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紅色故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陳佑甫

2019-07-25     婁底在看

陳佑甫於1921年11月出生在新化縣槎溪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時家境貧寒,無錢入校讀書,不到10歲就給地主放牛。後被國民黨抓壯丁被迫從軍,多虧共產黨搭救,引導他當上了人民子弟兵。1949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某部汽車三團五連當駕駛兵。

1950年10月,奔赴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1年9月,陳佑甫在火線上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執行搶運軍需物資、保障供給的任務中,陳佑甫機智勇敢,並且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朝鮮戰場上的汽車兵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有一天,他趁夜到一個火車站裝載4噸炮彈,準備運往前線。這時,敵機來轟炸,凝固汽油彈正好落在他車上,駕駛棚的帆布和他的棉衣都著了火。他敏捷地脫掉棉衣,扯下車箱上的帆布。可是,駕駛棚上的帆布還沒有扯掉,敵機又來了。為了保住火車站和彈藥的安全,他駕駛著火的汽車迅速衝出火車站,直到轉移到距火車站較遠的安全路段才停下來,將駕駛棚上的帆布扯下來,將火滅了。他開車前進了20多公里後,忽又聽到車箱裡有聲響,回頭一看,原來掉在車廂里的火星燒著了炮彈箱子,已經燃起了明火,炮彈快要爆炸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陳佑甫不顧生命危險,縱身撲到車箱裡,把燃燒的炮彈箱子抱下車,拚命捧起沙土蓋住火焰,終於把火撲滅。就這樣,躲避了敵機的追擊,使車輛、炮彈、火車站化險為夷。

汽車穿過敵機投擲的定時炸彈封鎖區

另一次,陳佑甫和戰友向開華於夜晚各駕一輛車從某地送炮彈到鐵原以南190公里遠的前線部隊,其中有一段是敵人封鎖區。當他們將車開到敵人封鎖區的一座小橋邊,敵機發現了他們,一個俯衝下來,兩顆炸彈在汽車旁炸開了,駕車助手張文珍胸部受傷,汽車兩隻後輪胎被炸壞;另一輛車的駕駛兵向開華右腿被炸斷,倒在駕駛室內。陳佑甫立即取下車上的急救包,先包紮好兩個傷員的傷口,再換上輪胎,將傷員送去戰地醫院後,緊接著將炮彈送到前線。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出色地完成了運輸任務。

汽車兵在偽裝車子

還有一次,陳佑甫連夜運送大米給三八線附近的金華山前線部隊。臨近目的地的時候,戰場交戰極其慘烈,路上傷員越來越多,敵機在頭頂不停盤旋轟炸。為讓傷員及時得到救治,減少傷亡,陳佑甫將車停下,和助手把大米都卸下來,把一個個重傷員背上車,整車60多人,行駛二十多小時,於翌日凌晨4點多送達城北里戰地醫院。疲憊不堪的陳佑甫和他的助手只是稍事休息後,又駕車趕回原地,將糧食裝運往前線。

為戰勝美軍的空中封鎖,志願軍汽車部隊轉入夜間運輸

陳佑甫不僅駕駛技術好,而且有膽識,會動腦筋。在與敵人周旋中,他掌握了敵機活動的規律,知道敵機什麼時候會來,並摸索了一套對付它的辦法。有一天晚上,陳佑甫在某地開車執行任務,需要路過一段平原路,他估計敵機可能會發現他們而前來轟炸,於是想好應對辦法。車開上平原路時,敵機果然來了。他加快速度往前開,敵機緊跟在後面追,開到一個小起伏路段時,敵機一俯衝,陳佑甫猛地一剎車,車開到公路邊,敵機速度快,很快超過汽車,在前面扔下一串炸彈,卻沒有炸著他的車。等敵機一轉彎,陳佑甫又開起車前進了。他就經常這樣開著車與敵機周旋,讓敵人拿他沒辦法。戰友們都稱他是抗擊敵人的「神車手」。

嘎斯51卡車

陳佑甫創造了抗美援朝戰場上60834公里安全行車紀錄,被稱為「鋼鐵運輸英雄」。由於他出色的表現和良好的戰績,先後榮獲特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朝鮮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1枚,其它勳章8枚;被提升為班長、排長;還作為志願軍國慶觀禮成員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他在戰場上駕駛的那輛車,被國家軍事博物館收藏,在抗美援朝展館展出。(文/王抗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ADL2wB8g2yegNDOh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