粉漫畫

今天我給大家了解下動漫腳本和小說界中一位大佬,他就是被稱為「愛的戰士」虛淵玄。

虛淵玄是日本的劇作家、小說家、編劇,遊戲公司Nitro+董事,是NITRO社中少數核心之一。其曾祖父為貴族院議員和田維四郎;祖父為推理作家大坪砂男,被江戶川亂步稱為「戰後派五人男 」;父親和田周也是劇作家。其動畫代表作有《魔法少女小圓》、《fate zero》、《心理測量者》等等。

2011年1月份《魔法少女小圓》播出,這部由新房昭之+梶浦由記+蒼樹梅的作品在播放之前就由於強大的Staff受到了很大的關注,新房昭之化物語之後正值風口浪尖,梶浦由記在完成《空之境界》的音樂之後也是正在上升勢頭,正所謂這部動畫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看似治癒的動畫

可是如果只是這樣,此作品只能說會是一個良作。真正引爆《魔法少女小圓》話題性的卻是來自於第三話的播出。「已經沒有什麼好怕的了」在巴麻美說出來這集的標題之後不到一分鐘,她的頭就掉了。圍觀群眾們紛紛表示「這貨不是 Love and Peace的魔法少女啊!」,這時候他們才驚奇的發現這部作品的編劇居然是那個原來的黃油腳本寫手,曾經製作出《沙耶之歌》和《Phantom》的虛淵玄。

麻美學姐掉頭事件

「巴麻美三話掉頭」這件事情引發的結果就是,虛淵玄忠實的信徒們誕生了,他們看到老虛的名字就喊著掉頭,看到三話就說定律,看到學姐倆字就露出詭異的笑容。然後在某一次的訪談中,虛淵玄說出了「自己想成為愛的戰士」這樣的話,於是「愛的戰士」這一名號就被安在了虛淵玄頭上,以此來表示虛淵玄劇本下人物殘酷的命運。

那麼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大叔到底是怎麼變成今天的愛的戰士呢?

愛的戰士老虛

1972年12月20日,距離聖誕節還有4天,在這天虛淵玄小朋友誕生了。虛淵玄小朋友他家是典型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爸和田周是一個劇作家,也是演員,特攝,電影,電視劇都有參加過,他爺爺大坪砂男(本命和田六郎)更是和江戶川亂步齊名的被稱為「戰後派五人」的著名偵探小說作家。而老虛的太爺爺叫和田維四郎是日本貴族院議員,同時也是東大教授,日本礦物學的領導者。日本福島縣的和田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老虛的父親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老虛的家教自然是十分嚴格。從老虛日常的推特中也能窺見一斑,比如在《斬魔大聖》的OST曲集上就公然寫有「正太時代的虛淵玄想聽多啦A夢的主題曲,但是卻被老爹逼著聽西洋古典音樂」。

還有一次,老虛在推特上發推說「由於鋼翼是本人第一部作為一般向小說完結的作品,興高采烈的拿去發給親戚朋友們看了之後,老爹卻給我打來訓斥電話說「日語的表達太混亂了!」 只是一卷書就被他給找出數十個問題點,而且聽起來好像還在書上落滿了硃批,看來近期不得不回趟家接受老爹的教育指導了。哎呀好可怕~」,由此可以看出來,老虛的父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院派作者,真不知道老虛的父親在看了老虛那些作品之後會作何感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老虛,難怪有著很多黃油腳本家不具備的優秀的文筆和文字掌控能力。

1985年的時候富野大光頭的《機動戰士高達Z》播出了,這部號稱最慘烈的高達作品死亡人數比例在所有的高達作品中也算是很高的。當時相當一大部分青少年看了這部動畫,並且受到了極大的震撼。13歲的虛淵玄也在其中,這部動畫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影響了他後續的作品風格,比如在《Fate/Zero》裡面戰鬥的殘酷,所有角色幾乎全滅的結局和《機動戰士高達Z》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高達Z》

他本人也曾經說過「高達Z的萊拉大尉在入浴戲之後就陣亡了。那時候我受到了相當大的刺激。富野監督竟然讓那麼美麗的巨乳角色竟然就這麼隨便領了便當。還是中學生的我那是是對他相當的怨恨。我覺得即使是虛構的動漫人物,也不應該這樣輕易地喪失生命。」可惜當年萌萌噠的阿虛看起來並沒有吸收富野大光頭的教訓,反而成為了在自己的作品中變本加厲的折磨自己角色的老虛了。

大學畢業之後,老虛決定成為一個小說家,於是加入了Nitro+。NITROPLUS的前身是一個兒童軟體開發公司叫做DigiTurbo。老虛剛過去只能天天碼代碼,反而沒有多少寫東西的機會。直到有一天公司老闆小坂崇氣受夠了做兒童教育軟體的各種事兒逼意見,正好那時候成人遊戲市場看著挺好的,於是他想要做一款不那么兒童的遊戲,所以找來了老虛他們來做《Phantom》。

鐵血的幻影悲鳴——《Phantom》

鐵血《Phantom》

《Phantom》最初的設定是所有的姑娘都是幽靈,後來老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覺得老闆這個想法有點傻沒法寫,硬生生把《Phantom》給改成了硬派熱血槍戰片,至於遊戲中的立繪由只畫過兒童向插繪的矢野口君來擔當,而上色則是由當時作為新人才加入的生肉ATK擔任。然而因為他們不能因為做《phantom》就不做本職工作了,所以只能下班之後做這個遊戲。想想也真是慘。

