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學生時代看的,我手頭的《水滸傳》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1975年第一版,我買到的是1992年的第8次印刷,裡面還有精美的插圖,價格23.8元。這對於現在來說,這價格在現在吃一頓快餐都未必夠了,但在當時卻已經挺貴了。
今天重新翻開,主要也是為了寫「水滸人情」這個徵文。當我翻開看到的第一幅插圖就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所以今天知常容乾脆就來聊一聊魯智深。人生最難看透的自然是名,利及生死了,人活世間其樂趣和苦惱也源於此,魯智深會怎麼看呢?
年少之時看魯智深就覺得他做事很解恨,好打抱不平,打鄭屠夫,打小霸王,野豬林救林沖等等,看到魯智深就覺得很爽,但只是少年時沒有弄清楚,為什麼最後魯智深會突然坐化。現在重新翻看,才發現這才是天地之間的妙人,這才是天地之間的瀟洒。
名
史進去找他的師傅,結果遇到魯智深。魯智深就拉著史進去喝酒,路上遇到打虎將李忠,然後三人到酒樓就遇到金氏父女。
金氏父女告訴魯智深,鎮關西鄭大官要了他的女兒做小妾,結果三個月之後被他家的大老婆趕出來,還讓她還當初的錢。
因見奴家,便使強媒硬保,要奴作妾。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虛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水滸傳·第三回》
實際上金翠蓮父女根本沒有拿這錢,鄭屠夫真是可惡。
後面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魯智深打死這個殺豬的,然後就跑路了。他有沒有後悔因為自己的熱心助人給自己帶來了災難,丟了官職,變成逃犯?不是沒有,而是從沒有想過。
後來在五台山喝酒大鬧之後,被送往大相國寺,這個時候分配他管菜園。
本師真長老著小僧投大剎討個職事僧做,卻不教俺做個都寺、監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園——《水滸傳·第六回》
很多人看到這裡以為魯智深肯定不幹了,結果當知客僧告訴他你剛剛來沒有立功,先做菜頭,再干好了做塔頭,這樣一級一級升上去最後還可以做都寺監寺。知客僧想用規矩和名誘惑他,使他服從。
魯智深沒有反對,他真想這麼一級一級升上去嗎?
後來平定方臘之後,魯智深和武松就住在寺中沒有回去受封,這裡也看得出他對名是沒有興趣。更有趣的在後面。
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九回》
真是個花和尚,連起碼的圓寂都不知道,我看到這一段,開心地笑了,對他是五體投地。如果當初他生出一絲心思想做監寺,都寺,他會連這個都不去了解嗎?所以當時那些和尚很奇怪,你是個和尚,怎麼連圓寂都不知道。
提轄又怎麼樣,和尚又怎麼樣,強盜又怎麼樣,當將領又怎麼樣,然身份不停轉換,唯獨赤子之心,初心不改。名對他來說不是浮雲,而是根本不存在。
利
魯智深第一次遇到金翠蓮父女的時候,他聽完第一個反應給他錢,他把自己身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只有五兩,但覺得不夠,於是就向史進要。
洒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洒家明日便送還你。——《水滸傳·第三回》
一般人幫助別人只會拿出一部分錢,而他卻不但掏出自己所帶的全部錢,而且還向別人借錢幫助。金老漢只是與他萍水相逢,他就如此熱心。這裡看出的就是一份心,一份赤子之心。當向李忠借錢時,李忠猶豫了一下,才拿出二兩。這說明五兩也不是小錢了。
李忠猶豫什麼,自然在計算錢與自己的關係,給多少才好,所以他心中先考慮自己。這樣一比高下立判。
後來他和史進一起殺了丘小乙、崔道成兩個壞蛋,拿了他們的銀兩,這個時候,史進說要去少華山,魯智深說要去相國寺。
智深見說了,道:「兄弟,也是。」便打開包裹,取些金銀,與了史進。——《水滸傳·第六回》
這裡絲毫沒有描繪他的表情。
當然他也十分痛恨視錢如命之人,當時李忠拿二兩還在猶豫,他就生氣不要了。青州桃花山又遇到李忠和周通。李忠和周通說我去搶了客商的錢再送你。他一下子就怒了,但沒有發作,而是趁他們下山,打翻嘍羅,搶了他們很多財寶從後來跑了。
這裡魯智深惱的是他們給錢少嗎?當然不是,惱的是他們視錢如命,將錢置於義之上。所以才搶了錢財。搶了錢財的目的是讓他們兩個長長記性,要將義擺在利之前。為錢忘義,因為棄義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這裡是不是又覺得他的可愛之處。
義
魯智深與林沖並沒有太多的交集,就因為大相國寺林沖盛讚,然後一見如故。當林沖不敢打高衙內時,他說老子幫你去揍。因為朋友有難,肯定拔刀相助,管他的背景是什麼。有意思的是林沖反而勸魯智深不要衝動。
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水滸傳·第七回》
自己老婆受辱,反過來幫別人辯解,這個古今也少有。這才是林沖與魯智深第一次相識。
後來林沖受難,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林沖沒有性命危險的時候,他不露頭,但有性命危險,他就馬上出現。
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後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雲外——《水滸傳·第九回》
他是不想給林沖添亂,他知道林沖的想法,所以暗中跟著,只有生死關頭才出現。而不是一開始受欺負就出現,這裡細想魯智深還真是處處為人著想。
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很有意思。
魯智深又取出一二十兩銀子與林沖,把三二兩與兩個公人——《水滸傳·第九回》
當初給金老頭是有多少給多少,李忠只拿二兩都嫌少,而現在卻只給兩個官差二三兩。為什麼給錢,自然也是為了林沖。
再用禪杖打斷松樹作為威脅,兩個動作之後,他才放心離開。所以魯智深並非無謀,他是有禮,有節,有勇,有謀。為什麼突然有謀了,注重細節,因為他要保護林沖,他自然就站在林沖角度去思考。再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一直被他的外表騙了,他一直很注重細節,只是如行雲流水般。
身
人身是個臭皮囊,這句話容易,真做起來誰能看透呢?身與形相隨。為了救人,魯智深完全可以不顧形象。
當初桃花村為了救劉老漢的女兒防止被小霸王周通霸占,結果他要假扮新娘子。
眾人燈下打一看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面前打。——《水滸傳·第五回》
赤條條的,但為了救新娘子,這個形有什麼重要呢?自然不需要什麼形象了。
當他聽到錢塘江大潮之時,以為是戰鼓,再想起真長老說的一句話: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當得知圓寂就是死的意思。
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九回》
他感覺到自己晚上就要死了,但這裡施耐庵卻用了一個表情:笑。
換成任何人,知道晚上要死了,還可以笑出聲來的,除了高僧和大德還能有幾人呢?他是一個連圓寂都不知道的花和尚,但魯智深就笑了,對於他來說,生和死都一樣。
人生有五福,最後一福就是善終,魯智深這個連圓寂都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和尚最後坐在禪椅上坐化。
這絲絲透出一股禪意。
所以細細品品,才發現他的洒脫,如同赤子般無拘束,真人也,越看越佩服。
再回頭去看點化魯智深的智真長老的名字,細細品品,回味無窮。
結語:
魯智深的一生,可以用道德經第八章來總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章如果無法理解,那可仔細對照魯智深的言行和舉動,自可有所領悟及啟發。當然關於《道德經》詳細的解讀,你可以看《知常容眼中的世界和歷史》專欄,第18至37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