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在這件事上,逼自己一把

2019-07-23     家學寶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1


前段日子,受邀去了朋友家裡做客。

在談到朋友兒子的學習時,朋友突然激動起來,開始訓斥起孩子:

「你瞧瞧,我天天逼著讓他好好學,好說歹說就是不聽話,成天只知道偷懶躲著玩,看看這考試成績,開家長會我還哪有臉去?」

朋友漲紅著臉,越說越激動,而在一旁的孩子卻顯得不以為然,一言不發,低垂著頭,一看就是平時沒少受他父親的「教育」。

孩子的心思往往比我們要敏感,自尊心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強,雖然孩子沒有說話,但面對他爸的責怪,他終於忍不住爆發了自己的情緒,一怒之下跑回了自己的臥室。

朋友的兒子小銘,今年下半年讀小學六年級,據他所說,孩子平時的學習效率特別低,做作業也容易加班加點熬夜到十一二點,甚至次日還要去學校補。

不僅如此,在上課的時候小銘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喜歡和周圍的同學講話,打擾老師的上課秩序,除了學習成績跟不上以外,還因為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惹一身麻煩,讓朋友為此感到頭疼不已。

2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小時候養成的不良心性和習慣,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樣子。

小銘身上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於家庭教育的缺失。成績提不上來,往往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最容易讓人忽略的是:

朋友身上的習慣就是造成小銘習慣不好的直接原因。

朋友家裡,平時客廳的桌上都是亂七八糟的,沙發上也不整潔,到處散落著雜七雜八的物件,總給人一種沒有條理的感覺。


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樣凌亂的房間中,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會變得一塌糊塗,父母不愛收拾,孩子自然也不愛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

所以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會毫無章法,因為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如同對面凌亂的房間一樣。

孩子整理學習用品,本身可能和學習成績並不掛鉤,但這與校園態度、校園評價有關聯,例如作業忘做、本子忘帶、回執忘交,會影響老師的教學工作,從而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認識和評價。

兒童期的自我評價具有依從性的特點,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影響很大,孩子最終的表現也會符合這個評價。

通過教孩子整理學習用品,可以讓孩子養成願意承擔後果的責任心,養成有序有條理的好習慣。

正如其言「久入蘭室不聞其香,久住髒屋不覺其亂」一般,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良久,所養成的心性也不盡相同。

之後,朋友還向我吐槽,每次小銘放學回家後,總是不能專心去完成作業,一會兒要出來喝水,一會兒嚷嚷著肚子餓,甚至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出來晃悠一圈,好像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低效度過放學回家後的這段學習時間。

我詢問朋友:在孩子放學回家後的這段時間他在做些什麼?

答案是:看電視、玩手機、當孩子遇到不能完成的題目時,會幫助孩子解決。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做作業速度慢、拖延,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缺乏了刻意的、嚴格的學習時間管理訓練,以及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向家長求助,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依賴心理,漸漸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這些不良習慣的養成,一定離不開父母的錯誤示範。

圖片來自網絡


3

教育家福澤諭吉說: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我們不難發現,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活中我們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渾身都是小毛病:不夠獨立、膽小害羞、拖拉磨蹭、不懂禮貌等等,可是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孩子的問題99%都是家長的問題。

  • 如果可以制定具體的時間點,例如回家到做作業的時間、幾點完成作業等,持續訓練、把握重要時間點,讓孩子堅持下去,他自然就會形成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逐步建立時間概念。


  • 如果可以讓孩子在主動學習的能力上下功夫,儘量讓孩子自己打理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形成自主學習的責任感,不以對錯為目的,逐步培養他獨立思考的習慣,他自然就能學會獨當一面,變得自立而有自己的見解。


  • 如果能以身作則,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少看一點手機電視,多沉下心來去閱讀一些好的書籍,給孩子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安靜的書香氣息,他自然會漸漸收心,提高專注力。


當我們願意去改變的時候,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主動做事、按時完成作業、不再馬虎、敷衍,做任何事都會有始有終,孩子的成績自然會得到提高。

我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教育孩子,孩子做得不好,我們就進行批評,但對很多孩子來說,作用微乎其微,你越罵,他越做,明著不做,就暗地裡偷偷地做,你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讓孩子養成一身的壞習慣。

一個孩子的習慣,能力,教養,才是終究能陪他走完這一生的東西,而那每一個細節中,都藏著父母的影子。

4


很多5、6年級的家長,痛心疾首地後悔,沒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導致不得不面對的一系列棘手的問題:拖延、做事效率低、獨立性差......

家庭教育的真正準備,其實是完善家長自己。

想讓孩子抓住好的習慣,告別學習中的障礙難題,就需要我們真正認識到習慣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習慣。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fzBK2wBmyVoG_1Zt_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