更慘的是,遊戲發售之後銷量特別差,大概只賣出去2000多套,老虛也差點謝罪辭職。所幸雖然市場反應一般,但是由於作品真的很優秀,慢慢被網友發現,通過口口相傳,終於賣光了。

在當年的Galgame圈子裡,ALICE玩鬼畜不亦樂乎,葉還在純愛和貴圈真亂,鍵剛剛依靠AIR大火了一把,準備在自己的泣系之路上越走越遠,ELF還沒遭到」玉金事件「的巨大衝擊,燃系的TYPE-MOON還只有月姬的小說而已,那個時候以硬派戰鬥和熱血槍戰為主的galgame對於整個遊戲市場來說是巨大的驚喜。很多人甚至在《Phantom》玩過之後驚奇的發現galgame居然可以這麼玩。甚至說當年奈須蘑菇玩了《Phantom》之後都大力稱讚了老虛的作品稱「對老虛充滿了敬意」。由此也促成了後續奈須蘑菇和老虛在Fate/Zero中的合作。

憑心而論,《Phantom》就算放在現在的時代看也真的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作品。故事講的是大學生吾妻玲二在去美國旅行的時候無意間捲入了黑幫之間的仇殺,本來應該滅口的他因為有著優秀的素質而被洗腦培養成了殺手, 教育他殺手技巧的便是本作的女主角Ein。Ein是最早被洗腦失去記憶的殺手,有著代號「Phantom」之稱。

本作的遊戲中充滿了各種硬派的槍械設定和戰鬥場景的描述,包括在遊戲的過程中,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槍械進行任務,而這些槍械在現實中都是有著原型的。比如遊戲中的柯爾特蟒蛇,沙漠之鷹,AK47等等。有趣的是這種設定到後來反而成了盈利的手段,由於老虛的作品中對於槍械的描述十分逼真,受到世界著名的民用槍枝生產廠家大日本技研的關注,在這之後從此Nitro+作品中出現過的槍枝,基本都會被技研製作成真實的槍枝,Nitro+從此拿到的版權費比N+的遊戲利潤還高。這也算是最危險的遊戲周邊了吧。

可以選擇不同槍械,雖然並無卵用...

《Phantom》這部作品中有著濃重的老虛個人風格,因為老虛是一個電影迷,所以很多遊戲的場景都是模仿電影裡面的,比如主角玲二和少女凱爾的那條故事線,明顯會讓人想到《殺手萊昂》這部電影,而遊戲中凱爾也會有模仿電影《計程車司機》裡面羅伯特德尼羅台詞的場景。另外在最終決戰中Ein和凱爾在教堂對著舉槍的場景,以及凱爾戰鬥時候喜歡使用的倒數拔槍比誰拔的快的場景,正是典型的西部電影。

致敬《殺手萊昂》

《Phantom》這個遊戲是一個典型的三段式遊戲,第一部分是作為Zwin的玲二和Ein出逃失敗,玲二失手擊殺了Ein。第二部分是Zwin和小女孩凱爾無意間相遇,並且培養她成長,最後因為家裡爆炸以為凱爾死了,心灰意冷的跟其實沒有死的Zwin逃到了日本。第三部分則是Zwin和Ein遇到長大的凱爾到日本找他們報仇的故事。

三部分的故事,通過時間的變化將其分割開來。這種三段式的敘事方式也影響了後來的 AGE,由此創作出了「君が望む永遠」這部設定上很致郁,而且引發無數黨爭的作品,並且從瀕死的邊緣拯救了AGE這個公司。說起來,這種在極端環境下的愛情拷問也是老虛所擅長的內容。

回頭我們再來看看《Phantom》的劇情。這部作品的故事思想內核實質是上是老虛對於愛情的理解,即是:「最美麗的愛情就是毀滅」。

遊戲的Zwin和Ein之間因為孤獨所產生的愛情在老虛的筆下被描繪的淋漓盡致,玩家也很容易被帶入其中,比如在倆人第一次出逃的時候,Ein因為失去了自己求生的意義而想要自殺,Zwin阻止了她,並且給她取名「艾倫」,那時候的Ein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作為玩家的我在玩的時候也是被孤獨感引發的共鳴而感動。而在第一部分故事結束的時候,玩家所控制的玲二親手「殺死「了自己所守護的對象Ein,那時候玩家也一樣會有種心如死灰的感覺。

第一次擁抱

在第二部分,玲二會遇到小女孩凱爾,他保護著她,守護者她,就和當年Ein守護自己一樣,而當玩家以為親手守護的小女孩凱爾死去的時候,也會同樣充滿憤怒和悲傷。遊戲其中的一個BAD ENDING就是主角發狂殺死了所有的敵人,最後自己也坐著死去,筆者第一次就因為代入感過強,而打到了這個BAD ENDING。

遊戲的第三部分一樣讓人心痛,無論是凱爾最後死在玲二的懷裡,還是Ein最後和Master說的那些話,真正玩進去的人都會內心有所震撼。遊戲中有一個細節是讓我特別感動的,那就是當玲二被master派出來的人形兵器追趕的時候,人形兵器不小心碰到了已經死的凱爾的懷表發出了聲音,玲二因此才能擊殺掉最後的敵人,然後玲二看著凱爾的屍體說「對不起,最後還是要你保護我啊」,當時我想到了玲二和凱爾之間永遠不分離的誓言和暗暗許下的互相守護的人生,鼻子就是一酸。而遊戲中這樣類似的細節數不勝數,讓玩家在不經意間被觸動。

