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薊州區生態考核全國第一的背後(之三)

2019-10-18     掌上薊州

前不久,國家生態環境部和財政部通報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薊州區在全國818個縣域考核中排名第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環境質量「明顯變好」的生態功能區。

注意 注意

全國第一

全國第一

這不僅僅是我們大薊州的榮耀

也是天津市的殊榮

我們的生態環境之所以結出今天的碩果,那是因為我們昨天為之付出了努力。今天小編就給你解密薊州治理生態環境的「王炸組合」之三

之三

聚焦「三農」工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薊州區有949個行政村,占全市涉農區行政村總數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市鄉村振興任務最重的區。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把「三農」工作推上新水平。

一是抓農業提升。

把增加農民的「錢袋子」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南部平原低效農業和北部山區低效林果「兩低農業」,精準推進產業提升。

目前,全區綠色有機農品發展到17.3萬畝,全區綠色、有機認證農產品達150種,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達到1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6個,在京津冀叫響了「好山好水好農品」品牌。推進一批農村一二三產融合項目,2018年以來,結合新一輪產業幫扶,確定產業幫扶項目21個,總投資4.96億元,夯實農民增收產業支撐。著力優化東南西北四大片區產業布局。

東部在於橋水庫周邊,打造了環湖生態經濟發展帶,馬伸橋鎮的藍莓發展到5000畝,出頭嶺鎮的食用菌種植面積5800畝。南部平原窪區打造現代綠色農業示範區,主要種植優質麥稻和金玉蘭菜等高端蔬菜。西部打造了花卉苗木休閒觀光區,花卉苗木種植面積8.9萬畝、450多個品種。

北部山區是果品生態旅遊休閒區,重點發展紙皮核桃、紅香酥梨等優質果品。加強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培養,農村帶富致富人才不斷湧現。比如,毛家峪的李鎖、下營鎮常州村的王寶義等帶領村民發展鄉村旅遊,桑梓鎮大學教師尹明禮返鄉種植桑梓西瓜等,他們帶頭創業創新,有力輻射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

二是抓農村治理。

深入開展清潔我家行動,天津市新時代深化「千村美院」創建活動推動會在薊州區召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46個人居環境示範村規劃設計和評審,啟動了80個美麗村莊創建,編制了《薊州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廁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統籌實施農村生活污水和廁所改造。鞏固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開始啟動,試點推進了21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

重建了區鎮村三級「村村通」大喇叭廣播平台,將宣傳廣播融入日常生產生活,向農村傳播黨的最強音,占領農村宣傳陣地,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黨建引領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工程,全面開展農村承包合同及承包費清理行動,目前已清整規範問題合同1.6萬餘份,清查回收未在冊集體土地1.7萬餘畝,收繳拖欠承包費6300餘萬元,為村集體挽回了經濟損失,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擁護和認可,和諧穩定的農村社會氛圍越發濃厚。

三是抓農村基層戰鬥堡壘。

去年,我們用時120天,完成了全區949個村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任務,全部實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換屆工作的穩定程度、黨員群眾的滿意率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今年我們又狠抓了強化政治建設統領、村幹部集中培訓、激勵村幹部擔責擔事、農村黨組織創新活動固定化、健全完善村級組織制度、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升等六項重點工作,確保了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在政治上實現、在組織上實現、在思想上實現、在作風上實現、在紀律上實現、在陣地上實現。當前,我們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進一步把農村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帶領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田間地頭、落實到百姓行動。

製作| 融媒體中心

歡迎分享轉發

轉載須註明來源掌上薊州(ID:zsjx02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6nC220BMH2_cNUgt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