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對於新中國而言,70年的崢嶸歲月恰同學少年,一切都是欣欣然,正是蓬勃發展的樣子。回憶70年的時光,風雨有之,成就有之, 在時代的洪流中,一切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物流運輸也經歷著大浪淘沙。
陳力明為福田奧鈴比心
萌芽—捎東西
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發以前,中國仍處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當時國家對生產資料和主要消費品實行計劃生產、計劃分配和計劃供應,供銷公司、批發零售網點比比皆是,興起了早期的物流運輸,形成了計劃儲運和運輸,也就是傳統的物資運輸、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活動,而這就是現代物流運輸的萌芽階段。
提起那時候,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的陳力明有點感慨。今年49歲的他回憶起那個布票、糧票、油票滿天飛的時代還是有著微微的懷念:「那時候買啥都得有票,沒有票不行。小時候誰家都不富裕,弄點糧票、肉票的都得算計著用,有了肉呀雞蛋呀那都是過年才能吃的,所以那時候大家都盼著過年。」在那個以票走天下的時代里,最常見的就是「捎東西」,誰家城裡有個親戚,能夠幫忙弄點「稀罕東西」那絕對是遭人嫉妒的。
其實細細想來,「捎東西」與古代的驛站有著異曲同工,只是運輸對象單一,貨品單一且量少。當然,在那個時代能夠稱之為物流的自然是供銷社物資的南來北往。
雛形—運輸工具原始
到了1983年,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車」的改革方針,一舉突破所有制的束縛,個體戶與創新勢力快速湧入貨運市場,中國物流產業的大踏步發展也就此拉開帷幕。而後,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又掀起了經濟建設的浪潮,物流運輸的成功經驗也不斷的被借鑑並推廣,並出台了多個促進物流發展的法規,國內市場出現了類型繁多的物流服務企業,我國物流業初具雛形。
「小時候就看過很多人拉磚呀拉沙子呀,往往都是好幾台車一起走,而且用拖拉機的人挺多。現在想想其實也算是物流運輸吧,不過比較原始點,那會不像現在到處都是輕卡呀重卡的。」在陳力明的回憶中,時光似乎也拉回到了那個時代。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初代的物流人開始真正的走上歷史舞台,不少人看準了當時的物流時機,站在風口浪尖上,迎來了母豬也能飛上天的時代。
陳力明與他的福田奧鈴
下海—運輸車簡陋
直到2004年,已經34歲的陳力明也忍不住誘惑,正式「下海」成為了物流大軍中的一員。「那時候也不知道幹啥,總是要養家,朋友就介紹我去跑運輸,正好我也會開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人,有技術,只要再有車,物流運輸就成了。
陳力明當時購買的是一台福田輕卡。提起早期的那輛車,陳力明忍不住「吐槽」:當時的車最原始了,沒有助力,沒有氣剎,空調也沒有,拉的貨也比較少。儘管車「不好」,但是陳力明並不擔心,因為「那會價錢不高,但是車也少,跑運輸的也少,特別的好乾。」
提起當時,陳力明意味猶盡,在他看來儘管當時活不算太多,但是比現在可好乾多了,每天就是去石家莊周邊的郊縣運轉物料,經常忙到不著家。「我那會已經成家了,有兩個女兒,但是老跑車根本沒有時間陪她們。」提前以前的跑車歲月,陳力明有微微的惆悵,為了養家,有得必須有舍。
大爆炸—前仆後繼
然而好景不長,物流運輸帶來的大爆炸吸引了眾多人的前仆後繼。「很多小年輕的聽說這個賺錢全過來跑運輸了,把市場也給攪亂了,後來又有了電商,活就不好乾了。「
正如陳力明所說,新世紀開始,中國現代物流大踏步進入發展期。在此背景下,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並且加強了對物流業發展的規劃,各省、市、自治區紛紛制定物流發展規劃,企業也通過制定物流規劃開始現代物流系統的建設,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會廣泛成立。
同時,物流平台的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網際網路的衝擊更是為物流運輸提供了新的舞台,在各種利好政策的推動下物流運輸迎來了行業的欣欣向榮。當然與此同時的是,物流運輸行業的競爭開始激烈起來。
意識到物流運輸的規範化以及專業化,陳力明心思也活泛起來,準備換車。第二台車他選擇了福田奧鈴。提到為何選擇福田奧鈴,陳力明有著自己的考慮,都是福田系的車,用過也相信,駕駛室比較舒適,承載力也不錯。「早期的車連個空調都沒有,冷得時候冷死,熱得時候熱死,現在的車舒服多了,也不擔心風吹日曬的,而且在安全上的設計也多了不少。」
陳力明選擇了福田奧鈴
不僅僅是陳力明,身邊的朋友都在「鳥槍換炮「。無需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大家發現,只要是「想要」,卡車製造商提供的「就有」,駕駛室加裝空調了、臥鋪更寬了、有轉向助力了、有電子螢幕了、承載力更強了、安全性更好了……而這些,也是陳力明在購買福田奧鈴之後體驗到的。
高效專業—奧鈴捷運為代表
去年,陳力明又購買了一輛福田奧鈴捷運。「這個車配置高、承載強,動力也強,駕駛又安全。」有了第一台使用奧鈴車的踏實和肯定,第二台車陳力明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福田奧鈴,在他看來,奧鈴車越來越精緻,車架都是超高強度鋼承載力強,拉什麼貨物都不怕,而且發動機動力也足,駕駛室也越來愈舒適,包括一些制動系統的設計,安全性也大大加強,有了這台捷運,陳力明運輸更有底氣了。
「實際上和之前相比,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運輸工具升級了。雖然都是福田系的車,但是最早的車和現在的奧鈴也是沒法比的,現在的奧鈴車各項設計都很先進,包括外觀、駕駛室、車身,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沒有一台好車是不行的,所以我選擇奧鈴!」正如陳力明所言,無論物流運輸如何變化,一台與之匹配的運輸車是不可缺少的,而這也是他一再選擇福田奧鈴車的原因。
現在陳力明依然在石家莊周邊進行貨運運輸。與十幾年前相比,他的運輸車升級了,但是運輸環境競爭更激烈了,除了固定的貨源外,他也會拉一些散活兒,日復一日的運輸,形成了他十幾年的生活寫照。
經歷過時代的洗禮,陳力明越發淡然,而今兩個女兒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參加了工作,他的運輸生活也少了幾分緊迫, 多了幾分從容「來得早了就早拉貨,來得晚了就晚拉貨」,雖然在他看來物流運輸不好乾了,但是他仍願意投身其中,因為這裡面有他曾經揮灑的汗水,也有他澆灌的幸福。
其實,陳力明只是眾多物流運輸大軍中普通的一員,在物流運輸行業發展沉浮中,他雖然不是全部的參與者,但卻是時代的見證者,從車輛的更換,到物流行業的炎涼繁盛,他感受著,投入著,也改變著。