殺掉所有人的BAD ENDING

和老虛之後的遊戲不同的是,遊戲中實際上是有GOOD ENDING的,也就是最後艾倫和主角一起到了艾倫的故鄉,在廣闊的草原和藍天下,艾倫躺在草坪上看著天空,最後,伴隨著音樂艾倫對玲二說「到這裡就夠了,即使找不到故鄉,但是我有著你給我的名字,有著你給我的記憶,這就已經夠了」,然後艾倫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EIn的笑容

儘管這個結局看似美好,可惜對於玩家而言,尤其是喜歡凱爾的玩家而言,這樣的結局實在不算是完美。不過某些程度上這個作品也是告誡廣大男性同胞不要腳踏兩隻船啊,不然肯定是要完蛋的。啥?你想要雙飛!?做你的美夢吧!

2009年這個遊戲被改編成了動畫,動畫版採用卻是被很多人稱為坑爹的Transparent結局,在最後玲二都被路過的殺手馬車夫殺死,他最後守護住了艾倫的笑容,倒在了艾倫故鄉的草地上,艾倫也倒在了草地上,動畫最後定格在地上子彈殼的畫面。

這裡動畫採用了開放式的方法,有說法說是艾倫最後自殺了,也有說她沒自殺的,因為她找到了心中真正缺少的東西所以堅強的活下來了。哪種說法更加正確現在沒有定論,我個人更傾向於是自殺的說法,要問為什麼?因為這動畫的動畫原案也是老虛啊!老虛怎麼可能讓你有這麼幸福的結局啊!

擁抱天空

《Phantom》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是老虛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更在於它的作品屬性反映了老虛對於人性和愛的理解。有人認為老虛對於人性的理解是扭曲的,比如網上一直有流傳著某些宅宅的家長看了老虛的作品批評老虛這個人的說法,日本動畫業內也有一些人不喜歡老虛的風格,說到底這也是因為到後期老虛的很多作品都變成了為了虐角色而虐角色了,所幸這個問題在《Phantom》上並沒有表現出來,三個女性角色都是各具魅力,他們的支線劇情也是符合邏輯的。也許這也是因為這是老虛的第一部作品吧。順便說,這作2010年還出了一個重置版,受不了原來的畫風和H的可以去體驗一下這個版本。

賽博朋克外殼下的武俠小說——《鬼哭街》

男人復仇的故事

老虛對於「極端之愛」的理解在他的《鬼哭街》這部作品上得到更好的展現。作為一款純粹的電子小說,和《Phantom》不同,遊戲中出現了相當多的H場景,甚至遊戲一開始就是從H場景開始的。

遊戲的故事講的是,在未來的魔都,紫電掌的傳人孔濤羅被自己的師兄劉豪軍背叛,打成重傷,一年之後回來卻發現自己的妹妹被劉豪軍帶領的青雲幫中五個人凌辱致死,並且靈魂被分成了五分放在五個不同的人性傀儡之中,為了取回妹妹的靈魂和復仇,孔濤羅要一個個挑戰這五個人,並且從他們手上把妹妹的魂魄拿回來,從而復活妹妹。

說起來當時製作這個遊戲的時候並不是什麼大企劃,只是作為《Hello, World》的一個遊戲特典製作的,那時候虛淵玄沉迷中國武俠,接連讀了古龍,金庸那些武俠小說之後,拉著中央東口製作了這個作品,不小心做大了就搞成了一個短篇遊戲發售。結果口碑比《Hello,World》還好。

值得一提的是,此作品是賽博朋克與中國武俠風格的混合體,在設定上,遊戲中所處的世界是一個人類將自身和機械結合在一起的使用武功戰鬥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由於人體和機械之間的改造,外家拳大力發揚,內家拳逐漸沒落。而主角卻正是一個內家拳的使用者。

改造人的外家拳

正是因為老虛沉迷武俠小說,所以在這部作品中我們能看到相當多的古龍,金庸甚至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影子。比如遊戲中一開始主角斬殺金剛六臂章賈寶的時候,就和古龍《血鸚鵡》類似,都是以武林中幾乎無敵的高手在對弱女子進行玩弄時,忽然被亂入的主人公一擊斬殺開始,然後講述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主人公復仇的故事。遊戲中的很多招式也很中國功夫有關,比如遊戲中的金剛六臂章賈寶使用的也正是中國北少林拳法。同時遊戲中還出現了唐門暗器,鷹爪功,羅漢拳等等中國武俠功夫。

八臂金剛

鷹爪功

遊戲的劇情可以說是建立在一個大反轉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如果知道了劇情再去玩就會覺得索然無味,這點和《媚肉之香》《Ever 17》等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虛淵玄在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的遊戲時間裡面布置了一個局,遊戲中的人物好像他的棋子,他通過讓這些棋子在棋盤中戰鬥,在最後時刻將棋盤掀翻,讓玩家有一種」臥槽!原來這樣「的感覺。儘管很多人知道最後的結局之後心裡說的是「臥槽,就這樣?!」吧。

值得嗎?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可能會極度影響遊戲體驗,請謹慎閱讀】

這真的是愛嗎?

