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別一股腦選風格,先看看你家的戶型結構,不是什麼風格都合適

2019-10-21     李秀玲設計師

在大家都追求風格至上的今天,在裝修前,小夥伴們聽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應該就是,「你喜歡什麼風格?」「北歐,法式,新中式,工業,現代,極簡風,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風格似乎成了裝修設計的代名詞,想讓家裝的美觀並沒有錯,可飛墨君覺得,風格應該奠定在實用的基礎上,一味的追求風格,反而與裝修的本意南轅北轍。

其實只要設計合理,搭配美觀,符合自己的喜好即可,家是居所,不是展示館,舒適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上面的言論,可能會有小夥伴在想,追求風格與生活方式並不衝突啊?那你知道嗎,有些風格對房屋是有要求的。

比如說,後現代主義主張的是露出建築本身材質上的質感和構件,但是現在的很多城市住房,並沒有可供展示的建材肌理。

再比如說,有人喜歡國外住宅的風格,想把它照搬回家;但是你得知道,無論是建築還是設計,都是與地方風格民族文化息息相關的,且戶型結構標準不同,如何能照搬回家呢?

可能會有朋友說,這些都太極端,那我們說一點大家熟悉的,新中式。

大家品一品這個裝飾的格調,家具的質感,也就知道造價不會便宜。全部照搬回家,你得先考慮一下自己的預算夠不夠。設計本身也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東西,而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風格應該是可以存在,但不是必須存在。

如何設計

其實,即使不苛求風格,我們的家也可以裝的很好看,先給上一波混搭的美圖:







看完這一波混搭風的設計,你還會覺得風格必須標新立異嗎?

那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設計呢?

NO.1 考慮房型

所有設計都是以房型為主的,在我們選擇裝修之前,也應該結合自家房型,進行設計。

我們在買房前,自然希望自家的房型,坐北朝南,戶型房正,南北通透,但實際在購買中,十全十美的房子可遇不可求,即使有,價格也絕對比房型更好看!

所以我們的裝修首要,就是彌補戶型缺陷。

戶型開間進深不合理,首先考慮採光通風。

戶型布局動線混亂,主要先考慮動靜分區,重新規划動線。

功能區不完善,最大程度先彌補功能缺陷。

空間小,考慮收納與節省空間。

空間大,著重考慮功能區完善以及如何大而不空。

戶型改造

老房改造

NO.2 生活需求

其實飛墨君做過很多期,關於空間的設計,比如「拋棄客廳」「打造書房」「入戶花園」「獨衛還是雙衛」「中西廚設計」等等話題。

這都是關於對生活方式以及習慣的考量,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我們在裝修時,除房型限制外,最需要考慮的就是生活需求。

首先考慮以入住人口定居室,如果一人獨居,200㎡的房子你也可以改成一居室。

以現在最多的「三室兩廳,一廚兩衛」的房子為例,打個比方。

一人獨居:主臥+客房+功能區,保留一個衛生間。

夫妻二人:兩間臥室(預留兒童房)+功能區,保留一個衛生間。

三口之家:兩間臥室+客房(或功能區),保留一個衛生間。

父母同住:三間臥室+兩個衛生間。

以上,不是為了告訴大家該怎樣分配空間,而是想告訴大家,考慮設計功能的前提是:居住需求。

NO.3 強調功能,弱化裝飾

說的收納,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個風格呢?飛墨君第一個想到的是日式風格,畢竟是以收納出名的國家。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由於日本的國情地域原因,日式家具多數低矮,這明顯是不符合我們國家的收納習慣的,所以很多朋友也就不會這樣選。

這就是以功能性為主的明顯表現。

為了使日後的家居生活更加舒適,在裝修時,就應該做到以功能性為主進行設計。

我們都知道,成品家具的市場並不完善,最大程度符合空間需求的家具,都是很難買到成品的,而硬裝地板花色的選擇,色彩的搭配,則有很多種。

讓硬裝搭配家具容易,讓家具配合硬裝風格相對很難,所以,先定家具,再定硬裝。

當然,如果選擇現場手工製作家具,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把你的要求,對家具的喜好羅列出來,剩下的就是設計師的事了。

NO.4 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有人喜歡收藏瓷器,有人喜歡山水畫,有人喜歡抽象主義,有人喜歡公仔手辦,這個世界本身多元。

難道說,選擇了法式的裝修,就不能選擇中式的畫作了嗎?

當然不是!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看的,不然怎麼會有「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裝飾,可以選擇綠植作為點綴,後期再根據自己喜好慢慢添置。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sO9m0BMH2_cNUgfd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