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台島擾攘不安。此時,島內一小撮「台獨」分子忍不住見縫插針、跳出來渾水摸魚,妄圖組織所謂「制憲公投」,繼續為「台獨」活動鼓譟造勢、招搖撞騙。
所謂的「台獨」,實質就是自取滅亡。我們警告某些人,繼續挑動這類「台獨」鬧劇的結果,只能是自尋死路!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寶島繁衍生息。千百年來,兩岸同胞為開發、建設寶島,保衛寶島,祖祖輩輩篳路襤褸,不畏流血犧牲,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無論「台獨」分子如何絞盡腦汁企圖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但淺淺的一灣海峽根本隔離不了兩岸同為中國人的血肉關聯!
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推進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復興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為了實現這一崇高目標,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前仆後繼,千難萬險,矢志不渝。「台獨」分子如果鋌而走險,祖國大陸必將依法採取行動,順勢而為,加快統一步伐。
蚍蜉撼樹,自不量力。「台獨」勢力妄圖以所謂「公投」方式製造分裂,純屬白日做夢。「台獨」勢力不要以為有外鬼撐腰,就可以瘋狂撒野,為所欲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早已成為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全體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在事關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一寸一厘都不會動搖,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經過70多年的不懈奮鬥,大陸已經對台灣形成全面性、壓倒性優勢。大陸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吸引力不斷增強,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牽引力、主導權不斷增強。近年來,大陸落實同等待遇,推出惠台措施,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兩岸命運共同體成為日益生動的現實。
開大門,走大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我們願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凝聚全民族智慧,共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台獨」是條不歸路,有理智的台灣同胞決不會把個人、家庭和台灣的前途命運寄望於「台獨」分子飲鴆止渴式的所謂「公投」上!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際,病毒才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但偏偏在「戰疫」過程中,對岸的民進黨及其當局卻將疫情視為謀求進一步「台獨」的機遇期。在這一根本性誤判基礎上,民進黨當局進行的一系列無恥政治操作,終將面臨一敗塗地的命運。
4月27日,台灣經濟部門相關單位發布了一個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今年3月台灣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0分,較上月減少4分,燈號由上月的綠燈轉向黃藍燈,出現向低迷轉變的趨勢。該部門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台灣經濟景氣明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影響。但實際上,除了受疫情影響,台灣經濟更被操作意識形態上癮的民進黨當局拖慢了、搞壞了、玩脫了。
看台灣經濟好不好,一個最為重要的指標就是兩岸經濟交流是否順暢、熱絡。兩岸興,台灣就有錢賺;兩岸經濟交流受限,台灣過日子就要勒緊褲腰帶。這樣的關係,不是民進黨當一廂情願說「脫鉤」就能「脫鉤」的。
弄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更清晰地認識到台灣經濟未來的極大不確定性。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不確定性即便排除潛在戰爭的因素,在「現世安好」的狀態下,台灣經濟也會被民進黨當局搞出千瘡百孔,面臨重重危機。
近期,從台北到高雄,台灣各地都有知名餐廳於近期歇業。台灣經濟研究院4月24日公布3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和營建業皆連續3個月下滑。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日前公布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總數為73.39點,與上月相較下降5.12點。
縱使目前數據下降得似乎沒有多厲害,但已經顯露出台灣經濟的頹勢。勢起了,很難挽回。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近日公布最新預測,將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去年12月發布的2.44%下修為1.03%。預測數據腰斬過半,悲觀情緒溢於言表。
從效果上看,民進黨當局似乎應該感謝新冠疫情,如果沒有此次防疫任務,台灣民眾的關注點無疑將集中在經濟領域,而這正是搞不定兩岸關係的民進黨當局的致命軟肋和硬傷。如今新冠疫情為民進黨當局抗下了一波傷害,但疫情過後,台灣經濟話題將重回公眾視線。「借疫謀獨」的民進黨當局將面臨一大堆自己挖出來的、填也填不滿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