在遊戲的最後孔濤羅發現妹妹是自願被凌辱並被分割成五個靈魂的,她是因為被濤羅許配給了自己不愛的豪軍,所以決定通過作賤自己,引起哥哥的注意。而劉豪軍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只是深深的愛著瑞麗的,所以只能默默接受瑞麗的想法,但是對濤羅的不解風情感到憤怒。

這部作品中讓人爭議最大的也就是這個結局,這裡面虛淵玄將愛的極端環境再一次升級。你是否願意為了愛的人犧牲一切?你的靈魂,你的肉體,你的所有尊嚴和存在的意義。你又是否願意犧牲其他完全無辜的人?愛是否真的可以跨越一切的條件?在遊戲中孔瑞麗給玩家了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可是這樣的結果並不會讓玩家感覺溫馨,反而有種不寒而慄感。

這種愛情真的好嗎?如果玩家看到《鬼哭街》發出這種疑問的話,那麼老虛的最後一個,也是我認為最優秀的一個Galgame《沙耶之歌》將愛情放在了最極端的環境之中?肉體和靈魂,你想要哪個?

只有你的世界——《沙耶之歌》

只有你的世界

如果你有一天睜開眼睛,整個世界都變成了血腥的蠕動的肉塊,那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再這樣的世界裡面遇到一個純潔的完美無瑕的少女,你會愛上她嗎?

如果這個你眼中的少女,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怪物,你又該怎麼辦?

活在這樣的世界裡

遊戲中的主角所面對的正是這三個問題。遊戲講的是大學生匂坂郁紀在遭遇了車禍之後,由於大腦受傷,整個世界在他眼裡都變成了噁心的肉塊,所有的正常食物都變成了噁心的味道,而有一天他遇到了沙耶,這個在他眼中的世界中唯一一個正常的人類。於是他搬出了醫院和沙耶住在了一起。可是實際上沙耶的本體是通過「銀之鍵「召喚過來的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紗布·尼古拉絲。

沙耶的原型

借鑑於《火之鳥》和克蘇魯神話的沙耶之歌在發售之前就打著純愛的標籤發售,雖然遊戲本身某種程度講確實是純愛類型吧,但是可想而知衝著純愛和那個騙人的封面去購買的玩家買了之後會多糾結。

遊戲中的核心便在於在兩個世界之間的轉換,在主角的視角中,正常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肉塊的腐爛世界,沙耶是唯一的純潔的,但是在大眾眼裡,沙耶才是恐怖的怪物。這其實不也是愛情的真正含義嗎?我們總說著,彼之砒霜 ,吾之蜜糖,我們總說著,情人眼裡出西施。在別人眼裡的怪物,在自己眼裡可能才是最美麗的。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你願意為了愛犧牲多少呢?你的朋友?你的親人?無數無辜的陌生人?還是說,甚至這個世界呢?可以說,老虛在這個遊戲中徹底質疑了愛情這個概念。在遊戲中,主角的朋友耕司的女友青海想來郁紀家裡探望郁紀,結果正好遇到了沙耶。女孩看到怪物的沙耶,恐慌的攻擊了沙耶。於是沙耶殺了那個女孩,並且為了不為郁紀帶來麻煩肢解了她,這時候郁紀回家了,他看見的景象是沙耶正蹲在地上吃一些果凍一樣的東西,於是郁紀「假裝」自己不知道那些水果是什麼也高興的拿起來吃了起來。

其實吃的是青海的肉

這一段場景在遊戲中展現的是郁紀眼中的世界,我們細細思索起來,真實的世界中,郁紀不就是吃人肉了嗎?在你眼中的美麗和溫馨,可能在別人眼裡就是恐怖和反人類的。

但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如果世界上除了你和你的愛人之外別無他人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在乎其他人呢?若你們真心相愛,那麼你們又何必在乎世間他人的看法呢?你們彼此相擁,互相取暖,共度一生,難道這不是你想要的嗎?

永遠在一起不好嗎?

於是遊戲的三個結局分別對愛情的存在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嘲諷,這三個結局都是BAD ENDING。沒錯,你沒聽錯。老虛就是這麼吊。這部老虛的傑作中,竟然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GOOD ENDING。

第一個結局中,沙耶幫助郁紀改造了大腦使得郁紀回到了人類的世界,這也就是放棄了他人眼中的所謂愛情,而他迎來的則是現實世界的懲罰,被關進了監獄。在監獄裡面他依然不知道沙耶的本體到底是什麼,在某個夜裡,沙耶來見了郁紀。可是正常了的郁紀卻再也認不出沙耶了。郁紀用手機打出了」我愛你「遞給了沙耶。沙耶沉默的抽泣著,然後永遠的離開了郁紀。

再見了愛人

在這個結局中,老虛將愛情回歸到了現實意義之中,即是所謂的」愛情「會被現實所打敗的。就算是最後郁紀說出我愛你的時候,也沒有再次見到沙耶真正的樣子。人終究是自私,虛假,偽善的動物,人類永遠會趨向於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而愛情也是建立在同樣的物種之上的,現實中永遠不可能有著真正純潔的完美的愛情。

第二個結局中,沙耶被醫生涼子殺死,憤怒的郁紀殺死了涼子,之後自殺。郁紀的朋友忍受不了連環的精神重創,也選擇了自殺。這個結局可以說是最黑暗的結局了,沒有一個人得到了善終。這個結局中,我似乎能夠看到虛淵玄如同上帝一樣嘲諷著他筆下這些命運悽慘的角色,在互相廝殺之中走入了毀滅。愛情?你去爭取吧,你去努力吧。你什麼都不會得到的。那麼生存又有什麼意義呢?乾脆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就把自己掐死算了。這也是這個結局十分讓我討厭的原因,完全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最慘烈的結局

