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耐克鞋的人,怎麼還不投資耐克的股票?

2019-12-19     華盛前哨


編者註:財報將襲,股價新高,好貴?貴才能好,好才能貴。

作者/華盛學院Jay

不論是市值、收入還是利潤規模,Nike始終是全球運動品牌的頭號霸主,不僅國內運動品牌望塵莫及,連運動雙雄的另一極Adidas也感到追趕乏力。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多少年來,Nike所象徵的運動精神,已經成為這家傳奇品牌內涵競爭力的一部分。在深厚的文化積累之外,公司管理層所具備的戰略思維、極致的營銷和運營能力都是超級品牌的奠基石之一。

就連傳奇基金經理Peter Lynch都沒少在《戰勝華爾街》這本人盡皆知的投資寶典里吹噓這隻超級成長股,而且更加讓讀者驚訝的是:該書出版20年後,Nike仍然是一隻炙手可熱的強勢股,那些在20年前該書出版時便認定Nike已經很龐大、已經上漲了很多,所以不敢買入的投資者,後來又錯過了幾十倍的投資回報

2019年12月19日,Nike將在盤後發布Q2財報,而公司的股價也在近期不斷衝破歷史新高。趁著財報將出,讓我們來回顧一下Nike的歷史業績,以及這家傳奇企業的競爭優勢吧。

近年歷史業績回顧

2010-2018年間,Nike的營業收入始終保持平穩增長,雖然在增速上略不及Adidas,但是勝在增速非常穩定,算下來營收年復合增速在8.34%左右。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所


歸母凈利潤方面,Nike在2018財年受美國稅改的影響,全年凈利同比下滑超50%。除去2018財年的影響,Nike的凈利潤增速經常在雙位數以上,2010-2018年間的凈利潤年復合增速達到7.32%,9年間凈利潤總額接近翻倍。此外,與Adidas相比,Nike的凈利潤增速雖然整體稍慢,但在波動上要小很多,這在體量遠超的情況下顯示出熨平周期的能力。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EBIT利潤率方面,儘管整體水平在今年來維持不變,但由於差異性定價的執行,地區間的利潤率水平有所變化。其中大中華區的EBIT利潤率水平最高,似乎中國的消費者對Nike產品的價格接受度更高(或許與時尚和「炒鞋」風波有關聯)。此外,北美地區EBIT利潤率幾乎維持不變,而歐非中東地區利潤率在下滑後又有所提升。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Nike的全球市場占有和份額表現

2019財年,Nike北美分部仍然是營收的核心來源,當年占比達到41%,正好是歐非中東分部和大中華區分部的總和。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市場份額方面,Nike在中國及美國兩個核心市場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領先地位。根據Euromonitor提供的數據,2018年Nike在美國運動鞋服行業Top10品牌中份額排名第一,達到18.3%,遠超份額6%左右另一巨頭Adidas。中國市場方面,Nike在Top10品牌中的份額為19%,略遜於Adidas,但遠超安踏、李寧、Skechers等二線品牌。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所


此外,Nike除了在中美兩個最重要市場上擁有優勢份額以外,在日本也取得了非常明顯的優勢。2018年日本鞋服行業Top10品牌中,Nike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2.4%排名第一,緊追其後的是Adida、Mizuno和Asics。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Q2季報將襲,如何看待Nike未來的增長潛力?

此前,Nike季報顯示公司Q1營收同比增長7.16%,單季營收106.6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5.18%,達到13.67億美元。

趨勢方面,NikeQ1的營收增速略遜於去年同期,但歸母凈利潤的增速要顯著高於去年同期,這或許是Nike近期股價頻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結合目前的近40倍的滾動市盈率,市場先生對Nike未來的成長預期非常樂觀。按照PEG的簡化估值計算,支撐40倍市盈率需要每年40%的凈利潤增速才能不算低估,當然還需要考慮當前利率水平較低的情況,權益性資產有一定的溢價也很正常。

此外,今年興起的「炒鞋熱」,其中多款爆炒的產品都來自Nike,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中華區的業績繼續增長,而近前發生的「莫雷事件」應該不會對Nike的銷量產生實質性影響。當然,都只是猜測,業績只有最終的報告才能證實實際的影響。

另一個看多的邏輯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被市場大量地炒作,那麼無論泡沫會不會破裂,都說明該公司的產品絕對是具備底層邏輯的強生命力產品。Nike鞋是如此,貴州茅台也是如此

小結

對於Nike的季報,當然期望有很好的表現,然而就算遜於華爾街的預期,看空也未必是合理的決定。畢竟Nike在運動鞋服行業已經積累了非常深厚的護城河,品牌溢價和長期看多的消費市場都可以繼續幫助Nike在未來賺取豐厚利潤。在當前不斷創新高的趨勢下,看空也許比做多風險更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72oIG8BMH2_cNUgy7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