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足協的限薪拍手稱快,甚至覺得這個限薪的幅度還是不夠大,限薪不是不行,可是希望通過限薪來提高球隊的成績,這個不存在的,重賞之下都沒有勇夫,更何況限薪。
足協限薪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國字號成績,而是為了給球隊減負,這才是真正的理由,因果關係也是成立的。可話又說回來,足協為了給企業減負,大大地影響了務工者的收入,如果不把握好這個度,很容易適得其反。
足球對解決就業和推動經濟具有大作用,近些年來我國體育經濟迅速發展,其中足球推動作用極大。每當國家隊成績不行的時候,總有人分析各種各樣的原因,尤其是覺得工資太高導致這些人缺乏鬥志。每當在這種時候,女排精神就會被提及。
郎平在今年女排世界盃有一段採訪:「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兩個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說到底,就是要求刻苦奮鬥,有國家榮譽感之類的老生常談的東西,如果靠這些所謂的品格品質中國足球就有救的話,那麼中國足球早就出頭了,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一個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民族,選拔一批吃苦耐勞的人去踢球,這有何難?
國足既不是細節問題,也不是不努力,積貧積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限薪對球員而言,反而是打擊了積極性,限薪變得適得其反,中國足球落後跟薪酬多少沒直接關係,要是能入圍個世界盃,誰會在乎你拿幾百萬還是一千兩千萬?要是拿個世界盃八強,拿兩個億都沒人說你。說到底是成績不行,而不是錢多錢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