所幸還有第三個結局,這個結局也是很多人把《沙耶之歌》稱作神作的原因之一。在這個結局中,沙耶開花了。為了郁紀,沙耶化作了無數的孢子,播撒到世界各處,為郁紀創造了一個能讓郁紀感覺到幸福的世界。這個世界中所有的人類都被啥也變成了肉塊狀的怪物,但是在郁紀的眼中卻是一個無比美好而幸福的世界。只是這個世界中再也沒有沙耶了。

沙耶開花了

為了愛情究竟能犧牲多少?比起沙耶而言,郁紀這個人類真是比沙耶差的太遠了。無論在哪一個結局中,可以說沙耶都是竭盡所能而為郁紀著想,郁紀卻不是這樣的,經常有著動搖的想法。在真正的愛情中亦是如此,總是有著付出的那一方,自我犧牲的那一方。

再見沙耶

沙耶最後選擇了犧牲自己,給予郁紀永久的幸福。我們能說這個結局就是一個完美的GOOD ENDING嗎?事實上在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毀滅之後,在沙耶也死去之後,郁紀必將一個人永遠孤獨的在沒有沙耶的虛假的世界之中生活下去。這無疑也是虛淵玄對於愛情提出的疑問和嘲諷。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主張適者生存。憑著智慧,人類現在正可說是站在生物系譜的頂峰。一般大多數生物為了在 嚴苛的環境中生存,都進化成便於存續繁衍的型態,而人類站在這個頂峰,身處於由自身所創造的、最適合人類屬 人類種生物生存的環境中,要生存,要繁衍,真是太輕易了。

是因為要繁衍太輕易了嗎? 結果人類產生出愛情。 就另一種意義上來說,愛情這觀念可謂妨礙了生物的繁殖。在大自然中若必須要情投意合才誕下下一代,恐怕 有九成以上的物種都會消失。

那麼,擁有愛情這種束縛的人類,所愛的對象,又是否必須是人類?只要靈魂是純凈的,外表是否沒那麼重要? 所謂的愛情,到底是出自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 沙耶之歌,在這首破滅的禁斷戀曲中,我希望讀者可以找到答案。即使找不到也沒關係,反正,小說只要好看 就好了。

——《沙耶之歌小說版 前序》虛淵玄

在創作了《沙耶之歌》之後,虛淵玄一度陷入了創作的低谷。他也坦言」那個時候,對著走到劇中的角色們,我還能對他們說『嗨,估計以後的日子也會很不容易,總之加油吧』然後拍拍他們的肩將他們送。不知從何時開始,連這一點我都做不到了」。這也許也和虛淵玄黑暗的故事有關。別人的故事,儘管是悲劇,但是悲劇中總會給人留下一絲絲希望,而老虛的作品中,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希望,或者說悲劇兩面的另外一面便是所謂的希望,在悲劇之中這些角色或坦然或發狂,無可奈何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只能強顏歡笑在生命的最後留給玩家們倒下的背影。

有關老虛的galgame的部分就講到這裡,老虛在N+期間,也參與了創作了其他作品,如《吸血殲鬼》,《續・殺戮荒野 -地獄之通緝犯-》等等,這些作品或是評價一般,或是沒有太大影響力,在這裡由於篇幅所限就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玩玩看。

說到底,製作Galgame時期的老虛所創作的內容是完全自由的內容,早期的他處於創作力爆棚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他的才氣和想法都通過遊戲得到了展現,可以說Nitro+對於老虛也是完全的放任性照顧,這在galgame業內並不多見。

儘管我們看到的是老虛的殘酷,但是事實上老虛在《沙耶之歌》之後曾經一度陷入過無法寫出東西的情況來,也許這和《沙耶之歌》的殘酷性有關,無論如何當作者已經陷入無法面對作品中的角色的困境之中的時候,懷疑自己無法寫出溫暖的結局的時候,對於他而言,寫作確實會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Fate/Zero》:英雄悲歌

這個時候,將老虛從深淵中拉出來的是曾經崇拜過他的友人奈須蘑菇,經由他的邀請,老虛撰寫了《Fate Stay Night》的前傳《Fate Zero》。正因為FZ本身是FSN的前傳,所有老虛在FZ裡面可以放開的去寫任何他想要的BAD ENDING,即使角色死去也是無所謂。

與FSN相比,FZ的故事更加殘酷鐵血。如果說FSN還是一個聖杯戰爭背景下的戀愛故事,那麼FZ就是無情的戰爭。而FZ在故事承接關係上,也在補完了很多FSN的謎團同時完善了FATE的世界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FZ的故事包含了很多老虛個人的風格,這種風格最明顯的就是對於武器的使用了。作為一個軍械迷,老虛在裡面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私貨。比如老虛在FZ裡面詳細描寫了切嗣的槍械口徑和子彈型號。我們還能看到愛麗絲菲爾飆車使用的的梅塞德斯-奔馳300SL。

而Saber和Berserker的地下車庫的槍戰則明顯是老虛處於對槍戰這種形式的熱愛,奈緒蘑菇是絕對不會寫出這種劇情的。說實話我看這段的時候,腦子裡面想到的卻是《Phantom》的槍戰場景。說實話喜歡魔法和近戰的奈須蘑菇是不會描繪這種場景的,這種近乎鐵血的熱血感是只有老虛才能描繪的。

