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難產生孩子,婆婆發了一條朋友圈,態度馬上不一樣

2019-10-24   S的魔鏡

前段時間認識了一個姑娘,叫小薇。

小薇剛生完孩子,三個月不到一下子瘦了十多斤。

有一次偶然遇到,便坐下來聊了聊。

我問她是怎麼減肥這麼快的,可沒想到她提到那段日子,突然變得哽咽起來。

細聊下去才知道,小薇的經歷讓人不忍心回想。

01

小薇生孩子的時候,難產了。

因為產房與家屬區離得較近,所以彼此說話大家都能聽見。

見小薇遲遲不出來,婆婆顯的有點不耐煩,她去找護士,讓她給小薇多打一些促進子宮收縮的藥劑,不用管小薇到底疼不疼。

護士一聽,感覺很驚訝,說是要聽醫生安排,不能隨意打針。

到了第二天,小薇的陣痛又開始了,小薇身體弱,那疼痛讓她忍不住大叫起來。

這時,婆婆不僅沒有關心,反倒埋怨起她來,說是她太嬌氣了,這點疼都受不了,真丟人。

到了飯點,家屬都來送飯。

小薇的陣痛讓身體變得很虛弱,她吃不下去飯,便讓護士給送回去了。

見到飯盒一點沒動又出來了,婆婆在外邊又開始抱怨了,說:「不吃飯哪有力氣生小孩,做人不要太過分!」

躺在床上的小薇,聽到這話後內心感到一陣陣冰冷。

小薇的老公看自己的母親等不及了,便讓護士帶了點巧克力給小薇,順帶讓她告訴小薇趕緊生,他母親等不及了。

又過了幾個小時,護士給小薇做檢查,發現胎心跳的很快,懷疑是羊水被污染了。

之後又趕緊給小薇安排做B超,發現羊水變混,胎兒有窒息死亡的風險。

醫生趕緊通知家屬簽字,準備緊急剖腹產。

婆婆接到消息後趕緊過來,問醫生剖腹產對胎兒的智力和健康有沒有影響,問了一堆,唯獨沒有問手術對小薇身體的影響。

02

家屬簽完字後,醫生便把小薇推進了手術室。

麻醉藥給小薇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有心靈上的麻木。

孩子出生後,是個男孩,小薇看著被護士收拾乾淨的男寶寶,眼中的淚水止不住的流。

孩子抱出去之後,婆婆就發朋友圈宣告自己得了一個大孫子,開心的不能行。

但是對小薇,沒有一句關心,沒有一句問候。

小薇的媽媽知道自己女兒難產,急忙從外地趕來,她不管外孫怎麼樣,她擔心自己的孩子如何。

小薇從病房裡推出來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焦急關心的眼神,突然就委屈的哭了。

媽媽看到自己女兒面無血色的慘兮兮模樣,心裡難受的不得了。

她向單位趕緊請了幾天假,想等小薇好一點再走。

婆婆和媽媽都是做母親的,對於母親而言,最愛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即使新生命降臨的時候,出於本能,她們也會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孩子。

作為媽媽想到的當然就是女兒,而婆婆首先想到的是兒子的血脈——小孫子,這也是有理可循的。

03

小薇在醫院裡的第一天,護士就安排她要多起來走動走動,老躺著對身體不好,對孩子也不好。

於是小薇就很努力的站起來走動,活動活動身體。

這期間,一直是小薇的媽媽在照顧著小薇的,她的婆婆,光顧著得了孫子高興呢,在一邊拿著手機給親朋好友拍視頻、發簡訊,炫耀自己的孫子呢。

每隔兩個小時,護士會來按壓一次宮底。

按壓的過程中,小薇出了很多血,疼的大叫。

可是在一旁的婆婆卻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甚至還很驕傲的說:我當年順產生了五個,也沒見有這麼疼啊,我那個時候生完小孩,第二天就下地幹活了。

小薇的媽媽聽了不願意了,說: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

順產是生的時候疼,生完就不疼了;可是剖腹產生完孩子,那痛比順產疼多了,你不能拿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小薇。婆婆聽了撇撇嘴。

坐月子的時候,小薇的婆婆負責照顧她,母親已經回去工作了。

坐月子期間,婆婆只做早飯和晚飯,因為這兩頓飯小薇老公在家。

小薇婆婆中午飯做的很應付,不是麵條就是米粉,把小薇餓的虛脫,營養液跟不上,奶水不足。

小薇太餓的時候,就偷偷點外賣,被婆婆發現了還跟兒子告狀,說是孕婦不能吃那些垃圾食品。

小薇很委屈,大喊:那吃剩飯剩菜對孕婦就好了嗎?

看到母親跟妻子在爭吵,小薇的老公卻慫了,他說:別吵了,多大點事。之後轉身離開,去隔壁房間玩遊戲去了。

小薇看到老公的態度,突然感覺很無助。

有人說,婆媳本沒有血緣關係,讓他們像真正像母女一樣相處太難了。

正如在《拜託吧冰箱》節目中,何炅問papi醬婆媳相處之道時,她說:

「婆婆應該把兒媳當女兒一樣看待,但兒媳不能把婆婆當媽,因為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會對你的媽媽展現,媽媽對你做什麼好像都是理所應當的。

可婆婆不行,她從來不敢指使婆婆幹什麼,壞情緒只留給自己尊貴的母親。」

自古婆媳關係難相容,永遠都是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爭吵只是無謂的掙扎,增添不必要的煩擾罷了。

心理學上有一條與人相處的黃金法則,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那麼你就用你期待的方式先去對待對方。

作為婆媳雙方應該試著互相讓步,兒媳乖巧一點,你對她好,她就會對你好。

進了一家門,都是一家人,對彼此好才是真理。

作者:S姐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哦。

(圖源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