而說到劇情,FZ從劇情上看不是一個有著固定主角的故事,雖然說很多人認為衛宮切嗣是主角,但是事實上,他不能完全在故事裡面算作主角這個角色。他更像是這個群像劇的引導者,通過他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聖杯戰爭的全貌,衛宮切嗣這個人只是FZ故事的一個縮影。FZ整個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便在於,故事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個性鮮明,有著自己的目的的。你很難在故事中說出那一方是正派,哪一方是反派。這種殘酷的特質和老虛筆下的戰爭是類似的。

老虛將這種」戰爭「完全描繪成了悲劇。悲劇的核心在於什麼呢?一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的核心在於把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給你看。忠誠之人無法得到信任。就像是故事裡面的lancer,被自己的Master背叛,帶著永恆的詛咒死去;努力的人無法的到回報,又好比間桐雁夜,為了愛人自我犧牲,企圖拯救間桐櫻,卻被背叛,吞噬。正義者被嘲笑,追求愛的人則永遠得不到愛,充滿鬥志的人在戰鬥前就死去,這種殘酷的命運在Fate Zero的人物中都有體現,整個FZ的故事就是英雄們的悲歌。

可是Fate的人物塑造卻恰恰是建立在這種悲劇的核心上的。FZ和FSN故事中最明顯的不同則在於衛宮切嗣和衛宮士郎兩代人的不同。與衛宮士郎的「正義」相比,衛宮切嗣的正義更加殘酷,衛宮切嗣的正義是更類似於「如果殺一百個人能夠拯救一千個人,那麼我就會殺了這一百個人」。

他的這種正義的觀念來自於他自小的的價值觀,剛剛懵懂的愛人被父親的實驗弄成活屍,為了貫徹內心的正義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而後又為了「多數人」的正義親手將自己的老師的飛機用飛彈炸飛。

將自己的老師親手殺死的那一天,也就是衛宮切嗣作為少年的最後一天。在之後的他,再也不能作為一個少年活著了,而是背負著」正義「這一殘酷的包袱永遠為了實現正義的存在而活著。就像是小說的最後一段對於衛宮切嗣的描寫一樣,在淡淡的月光下,少年曾經向少女許下的誓言,卻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

——小切,吶,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

她的微笑,她的溫柔,他絕不會忘記。

這個世界如此美麗,好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這個幸福的瞬間。

他這樣想著,不由自主地說出了誓言。

今天的心情,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我呀,想成為正義的化身哦。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會討厭衛宮切嗣這個人,就是因為他對於理想過分的追求和對於正義的曲解。但是這也是衛宮切嗣的魅力之所在,他就如同伊卡洛斯之翼一樣,企圖飛向高空觸摸到陽光,卻最終被陽光灼傷,墜落,一無所獲。小說的最後將衛宮切嗣描寫為」一生中一事無成,沒有贏得過任何勝利的男人「。這對於他也許是最確切的評價吧。為了理想失去了一切,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得到。這個為追逐理想放棄一切之人,最後失去理想心灰意冷便是老虛整個故事核心中最核心的悲劇。

可以說衛宮切嗣所拋棄的正是言峰綺禮一直想要得到的。這種空虛感折磨著言峰綺禮,轉換成為了對於衛宮切嗣的恨意。他是多麼希望能夠和衛宮切嗣一樣有著可以追求的東西啊,這樣就不會被空虛所折磨了。這個便是故事中的另一面,衛宮切嗣和言峰綺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言峰綺禮的悲劇在於生而無物,他沒有任何所追求的,沒有任何所相信,感受不到任何溫暖,沒有任何感情,對他來說,生命永遠都是悲劇。

此外對於每個角色而言, 第四次聖杯戰爭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FZ最優秀的地方便在於它對於每個角色都描寫的十分生動。肯主任對於Lancer的背叛,Caster和龍之介之間的共鳴,愛麗絲菲兒和Saber的友情,久宇舞彌作為工具的死去,英雄王的飛揚跋扈,間桐雁夜的悲劇和遠坂時臣的慘死,蘭斯洛特的悲鳴,每一個角色在第四次聖杯戰爭中都得到了完美的塑造,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單獨拿出來都可以分析很久。

《魔法少女小圓》: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

正如上篇所提到的一樣,大部分人得知虛淵玄這個人的存在都是通過《魔法少女小圓》這部動畫而得知的,之前虛淵玄雖然也做過動畫的腳本,但是沒有過在這樣豪華製作staff下製作動畫,和新房昭之與梶浦由記合作製作的《魔法少女小圓》輕而易舉的達到了虛淵玄個人名聲的巔峰。

《魔法少女小圓》最重要的一點便在於對於傳統魔法少女故事的巔峰。

傳統的魔法少女是什麼樣呢?木之本櫻和奈葉會告訴你正統的魔法少女應該是穿著閃亮華麗的小裙子去和魔物輕輕鬆鬆的戰鬥的,每集放個大招,稍微努努力就可以打敗敵人,這才是最傳統的魔法少女。但是在《魔法少女小圓》之中,死亡和墮落居然成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對於看慣了kirakira粉紅色魔法少女的觀眾而言是巨大的震撼。

然而,就如同虛淵玄自己所說,《魔法少女小圓》的故事並沒有那麼脫離」魔法少女「這個概念,為什麼他會這麼說呢?因為他特麼是黃油寫手啊!天知道黃油裡面有多少魔法少女X觸手的Play,這種只是墮落和死亡的故事對虛淵玄來說連重口味都算不上。老虛只是把里番裡面對於魔法少女的想像放在了表番上,沒想到就引起了這麼大反響。

虛淵玄的故事中,對於」意志「有著自己的理解,老虛的意志不是那種少年漫畫的熱血和永不放棄,而是在經受住無數次打擊之後的英雄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意志,於是我們看到了《Phantom》之中的玲二為了保護Ein傾盡所有,看到了《沙耶之歌》之中一個人和全世界對抗,看到了《Fate Zero》中絕望的衛宮切嗣。在《魔法少女小圓》之中,這種意志力的體現便是救贖。虛淵玄將傳統的魔法少女的存在的意義「幫助他人」變為了一種類似悲劇英雄的犧牲。在一個個魔法少女都被吞噬,都絕望的化為魔女消失之後,你是否還願意繼續成為魔法少女去救贖他人呢?

於是我們看到「再也不怕了」的麻美學姐想要繼續幫助他人,被一口咬掉腦袋。

為了幫助上條的沙耶加成為了魔法少女,然後被背叛墮落成魔,我們看到杏子重拾了「正義的魔法少女」之名後馬上和沙耶加死在了一起。看到這一切的鹿目圓香似乎應該選擇遠離魔法少女這件事情,再也不想當什麼魔法少女了,因為你看成為魔法少女就意味著悲慘的命運啊。

不是的。

他們每一個人難道不是把自己的信念貫徹到了最後嗎?麻美學姐將魔法少女之名貫徹到底,最後也取得了小圓這個夥伴,得到了心靈上的救贖。沙耶加到最後也沒有用魔法的方式取得上條的愛,杏子最後撿回了魔法少女的驕傲,勇敢的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為了救贖沙耶加犧牲。

虛淵玄似乎就像是在問著鹿目圓香「你願意成為魔法少女去貫徹正義,幫助他人嗎?即使會變成身魂分離的殭屍,即使總有一天會變成魔女被別的魔法少女獵殺、甚至傷害他人 。即使所有付出都無人知曉,無從求回報, 即使這樣,你也要當助人的魔法少女嗎?」

於是在故事的最後,我們看到小圓犧牲了自己救贖了全世界的魔法少女,把一切的罪惡,一切的痛苦,一切都背負在了自己的身上。再也魔女了,再也沒有痛苦了。可是呢,卻也再也沒有人記住小圓了。

除了曉美焰。

故事中的曉美焰是脫離了救贖這個主題的存在,她從來不在乎什麼"拯救他人的魔法少女"這種事情,她唯一在乎的只有鹿目圓香。曉美焰這個人物的設置讓《魔法少女小圓》整個故事的主題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上升,如果沒有曉美焰,那麼這個故事僅僅只是魔法少女獲得救贖的故事。她在《魔法少女小圓》這個"鹿目圓香犧牲自我拯救世界的劇本中"是一個破壞者的存在。她從一開始就是個『只為一人的魔法少女』——某個角度來看,她並不是一個『魔法少女』,她沒有背負魔法少女的宿命,她的宿命只有拯救鹿目圓香而已。

曉美焰的這種劇情設置,反倒比較像是《沙耶之歌》和《鬼哭街》中,只為一人而造成無數死傷的早期虛淵故事的主角。不僅如此,從一些設定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曉美焰這個角色上面還寄宿了很多虛淵玄的私心在。這從她使用的武器中就可以看出。曉美焰所使用的槍械,彈藥,爆炸物等等都是現實世界中所存在的武器。比如小焰用來射殺QB的手槍Beretta 92FS就是貝瑞塔92手槍系列。這種手槍是半自動手槍,使用閉鎖槍機與槍管短行程后座機構、單動/雙動模式,使用的子彈是9 x 19毫米子彈。

而小焰常用的手榴彈M26 hand grenade,則是1946年美軍在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手榴彈使用問題的基礎上,製作的一種配有觸發/延期雙功能引信的新型手榴彈。這種M26式手榴彈於1949年完成設計定型,50年代初開始在美軍服役,主要用於陣地防禦和城市巷戰殺傷有生目標。從這些槍械的使用上,虛淵玄這個軍宅在曉美焰這個角色上抱有很多自己的私心。

在劇場版《魔法少女新篇 叛逆的物語》之中,我們更能看出曉美焰這種特質,她完全脫離於魔法少女這個概念之外,不在乎任何其他魔法少女的想法,心甘情願的為了拯救鹿目圓香而成為魔女,即使鹿目圓香會恨她,會討厭她,可是她絲毫不在乎。她完全是為了拯救鹿目圓香而存在的人。於是在《叛逆的物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圓與世界"這種矛盾。在小圓看來的自我犧牲,卻不是曉美焰真正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小圓回來,回到日常生活中來,真正的拯救小圓,為了這一點,她甚至不惜和小圓作對,被小圓討厭,被小圓恨。

在《叛逆的物語》最後,曉美焰對小圓說:"總有一天,你會成為我的敵人。"我們可以看出來故事還沒有結束,也許在下一部的故事中,兩人終會一戰,這時候將"愛與世界"的矛盾最終化解。

《心理測量者》: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由日本國民級人氣真人電視劇《跳躍大搜查線》的導演本廣克監督,Production I.G製作,倒A企劃,虛淵玄編劇的作品《心理測量者》,其實一開始是想要做成"現代版『機動警察』的,但是後來在經過討論後最終決定製作成為一個反烏托邦類型的動畫。動畫的旨在於描述在黑暗的一線戰鬥們的警察的故事。

《心理測量者》的故事發生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由於陷入內亂之中,紛紛走向了專制獨裁統治的道路,底層人民生活極為艱苦。只有日本建立起了一套名為"西比拉"的有效的社會制度。"西比拉系統"讓人類的心理狀態和性格傾向都能被數值化。所有的慾望、感情、社會病態心理傾向等全部被西比拉記錄並管理,社會大眾的人民以"好的人生"作為目標,竭力於達成"優秀"的數值。

和老虛之前的作品略有不同的是,這次老虛所描述的故事所涉及的層面更加大了。如果說之前虛淵玄的故事還在於描述個人情感的話,這次的故事更在於描述個人在社會之中所受到的影響和變化。不過和老虛在galgame作品之中對於很多作品的致敬一樣,這次的故事其實非常類似於喬治奧威爾的《1984》,甚至在動畫劇情中也出現了《動物莊園》和《1984》兩本書。

和《1984》類似,《心理測量者》也出現了一個"老大哥",這個"老大哥"就是西比拉系統本身。西比拉系統通過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來監視所有的生存民眾,一旦出現色相數值達到臨近犯罪指數的,就會被馬上關押或者消滅。在這種系統下,很多人在出生的時候就被認定為罪犯,從此再也沒有人身自由。因此雖然系統創造出來的目的是帶給人類幸福,但是實際上這種幸福是虛偽的。因為在這個系統之下,每個人都是為了不被系統所消滅,為了達到好的數值而戰戰兢兢的強行讓自己數值提高,他們甚至會使用催眠和藥物的手段來達到合格的色相指數。

動畫中的普通民眾生活完全沒有任何期待可言,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被定義好的。這種看似"共產主義"的美好生活在根本上抹消了人類前進的任何動力,他們生活在消費主義,物質糜爛的前提下,看似美好的外表下其實是腐爛的肉體(是不是和沙耶之歌很像啊嘻嘻)

與這些普通民眾相對的則是安全局刑事科的成員,由於要與犯罪分子接觸,這些人之中有一些是從接近犯罪色相的"罪人"中選拔而來的,這些執行官人被稱為執行官,而管理這些人的則是監視官。在這些監視官之中,動畫中的主角常守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老虛的作品之中其實經常會出現一些爭議比較大的角色,比如沙耶,比如玲二,常守朱其實也是一個具有很大爭議的角色,很多人認為常守朱是一個聖母,只是一個為了所謂的善良而讓自己的好友陷入危機的人。我本人特別討厭"聖母"這個說法,因為這個說法抹消了一切人類美好的品質,將對人的同情心,對不公平事的正義感完全消除。這種赤裸裸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不相信人類社會存在"愛和善良",似乎人類社會就是只有弱肉強食。

女主的進步;

常守朱的存在事實上是老虛對於故事把握的一種進步,在他的故事中終於有一個"溫暖"的角色了。可以說整個《心理測量者》第一季就是常守朱本人的成長史。她從第一集那個握槍都會顫抖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有著堅定眼神的堅強女性。在這之中爭議最大的一集就是第11話之中,常守朱親眼看到自己的朋友被白毛殺死卻無能為力,由於白毛的免罪體質dominater不會對白毛產生任何作用。這個時候常守朱崩潰了,很多人因此說常守朱是一個懦弱的人,事實上常守朱是信仰"西比拉系統"的體制的。她生存在這種體制之下,並且被這種體制所控制,而在dominater無法使用的那一刻,她的信仰崩塌了。

在這之後,常守朱成長了,她慢慢從一個被洗腦於體制之中的人變成了一個開始質疑體制存在意義的人。這也是她和白毛最大的不同,她始終生存在體制裡面,就算到了最後,她也只是對"西比拉系統"說"總有一天會有人來關掉你們"。這也是她和白毛最大的不同,白毛的存在更類似於革命家或者乾脆說就是恐怖分子,對於體制直接的破壞所滿足的只是自己對於體制本身的憎恨,失去了體制掌控的普通民眾生活會完全崩塌,社會將陷於混亂。白毛是完全不會在乎這些的,可是常守朱會在乎,所以她不會關閉"西比拉系統'。這就是她善良和在乎他人的一面。

我想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正義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實現正義的渴望而存在的,而是在於在困苦與艱難之中依舊考慮他人,幫助他人的心,這才是真正的正義。老虛劇本中的常守朱便是這樣一個英雄,她和狡齧慎也,和白毛都不同,她因隱秘而偉大。

虛淵玄製作過的作品當然不僅僅有我提到的這些,他在2014年參與只做了《樂園追放》,並且之後也參與了《ALDNOAH.ZERO》一期的前三話腳本(所以劇情坑了不要找他啊XD)。

同時他也是一個特攝迷,2015年參與了《假面騎士鎧武》的製作。他的小說也寫的很有趣,像是《白貌傳道師》《銀之翼》都值得一讀。

我常想,那麼多的Galgame腳本家,如果大家都是寫著那些校園的吳儂軟語,會不會太過於乏味?如果沒有血與從天而降的RPG,那麼世界上會不會因此而變得太過於無趣呢?那些因此流下的淚水,那些在腦中揮之不去的倩影,那把舉起的槍,那劍斬下的悲傷,這些的背後也許真的是虛淵玄對於角色的"愛"吧。

畢竟他可是自稱愛的戰士的男人呢。

END

喜歡的記得關注!點贊!轉發!謝謝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99S_WsBmyVoG_1ZRC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